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仿若薄纱,轻柔地穿透薄雾,丝丝缕缕地洒落在祝家村广袤的土地上。祝十三早早地起了床,满心都是对今日接待县农业局领导一事的盘算。这对村里刚刚起步的草莓种植而言,可谓是至关重要的节点,倘若能争取到政策扶持,无疑会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助力。
母亲比祝十三还要上心,天还只是蒙蒙亮,她便提着竹篮匆匆走向草莓地。待祝十三洗漱完毕,她已满载而归。那只曾经用来堆放杂物的旧竹篮,此刻却被鲜红欲滴的草莓填得满满当当,恰似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每一颗草莓上都挂着晶莹的露珠,散发着清晨泥土的芬芳与草莓独有的清甜气息。这些草莓颗颗饱满匀称,色泽红得透亮,仿佛是母亲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妈,您摘得太多了,而且品相还好得没话说。”祝十三有些心疼母亲的辛苦。
母亲用围裙轻轻擦了擦手,脸上洋溢着淳朴而自豪的笑容:“给领导尝的,就得是最好的。咱家这草莓,全是用农家肥喂出来的,可甜了!得让领导们知道,咱祝家村人搞农业可是实心实意的。”
祝十三心头一暖,双手稳稳地接过沉甸甸的篮子。这哪里只是一篮草莓,分明是母亲殷切的心意,更是我们祝家村展示诚意的“敲门砖”。
祝十三提着草莓来到村委会时,老村长王建国已经在那儿忙碌了。他今日特意换上了一件半新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乱,正拿着扫帚仔细清扫着本就干净的院子。见到祝十三,他停下手中的动作,目光在祝十三手中的篮子上扫过,赞许地点了点头:“嗯,这品相没得说!十三呐,等会儿领导来了,主要你负责介绍情况,你脑子灵活,说得清楚。祝十三就在旁边给你帮衬着,打打下手。”
“叔,您经验丰富,还得您来掌舵。”祝十三谦逊地说道。老村长在村里德高望重,有他在,祝十三心里踏实许多。
我们简单布置了一下略显简陋的会议室,烧好了开水。九点刚过,村口便传来了汽车引擎的轰鸣声。一辆白色的桑塔纳轿车缓缓驶来,稳稳地停在村委会门口。祝十三和老村长赶忙迎了上去。
车上下来三位同志,为首的是农业局的副局长王鸿志,四十多岁的年纪,戴着一副精致的眼镜,整个人看起来文质彬彬。另外两位,一位是技术科的张科长,另一位是负责记录的年轻干事。
“王局长,张科长,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老村长热情地迎上前去握手。
“王村长,客气了,我们就是下来看看,了解了解实际情况。”王局长笑容和蔼,丝毫没有官架子。
寒暄过后,我们将领导们请进会议室落座。祝十三赶忙把那篮草莓端上来,诚恳地说道:“王局长,张科长,这是我们村自家种的,一点心意,请领导们尝尝鲜,也给我们多指导指导。”
红艳艳的草莓在白色搪瓷盘里显得格外诱人。王局长轻轻拿起一颗,仔细端详了一番,又凑近闻了闻:“哟,这草莓种得不错啊,颜色正,个头也匀称。是畅销品种‘奶油’吧?”
“王局好眼力!”祝十三心中佩服,果然是行家,“正是奶油,我们觉得这个品种口感好,市场认可度也高。”
王局长尝了一颗,连连点头:“嗯!甜,香味足,是那个味儿!用的是有机肥吧?”
