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傍晚。
雨停了,铅灰色的云层裂开一道缝隙,漏下几缕昏黄的光,刚好落在林风办公桌上那叠崭新的装备清单上。
清单最上方写着“微生物隔离舱”,旁边贴着一张便签,是李浩的字迹:“舱体耐压等级达500米,内置紫外线消杀系统,菌群隔离率99.9%,明天一早可交付。”
门被“吱呀”一声推开,阿水探进头来,手里攥着一个牛皮纸信封,指尖反复摩挲着封口,脸上是藏不住的纠结——既想进来,又像是在犹豫什么。
“进来吧。”林风放下手里的钢笔,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报酬的事,按我们之前说的办。”
阿水这才迈步进来,把信封放在桌上,却没立刻坐下,而是从帆布包里掏出个东西——一本泛黄的线装手抄本,封面上用朱砂画着一条盘绕的蛟龙,龙鳞的纹路里还残留着暗红色的痕迹,像是被血浸染过。“这是《水族古事记》,我奶奶传下来的,”他声音有点闷,“里面记了些关于‘水神’的事,或许能帮上忙。”
林风拿起手抄本,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页,能感受到岁月留下的厚重感。他翻开第一页,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水族水文,弯弯曲曲的符号像活物一样缠绕在一起,旁边还夹杂着几个模糊的汉隶小字,依稀能辨认出“断龙滩”“锁水咒”。
“不过我先说清楚,”阿水突然开口,打断了林风的思绪,“我只认水文不认使命,该给我的钱一分都不能少。至于你们要找的‘水神之源’,能解读的我就说,解读不了的,你们也别逼我。”他顿了顿,摸了摸脖子上的铜铃——那枚在夜郎被蛊虫腐蚀出裂痕的铜铃,不知什么时候被修好了,铃身的水文用朱砂填成了暗红色,比之前深了不少,在昏光下泛着诡异的光。
林风把一个装着二十万现金的黑色手提箱推到阿水面前:“首笔报酬,一分不少。后续如果能帮我们破解关键水文,还有额外的奖励。”
阿水的眼睛亮了亮,伸手就要去碰手提箱,却又在半空中停住,转而抓起桌上的牛皮纸信封,把钱塞了进去。“我先存着,”他说,“等事情结束了再算总账。”
这时,小马抱着一个半人高的金属装置跑了进来,脸上满是兴奋:“林队!老郑!你们快来看!‘汉代齿轮模拟器’调试成功了!”
林风和阿水跟着小马来到隔壁的装备室,只见老郑正围着一个复杂的金属装置打转,装置中央是一个铜制齿轮,齿轮周围连接着几根细如发丝的导线,底座的玻璃皿里装着清水,水面上漂浮着半块水神玉碎片。
“你们看这个。”小马按下装置上的开关,铜制齿轮立刻开始转动,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和夜郎祭祀冢里机关转动的声音一模一样。随着齿轮转速加快,玻璃皿里的清水开始旋转,形成一个微型漩涡,漩涡中心的水神玉碎片突然亮起绿光,与齿轮的转动频率完全同步。
“这是根据夜郎出土的汉代铜齿轮复刻的,”老郑解释道,“齿轮的齿数、齿形都和原件一模一样,转动频率可以调节。刚才测试时发现,当频率达到15Hz时,就能引发水神玉的能量共鸣,和我们在夜郎遇到的机关反应完全一致。”
阿水凑过去,盯着旋转的齿轮和发光的玉碎片,眉头紧锁:“这频率……和水族古歌里的‘控水调’有点像。老辈人说,‘控水调’能引动水脉,看来汉朝人是学了我们水族的法子,才造出这种机关。”
林风点点头,心里越发确定——东海的“水神之源”,绝对和夜郎水神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汉朝人当年在东海构建的工程,恐怕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对了,林队,”老郑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这是我刚才整理资料时发现的,是东海海域的海底地形图,你看这里。”他指着照片上一个标注着“暗礁区”的位置,“根据声波探测,这里的海底地形很奇怪,像是人工开凿的通道入口,而且入口的形状,和我们复刻的蛟骨符一模一样。”
林风接过照片,仔细看了看——暗礁区的轮廓呈不规则的圆形,边缘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痕迹,中间的凹陷处,正好能容纳蛟骨符插入。
“看来,明天出海,我们就能找到‘水神之源’的入口了。”林风说,目光落在阿水手里的《水族古事记》和小马面前的齿轮模拟器上,“有了这两样东西,破解入口机关应该不成问题。”
阿水收起手提箱,转身就要往外走,却又被林风叫住:“阿水,明天出海,《水族古事记》可能需要随时翻看,你多准备准备。”
阿水回头,点了点头,摸了摸脖子上的铜铃,转身走出了装备室。林风看着他的背影,总觉得他藏着什么秘密——那本《水族古事记》里,恐怕不止记载着水文解读的方法,还有关于“水神之源”的更多秘密,而阿水,似乎并不想轻易说出来。
夜色渐深,装备室里的齿轮模拟器还在转动,“咔嗒咔嗒”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东海之行,奏响序曲。林风知道,从明天开始,他们将要面对的,不仅是汉代的古老工程和诡异的永生水菌群,还有隐藏在深海之下的更多谜团,而阿水,或许就是解开这些谜团的关键。
