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掉农业局的电话,祝十三心里的兴奋还没褪去,就被一个现实问题拉回了思绪——农业局明天考察,试验田的朝天椒苗一夜发芽,长势远超常规,必须尽快搭好温室,既能保护种苗,也能为“速生”找个合理的借口。他转身对王村长说:“王叔,麻烦您帮我叫一下我爸和村里的几个叔叔婶婶,咱们得趁着今天把试验田的温室搭起来,明天农业局的人来了也好有个交代。”

  王村长一拍大腿:“我这就去!正好让大家都见识见识你的‘神奇种苗’,也让大家伙儿更有干劲!”说着就掏出手机,挨个给村里的壮劳力打电话。祝十三则快步回家,从仓库里翻出早就准备好的温室搭建材料——钢管、塑料薄膜、压膜绳,还有几卷防虫网,这些都是他之前网购的,就等着种苗移栽后派上用场。

  没一会儿,祝升福就带着李大爷、张叔、王婶等十几个乡亲赶来,每个人都自带了锄头、扳手等工具。“十三,搭温室的活儿我熟,以前在城里工地上干过钢结构!”张叔拍着胸脯说,他早年在外打工,学过不少手艺,是村里的能人。祝升福也说:“我和你李大爷负责埋钢管立柱,女人们帮忙扯薄膜,分工合作,半天就能搭好。”

  祝十三先在试验田四周用石灰画出温室的轮廓,宽八米,长八十米,刚好覆盖一亩地。“张叔,钢管立柱间距两米,深度五十厘米,必须埋结实,不然刮风容易倒。”他一边说,一边用卷尺量出间距,做上标记。张叔点点头,和两个年轻小伙一起,用洛阳铲在标记处挖坑,钢管立柱底部焊了三角铁,埋进坑里后,再用混凝土夯实,每一根都立得笔直。

  祝升福和李大爷则负责搭建顶部的拱架,两根钢管弯曲后对接,用卡扣固定在立柱上,形成一个个半圆形的拱顶,远远望去像一条绿色的长廊。女人们也没闲着,张婶和王秀莲带着几个婶婶,把塑料薄膜铺在拱架上,薄膜选用的是加厚的无滴膜,透光性好,还能防止水汽凝结滴落伤苗。

  “大家小心点,薄膜别扯破了!”祝十三一边帮忙拉薄膜,一边提醒,“边角要拉平整,用压膜绳固定好,不然风一吹就鼓起来了。”众人齐声应和,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薄膜的位置,用压膜绳将薄膜牢牢固定在钢管上,每一个细节都做得一丝不苟。阿黄也在一旁凑热闹,叼着地上的碎绳头跑前跑后,惹得众人阵阵欢笑。

  中午时分,温室的主体结构已经搭建完成。祝十三又指挥着大家在温室两侧安装了卷帘机,方便调节通风和光照,还在门口和底部预留了防虫网的位置。“这温室搭得真不赖!比镇上苗场的还结实。”李大爷绕着温室走了一圈,满意地说,“有了这温室,别说刮风下雨,就算下霜,种苗也冻不着了。”

  陈桂兰提着饭盒赶来送饭,看到搭好的温室,笑着说:“大家都辛苦了,快过来吃饭,我炖了排骨,还有刚烙的饼。”众人围坐在田埂上,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话题都离不开眼前的朝天椒苗和即将到来的农业局考察。“十三,农业局的人来了,你打算怎么说这苗的事?”张叔好奇地问。

  “就说咱们用了独家的温棚控温控湿技术,加上山泉水灌溉,还有腐熟的有机肥,才能让苗长得这么快。”祝十三早已想好说辞,“我还准备了培育记录,上面有详细的温湿度数据和施肥情况,他们一看就明白了。”王村长也说:“咱们这是实打实带动村民致富,农业局肯定会支持咱们,说不定还能给咱们争取点补贴呢。”

  饭后稍作休息,众人又投入到收尾工作中,安装防虫网、调试卷帘机、清理田埂上的杂物,直到下午三点多,试验田的温室终于全部搭建完成。阳光透过塑料薄膜照进温室,洒在嫩绿的朝天椒苗上,种苗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祝十三走进温室,感受着里面温暖湿润的环境,心里彻底踏实了——有了这温室,就算农业局的人追问,他也能从容应对。

