赵永被停职调查,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涟漪不断扩散。刑部与大理寺的联合调查,虽未如李振所愿直接重启科考存档,却也在萧景玄暗中引导下,触及了许多被尘封的角落。
调查的重点,不可避免地落在了翰林院——当年科考答卷的最终封存之地。
这日,顾昀带来一个关键消息:“殿下,我们的人发现,王崇焕的心腹,吏部侍郎周勉,近日频繁出入翰林院,以核查官员履历为由,调阅了大量旧档,其中就包括……永和十七年,也就是沈公案发那年的部分无关紧要的往来文书作为掩护。我们怀疑,他真正的目的,是借机接触甚至销毁可能与赵永案、乃至当年科举案相关的蛛丝马迹!”
萧景玄眸色一凛:“果然沉不住气了。王崇焕这是欲盖弥彰!他越是想抹去痕迹,越是证明当年之事有鬼!我们的人可能接触到那些核心存档吗?”
顾昀面露难色:“翰林院档案库看守严密,尤其核心科考存档,非圣旨或翰林学士手令不得入内。我们的人职位较低,难以靠近。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能有翰林院内部位高权重之人相助。”顾昀压低声音,“据属下所知,翰林院侍讲学士秦观,出身寒微,为人清正,当年曾受沈文渊公提携之恩,对沈公之死一直心存疑窦。且他……与王崇焕素来不睦。”
秦观……萧景玄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他记得此人,学问渊博,却因不善钻营,在翰林院多年未能更进一步。
“尝试接触秦观,”萧景玄当机立断,“但要万分小心,不可暴露我们的真实意图,先探探他的口风,尤其是他对当年科考、对王崇焕的看法。”
“是!”
司制司 · 新责与刁难
沈青澜升任典制后,张司制似乎有意锤炼她,将更多重要事务交到她手中。这日,便将一桩棘手的差事派给了她——负责统筹、核验即将到来的端阳节,各宫主子所需的香囊、五毒袋等节礼的制作与分发。
此事看似寻常,实则千头万绪。各宫主子位份不同,喜好各异,用料、规制、数量皆有讲究,丝毫差错不得。更棘手的是,需与内府库、司设监等多个部门协调领用物料,其中关节复杂,人情往来暗藏。
沈青澜深知这是展现能力的机会,亦是考验。她打起十二分精神,先是将往年旧例调出,仔细研读,又亲自前往各宫,通过相熟的宫女内侍,委婉打听各位主子的最新喜好,尤其是皇后、德妃、贤妃等高位妃嫔。
然而,麻烦还是不期而至。在向內府库申领一批用于制作皇后香囊的顶级苏合香及蹙金线时,內府库的管事太监皮笑肉不笑地递过来一份清单:“沈典制,真是不巧,您要的这几样,库房里存量不足,尤其是这蹙金线,今年江南贡上来的本就少,前几日长春宫德妃娘娘那边为制作夏衣,已经支取了大半。您看……是不是用次一等的料子替代一下?”
