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雷霆的余威在宫闱深处久久回荡。太子被禁足东宫,虽只是一个月,但其储君威望已遭受重创。王崇焕称病不朝,暂避锋芒,其门下党羽皆惶惶不可终日。朝堂格局,在永和帝的雷霆手段下,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洗牌。

  在这场风暴中始终静立旁观的靖王萧景玄,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走到了朝臣视野的中心。许多原本中立的官员,甚至一些受王党压制的寒门官员,都开始暗中关注这位“逍遥王爷”的动向。

  靖王府内,萧景玄却并无丝毫得意。他深知,扳倒一个孙汝谦仅是开始,要动摇王崇焕和太子的根基,还远远不够。

  “殿下,孙汝谦在天牢中又吐露了一些细节,包括当年如何按照王崇焕暗示挑选试卷,以及事后如何被威胁利诱。”顾昀禀报道,“但这些口供,依旧无法形成直接指证王崇焕的铁证。”

  萧景玄把玩着手中那方温润的玉佩,目光深邃:“无妨。这些已足够在父皇心中埋下一根刺。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巩固战果,并寻找下一个突破口。墨琛先生那边如何?”

  “墨琛先生得知孙汝谦招供,老泪纵横,说总算对故友有了初步交代。他正在整理关于王崇焕其他不法之事的线索。”

  “好。务必保护好墨先生。”萧景玄点头,随即问道,“宫内情况如何?青澜她……”

  顾昀脸上露出一丝赞许:“沈姑娘那边,已凭借其机敏,化解了司制司内一次针对她的构陷。她查出那摔倒的宫女事前接触过导致手脚乏力的药物,来源指向长春宫。张司制已依宫规处置,并对沈姑娘更加倚重。只是……德妃那边怕是恨她入骨。”

  萧景玄眸色一沉:“让我们在宫里的人,务必护她周全。另外,将德妃与岭南冯盎夫人往来密切,以及內府库李公公经手过‘相思子’的消息,透给皇后宫里的人知道。要做得更隐秘些。”

  “殿下是想借皇后之手……”

  “一石二鸟。”萧景玄冷然道,“让她们先去斗,我们可暂得喘息,也能分散德妃对青澜的注意力。”

  司制司 · 立威明志

  司制司内,沈青澜雷厉风行地处置了那起“摔倒污损”事件。她不仅查明了药物来源,更顺藤摸瓜,揪出了两个平日里阳奉阴违、暗中克扣物料的中层女史。证据确凿,那两人被张司制直接移交宫正司严办。

  这一连串动作,干净利落,震慑了整个司制司。原本还有些观望甚至暗中使绊子的人,此刻都收敛了许多。这位年轻的沈典制,不仅有过人的才学,更有铁腕的手段和洞察秋毫的敏锐。

  张司制对沈青澜愈发满意,甚至将一部分人事调度和对外协调的事务也交由她尝试处理。这无疑给了沈青澜更大的权限和舞台。

  沈青澜并未因此骄傲,反而更加勤勉。她深知,权力越大,责任越重,盯着她的眼睛也越多。她利用职务之便,开始有意识地梳理司制司历年账目、物料往来记录,尤其是与长春宫、东宫相关的部分。她过目不忘的本事在此发挥了巨大作用,任何细微的异常都难以逃过她的眼睛。

  在整理一批陈旧档案时,她偶然发现了几份数年前,尚宫局批复给司制司、关于为东宫额外制作一批超出规制的仪仗服饰的指令副本。这些指令的落款印章,并非当时的皇后宫令,也非尚宫局正印,而是一个模糊难辨的私章。她心中一动,将这几份指令的样式、日期、内容默默记下。这或许……与东宫逾制有关?

  她没有声张,只是将这些发现悄然记在心中。她知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蛛丝马迹,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成为关键。

  长春宫 · 暗涌不休

  与司制司的日渐肃然相比,长春宫则是一片低气压。德妃得知自己安插的人被沈青澜揪出,更是气得摔碎了好几套名贵瓷器。

  “废物!连一个罪臣之女都收拾不了!”德妃妆容精致的脸庞因愤怒而扭曲,“还有皇后那个老妇!竟敢暗中查探本宫!”

  心腹宫女战战兢兢地劝慰:“娘娘息怒!如今朝堂风波未平,太子殿下被禁足,咱们暂且不宜大动干戈啊……”

  “难道就任由她嚣张下去?!”德妃咬牙切齿,“还有靖王!此次朝堂风波,必是他在背后搞鬼!”