  “王叔,咱们去看看那10亩地的温室吧,昨天就搭好了,我还没来得及去看。”祝十三对王村长说。这10亩地是他上周租下来的,位于祝家村的后山脚下,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专门用来扩大草莓和朝天椒的种植规模。他请了镇上的专业施工队,花了三天时间搭建温室,昨天已经全部完工。

  众人跟着祝十三来到后山脚下,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10个标准化的温室整齐排列在田地上,每个温室都和试验田的一样,采用钢管结构和无滴膜搭建,配备了卷帘机和防虫网,门口还挂着“祝家村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的牌子,显得格外正规。

  “这10个温室,每个占地一亩,其中5个用来种草莓,5个用来种朝天椒。”祝十三领着众人走进一个草莓温室,里面已经铺好了滴灌管道,土壤也翻整完毕,就等着移栽草莓苗了,“滴灌系统是自动的,可以精准控制浇水和施肥,比人工省事多了,还能节约用水。”

  张叔蹲下身,摸了摸地里的土壤,惊讶地说:“这土翻得真细,还掺了沙子和有机肥,透气性太好了!十三,你这是下了血本啊。”“要种就种最好的,这样才能卖出好价钱。”祝十三笑着说,“我打算明天就把培育好的草莓苗移栽到这里,争取赶在春节前上市,到时候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从10亩地的温室回来,祝十三想起最早的6亩草莓园,已经有半个多月没去仔细查看了,不知道长势怎么样。他跟父母打了个招呼,带着阿黄往草莓园走去。刚走到温室门口,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草莓花香,他心里一喜,快步走了进去。

  眼前的景象让祝十三激动得说不出话来——6亩草莓园已经全部开花挂果,其中5亩是他特意培育的奶油白草莓,还有1亩是常规红颜品种。翠绿的藤蔓上,白色的草莓花星星点点,有的花瓣刚展开,露出嫩黄色的花蕊;有的已经凋谢,结出了小小的草莓果,奶油白草莓的幼果是淡青色的,像一颗颗温润的玉珠,而红颜草莓则带着浅红底色;最惹人眼的是那些半成熟的果实,奶油白草莓泛着奶白色的光晕,顶端透着淡淡的粉晕,像抹了一层蜜,红颜草莓则红得鲜亮,两种果实挂在同一藤蔓间,相映成趣,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奶香与果香,引得几只蜜蜂在花间嗡嗡打转。

  他快步走进地里,蹲下身仔细观察。草莓的藤蔓长得十分粗壮,每一根藤蔓上都长着三四片浓绿的复叶,叶片厚实有光泽,边缘的锯齿清晰可见。藤蔓的顶端,奶油白草莓的果实格外抢眼,小的有拇指肚大小,裹着细密的白色绒毛,摸起来柔软又厚实;大的已经接近鸭蛋大小,奶白色的果皮上分布着均匀的浅红色籽点,轻轻一捏就能感觉到饱满的果肉,凑近闻,浓郁的奶油香气混着草莓的清甜,比普通草莓的味道醇厚数倍。旁边的红颜草莓也不逊色,乒乓球大小的果实红得均匀,果皮光滑细腻,带着清晨的露水。“这奶油白草莓品相绝了!”祝十三心里盘算着,前几天刷农产品交易平台,这种奶油白草莓在一线城市的精品超市能卖到88元一斤,就算是批发给收购商,也要50元一斤,比红颜草莓的市场价高出一倍还多。

  “这草莓长得也太好了!比市面上的大不少。”祝十三轻轻碰了碰一颗泛红的草莓,果皮光滑细腻,带着清晨的露水,格外新鲜。他想起之前用布雨术催生的场景,灵雨里的灵气不仅让草莓苗长得快,还提升了果实的品质,这样的草莓上市后,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正在这时,负责照看草莓园的刘老栓走了过来,看到祝十三,高兴地说:“十三,你可来了!这草莓长得太神了,才半个多月就挂果了,比往年提前了三个多月。我每天都来查看,已经疏过一次果了,保证每个藤蔓上只留最壮的果实,这样才能长得更大更甜。”

  “刘叔,您辛苦了。”祝十三笑着说,“疏果做得很及时,这样果实的品质才能上去。您再帮我留意一下,要是有病虫害,及时告诉我,咱们用生物防治,不能用农药,要保证草莓是绿色有机的。”刘老栓点点头:“你放心,我每天都仔细查看,到现在还没发现病虫害,这草莓苗太壮实了,抵抗力强。”

  祝十三又在草莓园里转了一圈,用手机对着挂果情况拍了段视频,还特意选了几株挂果多的植株数了数——平均每株能结15到20颗果,按照这个密度估算,5亩奶油白草莓第一批采摘产量能有4000斤,平均亩产800斤,这产量比常规草莓高出近三成。“按收购价50元一斤算,光第一批就能卖20万,要是一部分做精品礼盒零售,利润还能再涨一截。”他越算越兴奋,直接拨通了赵磊的电话,没等对方开口就说:“赵总监,重大好消息!我这5亩奶油白草莓挂果了,第一批能摘4000斤,品相绝佳,你赶紧联系收购商,最好能对接精品超市,这草莓在城里能卖88元一斤!”