“领导明鉴!”祝十三顺势接过话头,“我们坚持用农家肥为主,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化肥农药,就是想种出安全、好吃的水果。王局长,不瞒您说,我们村地薄,乡亲们投入成本不低,特别是这草莓,娇贵,肥跟不上,产量和品质就上不去。所以特别盼望局里能给我们一些扶持。”
王局长放下草莓,表情认真起来:“嗯,你们这个思路是对的,绿色、有机是未来农业的方向。局里今年正好有一个扶持经济作物的项目,主要是对集中连片种植的特色作物,给予一定的农资补贴。标准是每亩地补贴价值280元的复合肥。”
听到这里,祝十三和老村长交换了一下眼神。祝十三心里快速盘算,复合肥虽然是我们需要的,但如果能折算成现金,对我们现阶段资金紧张的村民来说,灵活性更大。
祝十三斟酌着开口:“王局长,非常感谢局里的好政策!有个不情之请,您看……我们因为主打生态种植,复合肥的使用量会控制。这个补贴,能不能……能不能申请折算成现金?这样我们可以更灵活地用于购买农家肥、改善棚膜或者支付人工成本,效果可能更好。”
王局长闻言,和张科长对视了一眼,沉吟了片刻。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祝十三能听到自己略快的心跳声。这个要求有点特别,不知道会不会让领导为难。
片刻后,王局长笑了:“十三同志,你很会为村里打算啊。按理说,补贴都是实物形式,主要是为了保证专款专用。不过,你们的情况确实特殊,生态种植投入模式不一样。这样吧,老张,”他转向张科长,“特事特办,你做个记录,祝家村村的情况作为个案处理,允许他们将肥料补贴按市场折价,以现金形式发放,但你们村里要打好申请,写清楚用途,我们备案。”
“太好了!谢谢王局长!谢谢张科长!”祝十三和老村长几乎同时站起来,激动地表示感谢。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接着,我们汇报了草莓的种植面积。祝十三谨慎地报出了120亩的数字,这包括了已经挂果的和新扩种的土地。王局长办事严谨,提出要实地看一看。
我们领着领导们来到村东头的草莓地。初夏的阳光已经有些热度,连片的草莓田绿意盎然,红色的果实星星点点,一些村民正在地里忙碌。王局长蹲下身,仔细察看草莓的长势、土壤情况,还和正在干活的杨老栓聊了几句。
“长势确实不错,管理也到位。”王局长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对张科长说:“面积我看差不多,甚至可能还比报的略多一些。这样,回去后你们尽快走流程,把补贴落实到位。”
“领导放心,我们一定督促村里用好这笔钱,绝不辜负领导的期望!”老村长拍着胸脯保证。
考察结束,王局长一行人带着那篮作为样品的草莓,上车返回县里。送走领导,祝十三和老村长都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是掩不住的喜悦。
“十三呐,这事儿办得漂亮!”老村长用力拍了拍祝十三的肩膀,“每亩280,120亩就是三万多块钱啊!这下可解决了大问题!”
祝十三心里也一块石头落了地,这笔钱虽然不算巨款,但对于初创阶段的村民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
还没等我们高兴劲儿过去,村口又传来了汽车声。这次来的是一辆皮卡和一辆黑色的轿车——是苏经理和林助理他们来了。
我们赶紧调整情绪,再次迎了上去。苏经理一下车就笑着拱手:“王村长,十三专家!我们又来打扰了!”
“苏经理大驾光临,我们求之不得啊!”老村长笑着回应。
寒暄几句后,苏经理就迫不及待地提出要去看看辣椒地。我们一行人又移步到村西头的坡地。仅仅半个月过去,当时种下的辣椒苗已经彻底缓过劲来,蹿高了一大截,枝叶舒展,绿油油的一片,充满了生机。更让人惊喜的是,有不少植株的枝桠间,已经冒出了一簇簇米粒大小的白色花苞,有些甚至已经绽开了小巧的花朵。
“哎呀!这才半个月,就开花了!”苏经理俯下身,小心翼翼地托着一朵辣椒花,脸上写满了惊喜和兴奋,“这长势,比我们预计的快多了!看来你们这边的水土和管理确实到位!”
林助理也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眼中闪烁着专业的光芒:“成活率接近百分之百,而且没有明显的病虫害,花期也比标准周期提前了几天。十三专家,你们下了功夫啊。”
祝十三谦虚地笑笑:“主要是咱们的种苗好,加上天气帮忙。我们就是按部就班地浇水、除草,没敢松懈。”
苏经理环视着这片充满希望的辣椒地,信心大增,声音都洪亮了几分:“好!太好了!照这个趋势,丰收在望啊!王村长,十三,和你们合作,我放心!”