雨停了,铅灰色的云层裂开一道缝隙,漏下几缕昏黄的光,刚好落在林风办公桌上那叠崭新的装备清单上。
清单最上方写着“微生物隔离舱”,旁边贴着一张便签,是李浩的字迹:“舱体耐压等级达500米,内置紫外线消杀系统,菌群隔离率99.9%,明天一早可交付。”
门被“吱呀”一声推开,阿水探进头来,手里攥着一个牛皮纸信封,指尖反复摩挲着封口,脸上是藏不住的纠结——既想进来,又像是在犹豫什么。
“进来吧。”林风放下手里的钢笔,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报酬的事,按我们之前说的办。”
阿水这才迈步进来,把信封放在桌上,却没立刻坐下,而是从帆布包里掏出个东西——一本泛黄的线装手抄本,封面上用朱砂画着一条盘绕的蛟龙,龙鳞的纹路里还残留着暗红色的痕迹,像是被血浸染过。“这是《水族古事记》,我奶奶传下来的,”他声音有点闷,“里面记了些关于‘水神’的事,或许能帮上忙。”
林风拿起手抄本,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页,能感受到岁月留下的厚重感。他翻开第一页,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水族水文,弯弯曲曲的符号像活物一样缠绕在一起,旁边还夹杂着几个模糊的汉隶小字,依稀能辨认出“断龙滩”“锁水咒”。
“不过我先说清楚,”阿水突然开口,打断了林风的思绪,“我只认水文不认使命,该给我的钱一分都不能少。至于你们要找的‘水神之源’,能解读的我就说,解读不了的,你们也别逼我。”他顿了顿,摸了摸脖子上的铜铃——那枚在夜郎被蛊虫腐蚀出裂痕的铜铃,不知什么时候被修好了,铃身的水文用朱砂填成了暗红色,比之前深了不少,在昏光下泛着诡异的光。
林风把一个装着二十万现金的黑色手提箱推到阿水面前:“首笔报酬,一分不少。后续如果能帮我们破解关键水文,还有额外的奖励。”
阿水的眼睛亮了亮,伸手就要去碰手提箱,却又在半空中停住,转而抓起桌上的牛皮纸信封,把钱塞了进去。“我先存着,”他说,“等事情结束了再算总账。”
这时,小马抱着一个半人高的金属装置跑了进来,脸上满是兴奋:“林队!老郑!你们快来看!‘汉代齿轮模拟器’调试成功了!”
林风和阿水跟着小马来到隔壁的装备室,只见老郑正围着一个复杂的金属装置打转,装置中央是一个铜制齿轮,齿轮周围连接着几根细如发丝的导线,底座的玻璃皿里装着清水,水面上漂浮着半块水神玉碎片。
“你们看这个。”小马按下装置上的开关,铜制齿轮立刻开始转动,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和夜郎祭祀冢里机关转动的声音一模一样。随着齿轮转速加快,玻璃皿里的清水开始旋转,形成一个微型漩涡,漩涡中心的水神玉碎片突然亮起绿光,与齿轮的转动频率完全同步。
“这是根据夜郎出土的汉代铜齿轮复刻的,”老郑解释道,“齿轮的齿数、齿形都和原件一模一样,转动频率可以调节。刚才测试时发现,当频率达到15Hz时,就能引发水神玉的能量共鸣,和我们在夜郎遇到的机关反应完全一致。”
阿水凑过去,盯着旋转的齿轮和发光的玉碎片,眉头紧锁:“这频率……和水族古歌里的‘控水调’有点像。老辈人说,‘控水调’能引动水脉,看来汉朝人是学了我们水族的法子,才造出这种机关。”
林风点点头,心里越发确定——东海的“水神之源”,绝对和夜郎水神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汉朝人当年在东海构建的工程,恐怕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对了,林队,”老郑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这是我刚才整理资料时发现的,是东海海域的海底地形图,你看这里。”他指着照片上一个标注着“暗礁区”的位置,“根据声波探测,这里的海底地形很奇怪,像是人工开凿的通道入口,而且入口的形状,和我们复刻的蛟骨符一模一样。”
林风接过照片,仔细看了看——暗礁区的轮廓呈不规则的圆形,边缘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痕迹,中间的凹陷处,正好能容纳蛟骨符插入。
“看来,明天出海,我们就能找到‘水神之源’的入口了。”林风说,目光落在阿水手里的《水族古事记》和小马面前的齿轮模拟器上,“有了这两样东西,破解入口机关应该不成问题。”
阿水收起手提箱,转身就要往外走,却又被林风叫住:“阿水,明天出海,《水族古事记》可能需要随时翻看,你多准备准备。”
阿水回头,点了点头,摸了摸脖子上的铜铃,转身走出了装备室。林风看着他的背影,总觉得他藏着什么秘密——那本《水族古事记》里,恐怕不止记载着水文解读的方法,还有关于“水神之源”的更多秘密,而阿水,似乎并不想轻易说出来。
夜色渐深,装备室里的齿轮模拟器还在转动,“咔嗒咔嗒”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东海之行,奏响序曲。林风知道,从明天开始,他们将要面对的,不仅是汉代的古老工程和诡异的永生水菌群,还有隐藏在深海之下的更多谜团,而阿水,或许就是解开这些谜团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