沈青澜心中冷笑,德妃那边夏日用蹙金线制衣?这借口找得实在拙劣。分明是故意刁难,想让她在皇后节礼上出错。
她面色不变,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李公公说笑了。皇后娘娘的端阳节礼,乃宫中定例,用料皆有规制,岂能随意替代?若是库房确实一时短缺,还请公公按程序,出具短缺文书,奴婢也好及时回禀张司制,向上请示,看看是否需紧急采买或从别处调拨。否则,届时节礼有缺,追究下来,你我恐怕都担待不起。”
那李公公没料到沈青澜如此强硬且滴水不漏,脸上笑容僵住。出具短缺文书,就等于白纸黑字记录下他的“失职”,他自然不肯。支吾半晌,才悻悻道:“咱家再去找找,兴许是记错了库房……”
最终,沈青澜还是顺利领到了所需的物料,但过程远比预想中曲折。她清楚,这仅仅是开始。德妃的势力盘根错节,在内府库、甚至司设监都有人手,后续的制作、分发环节,恐怕还会有更多刁难。
靖王府 · 翰林暗棋
与秦观的接触,比预想中顺利。顾昀安排了一次“偶遇”,在秦观下朝回府的路上,其马车“意外”损坏,靖王府的马车“恰好”经过,顺路送其一程。
车内,萧景玄并未直接提及科举案,而是与秦观聊起了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秦观起初有些拘谨,但见靖王谈吐不凡,见解独到,且态度谦和,渐渐放松下来。言谈间,不免流露出对如今朝中某些官员热衷钻营、学问空疏的不满,尤其对王崇焕把持翰林院某些事务,压制寒门学士的做法,颇多微词。
萧景玄顺势叹道:“孤王近日翻阅前朝笔记,见记载当年沈文渊公在翰林院时,常与下属探讨学问,提携后进,不禁神往。可惜,天不假年。”
提及沈文渊,秦观神色顿时一黯,沉默良久,才低声道:“沈公……乃真学士也。其冤……唉!”他重重叹息一声,后面的话却咽了回去,但眼中的痛惜与不甘,却未逃过萧景玄的眼睛。
萧景玄知道火候已到,不再多言,只是下车时,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秦学士乃翰林清流,学问人品,孤王素来敬佩。若日后有何难处,或觉有何不平之事,可来王府一叙。”
秦观浑身一震,深深看了萧景玄一眼,拱手一拜,转身离去。
“殿下,看来秦观对沈公旧事,确有心结。”顾昀低声道。
“嗯,”萧景玄颔首,“这是个突破口。暂且不要主动找他,等他消化今日之事。眼下,我们需双管齐下。继续盯紧王崇焕和周勉在翰林院的动作,同时,宫内青澜那边,端阳节礼是个坎,让我们的人务必暗中护她周全,若有异动,及时通报。”
宫闱夜影 · 危机暗伏
端阳节前夜,各宫节礼已基本准备就绪,分类装箱,只待明日清晨分发。沈青澜带着两名可靠的女史,在做最后的清点核对。
司制司的库房内,灯火通明。沈青澜逐一打开装有香囊的锦盒检查,当她拿起准备呈送皇后那份、用料最为讲究的香囊时,指尖忽然感到一丝极细微的粘腻。她心中一动,借着灯光仔细看去,只见香囊底部缝合处的金线上,似乎沾染了少许不易察觉的、近乎无色的胶状物!
她立刻用指甲小心刮取一点,凑近鼻尖轻嗅——有一股极淡的、若有若无的奇异甜腥气!绝非制香囊应有的香料味道!
有人做了手脚!想在皇后的节礼上陷害她!
沈青澜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若非她心细如发,对物料特性极其熟悉,几乎难以发现这隐秘的陷阱!此物一旦呈到皇后面前,后果不堪设想!
她不动声色,将那只香囊单独取出,用一块干净的软布包好,藏入袖中。然后面色如常地继续检查完了其余所有物品,确认再无问题。
“好了,无误,封箱吧。”她平静地吩咐道。
待女史们封好箱笼,贴上封条离开后,沈青澜独自留在库房,心绪难平。是谁?德妃?还是东宫?或是其他看她不顺眼的人?这手段如此阴险隐秘,若非她侥幸发现……
她必须立刻处理掉这个香囊,并找出替换的用料,在明早之前赶制出一个新的。但深更半夜,去哪里找顶级的苏合香和蹙金线?內府库定然已经下钥。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三声极轻微的猫叫——这是“青鸟”与她约定的紧急信号!
沈青澜心中一凛,迅速吹灭库房内的灯火,悄声来到窗边。
窗外,是那个熟悉的中年宫女身影,夜色中看不清面容,只递过来一个小布包,低声道:“娘娘料到你今夜可能需此物应急。”
沈青澜接过,入手微沉,打开一看,正是上好的苏合香和一小束蹙金线!分量正好够制作一个皇后规制的香囊!