考察结果让苏经理非常满意,气氛格外融洽。不知不觉已到中午,老村长极力挽留他们吃顿便饭。苏经理推辞了几下,见我们诚意十足,也就爽快地答应了。
饭菜是请村里手艺好的婶子们帮忙做的,都是农家菜:小柴鸡炖蘑菇、清蒸水库鱼、腊肉炒笋干、土鸡蛋炒韭菜,还有几样时令青菜,虽然比不上城里的饭店精致,但贵在食材新鲜地道,充满了乡土风味。酒是村里自家酿的米酒,口感醇厚。
席间,气氛热烈。老村长作为东道主,频频举杯敬酒,感谢苏经理公司提供的种苗和技术支持。苏经理也是爽直的人,几杯酒下肚,话也多了起来,畅谈着辣椒收获后的合作前景。
就在苏经理和老村长互相敬酒,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祝十三注意到林助理悄悄坐到了祝十三旁边的空位上。她端起茶杯,看似随意地低声问祝十三:“十三专家,你技术这么全面,不知道……有没有考虑过或者尝试过培育中药材?”
祝十三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苏经理的公司主业是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辣椒是其主要原料之一。但林助理作为技术负责人,视野显然更宽。她这是在试探我们村,或者说试探祝十三,是否具备多元化发展的潜力,尤其是向附加值可能更高的中药材领域拓展。这既是一个新的机遇,也可能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考察。
祝十三迅速权衡了一下,目前草莓和辣椒刚刚起步,贪多嚼不烂,但也不能把路堵死。祝十三点点头,同样压低声音,谨慎地回复:“林助理,不瞒您说,目前精力主要还是在草莓和辣椒上。不过,理论上,我们这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部分中药材的生长。我之前也查阅过一些资料,比如种植某些草本药材,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林助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她微微一笑,没有继续深入,只是轻轻说了一句:“很好,有潜力。以后有机会可以多交流。”然后便很自然地将话题转回到了辣椒的田间管理上。
这看似随意的问话,在祝十三心里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中药材,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
饭后,又喝了一会儿茶,聊了聊接下来的管理要点,苏经理一行人便起身告辞。司机开着车,载着心满意足的客人们离开了祝家村。
送走他们,忙碌喧嚣的一天终于安静下来。夕阳的余晖给村庄披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祝十三独自站在村委会门口,看着静谧的村庄和远处那片孕育着希望的田地,心中感慨万千。农业局的补贴解决了燃眉之急,辣椒长势良好稳定了合作方信心,而林助理看似不经意的问题,又为祝十三打开了另一扇思考的窗户。脚下的路,仿佛在迷雾中又清晰了几分,也宽阔了几分。祝十三知道,这一切,还仅仅只是个开始。
母亲比祝十三还要上心,天还只是蒙蒙亮,她便提着竹篮匆匆走向草莓地。待祝十三洗漱完毕,她已满载而归。那只曾经用来堆放杂物的旧竹篮,此刻却被鲜红欲滴的草莓填得满满当当,恰似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每一颗草莓上都挂着晶莹的露珠,散发着清晨泥土的芬芳与草莓独有的清甜气息。这些草莓颗颗饱满匀称,色泽红得透亮,仿佛是母亲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妈,您摘得太多了,而且品相还好得没话说。”祝十三有些心疼母亲的辛苦。
母亲用围裙轻轻擦了擦手,脸上洋溢着淳朴而自豪的笑容:“给领导尝的,就得是最好的。咱家这草莓,全是用农家肥喂出来的,可甜了!得让领导们知道,咱祝家村人搞农业可是实心实意的。”
祝十三心头一暖,双手稳稳地接过沉甸甸的篮子。这哪里只是一篮草莓,分明是母亲殷切的心意,更是我们祝家村展示诚意的“敲门砖”。
祝十三提着草莓来到村委会时,老村长王建国已经在那儿忙碌了。他今日特意换上了一件半新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乱,正拿着扫帚仔细清扫着本就干净的院子。见到祝十三,他停下手中的动作,目光在祝十三手中的篮子上扫过,赞许地点了点头:“嗯,这品相没得说!十三呐,等会儿领导来了,主要你负责介绍情况,你脑子灵活,说得清楚。祝十三就在旁边给你帮衬着,打打下手。”
“叔,您经验丰富,还得您来掌舵。”祝十三谦逊地说道。老村长在村里德高望重,有他在,祝十三心里踏实许多。
我们简单布置了一下略显简陋的会议室,烧好了开水。九点刚过,村口便传来了汽车引擎的轰鸣声。一辆白色的桑塔纳轿车缓缓驶来,稳稳地停在村委会门口。祝十三和老村长赶忙迎了上去。
车上下来三位同志,为首的是农业局的副局长王鸿志,四十多岁的年纪,戴着一副精致的眼镜,整个人看起来文质彬彬。另外两位,一位是技术科的张科长,另一位是负责记录的年轻干事。
“王局长,张科长,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老村长热情地迎上前去握手。
“王村长,客气了,我们就是下来看看,了解了解实际情况。”王局长笑容和蔼,丝毫没有官架子。
寒暄过后,我们将领导们请进会议室落座。祝十三赶忙把那篮草莓端上来,诚恳地说道:“王局长,张科长,这是我们村自家种的,一点心意,请领导们尝尝鲜,也给我们多指导指导。”
红艳艳的草莓在白色搪瓷盘里显得格外诱人。王局长轻轻拿起一颗,仔细端详了一番,又凑近闻了闻:“哟,这草莓种得不错啊,颜色正,个头也匀称。是畅销品种‘奶油’吧?”