  她焦躁地在殿内踱步,忽然停下,眼中闪过一丝狠毒:“既然直接动手容易被抓把柄……那就换个法子。去,给齐王府传话,让他们动用宫外的力量,给本宫好好‘关照’一下沈家那些还在流放之地的男丁!”

  南北呼应 · 无声较量

  萧景玄很快收到了宫内关于沈青澜巧妙立威、以及德妃可能对沈家流放人员下手的消息。

  他先是欣慰于沈青澜的成长与坚韧,随即眸中便覆上一层寒霜:“德妃这是狗急跳墙了!顾昀,立刻派人,暗中保护沈家流放人员的安全,绝不能让他们出任何意外!必要时,可动用我们在当地的一切力量!”

  “是!殿下!”顾昀肃然领命。

  处理完这些,萧景玄独自一人来到王府后院的观星楼。夜深人静,繁星满天。他望着皇宫的方向,仿佛能穿透重重宫墙,看到那个在深宫中独自挣扎、却始终不肯放弃的坚韧身影。

  他取出沈青澜传来的那张写着“澜心似铁,静候风息”的纸条,指腹轻轻摩挲着那清秀却坚定的字迹。他知道,她一直在努力,努力活着,努力成长,努力为他提供助力,也努力等待着沈家昭雪的那一天。

  他研墨铺纸,这一次,他写了稍长一些的话:

  “朝局初定,然暗流未止。汝在宫中,步步惊心,吾在外朝,亦不敢懈怠。沈公之冤,已现曙光,然前路尚艰,望汝保重,相机而动。宫外诸事,自有吾在,勿忧。”

  他将纸条封好,通过秘密渠道送出。他知道,她需要知道外面的情况,需要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需要知道,他始终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青澜回音 · 同心协力

  当沈青澜在揽月阁石室中收到这封较长的信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向她通报朝堂局势,叮嘱她小心,告诉她他在行动,也让她知道,他理解她的处境与努力。

  她没有再回短短的誓言,而是提笔,同样以平实的口吻,汇报了她在司制司的进展,提及了那几份可疑的东宫逾制指令,并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与判断,最后写道:“宫中虽险,然吾心已定。必恪尽职守,静观其变,助殿下成事。”

  这已不再是简单的盟友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像是并肩作战的伙伴之间的交流与信任。他们隔着宫墙,无法见面,却通过这小小的竹管,传递着彼此的消息、信念与逐渐加深的羁绊。

  凤仪宫 · 皇后出手

  皇后那边,果然没有辜负萧景玄的“期望”。在得到关于德妃与岭南冯盎夫人往来、以及內府库李公公经手“相思子”的“匿名”线索后,凤仪宫立刻行动了起来。

  皇后执掌后宫多年,自有其根基和人脉。她不动声色地开始排查近期所有与岭南相关的贡品入库记录,重点查问经手的内侍宫女,尤其是与长春宫有关联的。同时,她也加紧了对自己宫中饮食起居的戒备。

  一场发生在六宫之主与宠妃之间的暗战,在看似平静的宫墙内悄然拉开序幕。德妃感受到了来自凤仪宫的压力,不得不分出更多精力应对,对司制司和沈青澜的直接针对,暂时缓和了几分。

  新局已开 · 各显其能

  朝堂的风暴暂时平息,但深宫内的博弈却更加暗潮汹涌。沈青澜在司制司初步站稳脚跟,开始展露锋芒;萧景玄在朝堂隐忍多年,终于亮出爪牙,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德妃与皇后的矛盾因“相思子”事件而加剧,新一轮的冲突正在酝酿。

  沈家昭雪之路上的第一道坚固壁垒,已被撬开缝隙。曙光虽已初现,但黎明前的黑暗,往往最为深沉酷烈。萧景玄与沈青澜都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更加如履薄冰,也更加坚定无畏。

  因为他们知道,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他们并非独行。宫墙内外,两颗心的距离,在一次次风雨考验与无声的交流中,正悄然靠近,汇聚成足以劈开黑暗的力量。新的棋局已经布开,执子之人,皆已就位。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燕宫阙:凰途逆袭,燕宫阙:凰途逆袭最新章节,燕宫阙:凰途逆袭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