贤妃娘娘竟连这一步都算到了!沈青澜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激与震撼。
“多谢……”她刚开口,那宫女已摇头打断:“速去处理。小心。”说完,身影便融入了夜色中。
沈青澜不敢耽搁,立刻回到自己的典制房,点燃灯烛,争分夺秒地重新赶制香囊。她的女红本就出色,心神专注之下,速度极快。在天色将明未明之时,一个与原来几乎一模一样、却绝无问题的崭新香囊终于完成。
她将那个被动了手脚的香囊小心藏好,这是重要的物证。然后,将新香囊放入锦盒,重新封好。
做完这一切,她几乎虚脱,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泛起的鱼肚白,心中却一片清明。这一次,她又躲过了一劫。但敌人的手段越来越狠毒,她必须更快地成长,拥有更强的自保之力。
黎明将至 · 信念弥坚
端阳节当日,各宫节礼顺利分发,未起任何波澜。皇后甚至还特意让人传话,夸赞司制司今年准备的香囊样式新颖,用料讲究。
沈青澜跪接夸赞,面色平静,心中却无半分喜悦,只有历经风险后的沉稳。
她寻了个机会,再次通过密道来到揽月阁,将那个有问题的香囊和昨夜之事,连同对贤妃的感激,一并写入纸条,放入竹管。
当她将竹管放入石室缝隙时,发现里面已然有了一枚新的竹管。她取出打开,依旧是萧景玄的字迹,这次却不再是简单的几个字,而是一首短诗:
“青萍之末,风起微澜。潜龙在渊,鳞爪已寒。守得云开,必见月明。珍重自身,静待佳音。”
他看着宫外的风起云涌,亦知她宫内的步步惊心。他告诉她,风波已起,他亦在暗中蓄力,让她坚守本心,等待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沈青澜将诗笺紧紧握在手中,冰凉的石室仿佛也因这字里行间的牵挂与承诺而有了温度。她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光,目光坚定如磐石。
风起翰林,暗流汹涌;宫闱夜探,危机四伏。但他们的同盟愈发坚固,前路虽险,信念不改。
调查的重点,不可避免地落在了翰林院——当年科考答卷的最终封存之地。
这日,顾昀带来一个关键消息:“殿下,我们的人发现,王崇焕的心腹,吏部侍郎周勉,近日频繁出入翰林院,以核查官员履历为由,调阅了大量旧档,其中就包括……永和十七年,也就是沈公案发那年的部分无关紧要的往来文书作为掩护。我们怀疑,他真正的目的,是借机接触甚至销毁可能与赵永案、乃至当年科举案相关的蛛丝马迹!”
萧景玄眸色一凛:“果然沉不住气了。王崇焕这是欲盖弥彰!他越是想抹去痕迹,越是证明当年之事有鬼!我们的人可能接触到那些核心存档吗?”
顾昀面露难色:“翰林院档案库看守严密,尤其核心科考存档,非圣旨或翰林学士手令不得入内。我们的人职位较低,难以靠近。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能有翰林院内部位高权重之人相助。”顾昀压低声音,“据属下所知,翰林院侍讲学士秦观,出身寒微,为人清正,当年曾受沈文渊公提携之恩,对沈公之死一直心存疑窦。且他……与王崇焕素来不睦。”
秦观……萧景玄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他记得此人,学问渊博,却因不善钻营,在翰林院多年未能更进一步。
“尝试接触秦观,”萧景玄当机立断,“但要万分小心,不可暴露我们的真实意图,先探探他的口风,尤其是他对当年科考、对王崇焕的看法。”
“是!”