“王局好眼力!”祝十三心中佩服,果然是行家,“正是奶油,我们觉得这个品种口感好,市场认可度也高。”
王局长尝了一颗,连连点头:“嗯!甜,香味足,是那个味儿!用的是有机肥吧?”
“领导明鉴!”祝十三顺势接过话头,“我们坚持用农家肥为主,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化肥农药,就是想种出安全、好吃的水果。王局长,不瞒您说,我们村地薄,乡亲们投入成本不低,特别是这草莓,娇贵,肥跟不上,产量和品质就上不去。所以特别盼望局里能给我们一些扶持。”
王局长放下草莓,表情认真起来:“嗯,你们这个思路是对的,绿色、有机是未来农业的方向。局里今年正好有一个扶持经济作物的项目,主要是对集中连片种植的特色作物,给予一定的农资补贴。标准是每亩地补贴价值280元的复合肥。”
听到这里,祝十三和老村长交换了一下眼神。祝十三心里快速盘算,复合肥虽然是我们需要的,但如果能折算成现金,对我们现阶段资金紧张的村民来说,灵活性更大。
祝十三斟酌着开口:“王局长,非常感谢局里的好政策!有个不情之请,您看……我们因为主打生态种植,复合肥的使用量会控制。这个补贴,能不能……能不能申请折算成现金?这样我们可以更灵活地用于购买农家肥、改善棚膜或者支付人工成本,效果可能更好。”
王局长闻言,和张科长对视了一眼,沉吟了片刻。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祝十三能听到自己略快的心跳声。这个要求有点特别,不知道会不会让领导为难。
片刻后,王局长笑了:“十三同志,你很会为村里打算啊。按理说,补贴都是实物形式,主要是为了保证专款专用。不过,你们的情况确实特殊,生态种植投入模式不一样。这样吧,老张,”他转向张科长,“特事特办,你做个记录,祝家村村的情况作为个案处理,允许他们将肥料补贴按市场折价,以现金形式发放,但你们村里要打好申请,写清楚用途,我们备案。”
“太好了!谢谢王局长!谢谢张科长!”祝十三和老村长几乎同时站起来,激动地表示感谢。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接着,我们汇报了草莓的种植面积。祝十三谨慎地报出了120亩的数字,这包括了已经挂果的和新扩种的土地。王局长办事严谨,提出要实地看一看。
我们领着领导们来到村东头的草莓地。初夏的阳光已经有些热度,连片的草莓田绿意盎然,红色的果实星星点点,一些村民正在地里忙碌。王局长蹲下身,仔细察看草莓的长势、土壤情况,还和正在干活的杨老栓聊了几句。
“长势确实不错,管理也到位。”王局长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对张科长说:“面积我看差不多,甚至可能还比报的略多一些。这样,回去后你们尽快走流程,把补贴落实到位。”
“领导放心,我们一定督促村里用好这笔钱,绝不辜负领导的期望!”老村长拍着胸脯保证。
考察结束,王局长一行人带着那篮作为样品的草莓,上车返回县里。送走领导,祝十三和老村长都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是掩不住的喜悦。
“十三呐,这事儿办得漂亮!”老村长用力拍了拍祝十三的肩膀,“每亩280,120亩就是三万多块钱啊!这下可解决了大问题!”