  电话那头的赵磊瞬间激动起来:“真的?4000斤奶油白草莓?我上周还跟三江城最大的精品超市‘鲜生活’谈合作,他们正缺高品质的特色草莓!我现在就把你拍的视频发过去,他们要是看中了,我马上带团队过去签合同,定金现在就能打给你!”挂了赵磊的电话还没半分钟,手机又响了,是苏沐辰打来的。“祝先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公司的合作合同已经拟定好了,明天我就带着合同去祝家村找你签字。”苏沐辰的声音里满是兴奋,“我们还联系了几个辣椒酱生产厂家,他们听说我们要大规模种植朝天椒,都表示愿意和我们合作,收购价格比市场价高10%。对了,我听林晚星说你培育了奶油白草莓?要是产量够,我们盛丰的生鲜渠道也能帮你代销。”

  “太好了!苏总监,欢迎你明天过来。”祝十三高兴地说,“我们的朝天椒苗长势很好,已经发芽了,温室也搭建好了,等签完合同,我就开始大规模培育种苗,保证按时供货。”苏沐辰笑着说:“我还听说农业局的人明天要去考察,真是双喜临门。祝先生,你的事业越来越红火了,我们盛丰农业能和你合作,真是太幸运了。”

  挂了电话,祝十三的心情格外舒畅。他看着眼前挂满果实的草莓园,又想起试验田里茁壮成长的朝天椒苗,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从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到带领村民致富的带头人,这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一切都值得。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透过温室的塑料薄膜,洒在草莓园里,让红色的草莓果更加诱人。祝十三带着阿黄往家走,心里盘算着明天的安排——上午迎接农业局的考察,下午和苏沐辰签订合作合同,还要准备草莓苗的移栽工作,虽然忙碌,但充满了希望。

  回到家,陈桂兰已经做好了晚饭,看到祝十三,笑着说:“今天村里的人都在夸你呢,说你有本事,带领大家搭温室、种草莓,以后祝家村肯定能富起来。明月放学回来,还说老师问她祝家村的草莓什么时候成熟,想带着同学们来参观。”

  “等草莓成熟了,欢迎老师和同学们来参观。”祝十三笑着说,给父母夹了块排骨,“明天农业局的人要来考察,苏总监也要来签合同,咱们准备准备,好好迎接他们。”祝升福点点头:“我已经和村里的人说好了,明天一早把村里的路打扫干净,再在村口挂个欢迎横幅,让他们看看咱们祝家村的精神面貌。”

  晚饭过后,祝十三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格外平静。他想起刚回来的时候,祝家村还是一个落后的小山村,乡亲们靠天吃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而现在,温室大棚拔地而起,草莓挂果,朝天椒发芽,越来越多的合作机会找上门,祝家村的好日子终于要来了。

  正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祝十三接起电话,里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祝先生,我是林晚星。苏总监让我提醒你,明天签合同的时候,最好带上你的培育技术方案,我们公司的技术团队还想和你深入交流一下。另外,我还有个私事想请教你,关于朝天椒的种植技术,你明天方便吗?”

  祝十三愣了愣,没想到林晚星会单独给他打电话。“明天方便,等签完合同,咱们可以慢慢交流。”他笑着说。挂了电话,祝十三心里有些疑惑——林晚星作为苏沐辰的助理,为什么会单独请教他种植技术?难道有什么别的目的?他摇了摇头,不管怎么样,明天见了面就知道了。

  夜深了,祝家村渐渐安静下来,只有温室里的草莓和朝天椒苗,在月光的照耀下,依然在默默生长。祝十三躺在床上,想着明天的考察和签约,想着即将成熟的草莓和茁壮成长的朝天椒,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一个属于祝家村的丰收季,马上就要到来了,而他的农业创业之路,才刚刚踏上正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最新章节,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