司制司 · 新责与刁难
沈青澜升任典制后,张司制似乎有意锤炼她,将更多重要事务交到她手中。这日,便将一桩棘手的差事派给了她——负责统筹、核验即将到来的端阳节,各宫主子所需的香囊、五毒袋等节礼的制作与分发。
此事看似寻常,实则千头万绪。各宫主子位份不同,喜好各异,用料、规制、数量皆有讲究,丝毫差错不得。更棘手的是,需与内府库、司设监等多个部门协调领用物料,其中关节复杂,人情往来暗藏。
沈青澜深知这是展现能力的机会,亦是考验。她打起十二分精神,先是将往年旧例调出,仔细研读,又亲自前往各宫,通过相熟的宫女内侍,委婉打听各位主子的最新喜好,尤其是皇后、德妃、贤妃等高位妃嫔。
然而,麻烦还是不期而至。在向內府库申领一批用于制作皇后香囊的顶级苏合香及蹙金线时,內府库的管事太监皮笑肉不笑地递过来一份清单:“沈典制,真是不巧,您要的这几样,库房里存量不足,尤其是这蹙金线,今年江南贡上来的本就少,前几日长春宫德妃娘娘那边为制作夏衣,已经支取了大半。您看……是不是用次一等的料子替代一下?”
沈青澜心中冷笑,德妃那边夏日用蹙金线制衣?这借口找得实在拙劣。分明是故意刁难,想让她在皇后节礼上出错。
她面色不变,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李公公说笑了。皇后娘娘的端阳节礼,乃宫中定例,用料皆有规制,岂能随意替代?若是库房确实一时短缺,还请公公按程序,出具短缺文书,奴婢也好及时回禀张司制,向上请示,看看是否需紧急采买或从别处调拨。否则,届时节礼有缺,追究下来,你我恐怕都担待不起。”
那李公公没料到沈青澜如此强硬且滴水不漏,脸上笑容僵住。出具短缺文书,就等于白纸黑字记录下他的“失职”,他自然不肯。支吾半晌,才悻悻道:“咱家再去找找,兴许是记错了库房……”
最终,沈青澜还是顺利领到了所需的物料,但过程远比预想中曲折。她清楚,这仅仅是开始。德妃的势力盘根错节,在内府库、甚至司设监都有人手,后续的制作、分发环节,恐怕还会有更多刁难。
靖王府 · 翰林暗棋
与秦观的接触,比预想中顺利。顾昀安排了一次“偶遇”,在秦观下朝回府的路上,其马车“意外”损坏,靖王府的马车“恰好”经过,顺路送其一程。
车内,萧景玄并未直接提及科举案,而是与秦观聊起了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秦观起初有些拘谨,但见靖王谈吐不凡,见解独到,且态度谦和,渐渐放松下来。言谈间,不免流露出对如今朝中某些官员热衷钻营、学问空疏的不满,尤其对王崇焕把持翰林院某些事务,压制寒门学士的做法,颇多微词。
萧景玄顺势叹道:“孤王近日翻阅前朝笔记,见记载当年沈文渊公在翰林院时,常与下属探讨学问,提携后进,不禁神往。可惜,天不假年。”
提及沈文渊,秦观神色顿时一黯,沉默良久,才低声道:“沈公……乃真学士也。其冤……唉!”他重重叹息一声,后面的话却咽了回去,但眼中的痛惜与不甘,却未逃过萧景玄的眼睛。
萧景玄知道火候已到,不再多言,只是下车时,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秦学士乃翰林清流,学问人品,孤王素来敬佩。若日后有何难处,或觉有何不平之事,可来王府一叙。”
秦观浑身一震,深深看了萧景玄一眼,拱手一拜,转身离去。
“殿下,看来秦观对沈公旧事,确有心结。”顾昀低声道。
“嗯,”萧景玄颔首,“这是个突破口。暂且不要主动找他,等他消化今日之事。眼下,我们需双管齐下。继续盯紧王崇焕和周勉在翰林院的动作,同时,宫内青澜那边,端阳节礼是个坎,让我们的人务必暗中护她周全,若有异动,及时通报。”
宫闱夜影 · 危机暗伏
端阳节前夜,各宫节礼已基本准备就绪,分类装箱,只待明日清晨分发。沈青澜带着两名可靠的女史,在做最后的清点核对。
司制司的库房内,灯火通明。沈青澜逐一打开装有香囊的锦盒检查,当她拿起准备呈送皇后那份、用料最为讲究的香囊时,指尖忽然感到一丝极细微的粘腻。她心中一动,借着灯光仔细看去,只见香囊底部缝合处的金线上,似乎沾染了少许不易察觉的、近乎无色的胶状物!