祝十三心里也一块石头落了地,这笔钱虽然不算巨款,但对于初创阶段的村民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
还没等我们高兴劲儿过去,村口又传来了汽车声。这次来的是一辆皮卡和一辆黑色的轿车——是苏经理和林助理他们来了。
我们赶紧调整情绪,再次迎了上去。苏经理一下车就笑着拱手:“王村长,十三专家!我们又来打扰了!”
“苏经理大驾光临,我们求之不得啊!”老村长笑着回应。
寒暄几句后,苏经理就迫不及待地提出要去看看辣椒地。我们一行人又移步到村西头的坡地。仅仅半个月过去,当时种下的辣椒苗已经彻底缓过劲来,蹿高了一大截,枝叶舒展,绿油油的一片,充满了生机。更让人惊喜的是,有不少植株的枝桠间,已经冒出了一簇簇米粒大小的白色花苞,有些甚至已经绽开了小巧的花朵。
“哎呀!这才半个月,就开花了!”苏经理俯下身,小心翼翼地托着一朵辣椒花,脸上写满了惊喜和兴奋,“这长势,比我们预计的快多了!看来你们这边的水土和管理确实到位!”
林助理也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眼中闪烁着专业的光芒:“成活率接近百分之百,而且没有明显的病虫害,花期也比标准周期提前了几天。十三专家,你们下了功夫啊。”
祝十三谦虚地笑笑:“主要是咱们的种苗好,加上天气帮忙。我们就是按部就班地浇水、除草,没敢松懈。”
苏经理环视着这片充满希望的辣椒地,信心大增,声音都洪亮了几分:“好!太好了!照这个趋势,丰收在望啊!王村长,十三,和你们合作,我放心!”
考察结果让苏经理非常满意,气氛格外融洽。不知不觉已到中午,老村长极力挽留他们吃顿便饭。苏经理推辞了几下,见我们诚意十足,也就爽快地答应了。
饭菜是请村里手艺好的婶子们帮忙做的,都是农家菜:小柴鸡炖蘑菇、清蒸水库鱼、腊肉炒笋干、土鸡蛋炒韭菜,还有几样时令青菜,虽然比不上城里的饭店精致,但贵在食材新鲜地道,充满了乡土风味。酒是村里自家酿的米酒,口感醇厚。
席间,气氛热烈。老村长作为东道主,频频举杯敬酒,感谢苏经理公司提供的种苗和技术支持。苏经理也是爽直的人,几杯酒下肚,话也多了起来,畅谈着辣椒收获后的合作前景。
就在苏经理和老村长互相敬酒,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祝十三注意到林助理悄悄坐到了祝十三旁边的空位上。她端起茶杯,看似随意地低声问祝十三:“十三专家,你技术这么全面,不知道……有没有考虑过或者尝试过培育中药材?”
祝十三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苏经理的公司主业是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辣椒是其主要原料之一。但林助理作为技术负责人,视野显然更宽。她这是在试探我们村,或者说试探祝十三,是否具备多元化发展的潜力,尤其是向附加值可能更高的中药材领域拓展。这既是一个新的机遇,也可能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考察。
祝十三迅速权衡了一下,目前草莓和辣椒刚刚起步,贪多嚼不烂,但也不能把路堵死。祝十三点点头,同样压低声音,谨慎地回复:“林助理,不瞒您说,目前精力主要还是在草莓和辣椒上。不过,理论上,我们这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部分中药材的生长。我之前也查阅过一些资料,比如种植某些草本药材,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林助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她微微一笑,没有继续深入,只是轻轻说了一句:“很好,有潜力。以后有机会可以多交流。”然后便很自然地将话题转回到了辣椒的田间管理上。
这看似随意的问话,在祝十三心里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中药材,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
饭后,又喝了一会儿茶,聊了聊接下来的管理要点,苏经理一行人便起身告辞。司机开着车,载着心满意足的客人们离开了祝家村。
送走他们,忙碌喧嚣的一天终于安静下来。夕阳的余晖给村庄披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祝十三独自站在村委会门口,看着静谧的村庄和远处那片孕育着希望的田地,心中感慨万千。农业局的补贴解决了燃眉之急,辣椒长势良好稳定了合作方信心,而林助理看似不经意的问题,又为祝十三打开了另一扇思考的窗户。脚下的路,仿佛在迷雾中又清晰了几分,也宽阔了几分。祝十三知道,这一切,还仅仅只是个开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最新章节,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最新章节,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