她立刻用指甲小心刮取一点,凑近鼻尖轻嗅——有一股极淡的、若有若无的奇异甜腥气!绝非制香囊应有的香料味道!
有人做了手脚!想在皇后的节礼上陷害她!
沈青澜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若非她心细如发,对物料特性极其熟悉,几乎难以发现这隐秘的陷阱!此物一旦呈到皇后面前,后果不堪设想!
她不动声色,将那只香囊单独取出,用一块干净的软布包好,藏入袖中。然后面色如常地继续检查完了其余所有物品,确认再无问题。
“好了,无误,封箱吧。”她平静地吩咐道。
待女史们封好箱笼,贴上封条离开后,沈青澜独自留在库房,心绪难平。是谁?德妃?还是东宫?或是其他看她不顺眼的人?这手段如此阴险隐秘,若非她侥幸发现……
她必须立刻处理掉这个香囊,并找出替换的用料,在明早之前赶制出一个新的。但深更半夜,去哪里找顶级的苏合香和蹙金线?內府库定然已经下钥。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三声极轻微的猫叫——这是“青鸟”与她约定的紧急信号!
沈青澜心中一凛,迅速吹灭库房内的灯火,悄声来到窗边。
窗外,是那个熟悉的中年宫女身影,夜色中看不清面容,只递过来一个小布包,低声道:“娘娘料到你今夜可能需此物应急。”
沈青澜接过,入手微沉,打开一看,正是上好的苏合香和一小束蹙金线!分量正好够制作一个皇后规制的香囊!
贤妃娘娘竟连这一步都算到了!沈青澜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激与震撼。
“多谢……”她刚开口,那宫女已摇头打断:“速去处理。小心。”说完,身影便融入了夜色中。
沈青澜不敢耽搁,立刻回到自己的典制房,点燃灯烛,争分夺秒地重新赶制香囊。她的女红本就出色,心神专注之下,速度极快。在天色将明未明之时,一个与原来几乎一模一样、却绝无问题的崭新香囊终于完成。
她将那个被动了手脚的香囊小心藏好,这是重要的物证。然后,将新香囊放入锦盒,重新封好。
做完这一切,她几乎虚脱,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泛起的鱼肚白,心中却一片清明。这一次,她又躲过了一劫。但敌人的手段越来越狠毒,她必须更快地成长,拥有更强的自保之力。
黎明将至 · 信念弥坚
端阳节当日,各宫节礼顺利分发,未起任何波澜。皇后甚至还特意让人传话,夸赞司制司今年准备的香囊样式新颖,用料讲究。
沈青澜跪接夸赞,面色平静,心中却无半分喜悦,只有历经风险后的沉稳。
她寻了个机会,再次通过密道来到揽月阁,将那个有问题的香囊和昨夜之事,连同对贤妃的感激,一并写入纸条,放入竹管。
当她将竹管放入石室缝隙时,发现里面已然有了一枚新的竹管。她取出打开,依旧是萧景玄的字迹,这次却不再是简单的几个字,而是一首短诗:
“青萍之末,风起微澜。潜龙在渊,鳞爪已寒。守得云开,必见月明。珍重自身,静待佳音。”
他看着宫外的风起云涌,亦知她宫内的步步惊心。他告诉她,风波已起,他亦在暗中蓄力,让她坚守本心,等待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沈青澜将诗笺紧紧握在手中,冰凉的石室仿佛也因这字里行间的牵挂与承诺而有了温度。她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光,目光坚定如磐石。
风起翰林,暗流汹涌;宫闱夜探,危机四伏。但他们的同盟愈发坚固,前路虽险,信念不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燕宫阙:凰途逆袭,燕宫阙:凰途逆袭最新章节,燕宫阙:凰途逆袭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燕宫阙:凰途逆袭,燕宫阙:凰途逆袭最新章节,燕宫阙:凰途逆袭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