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

  周六清晨,校园沐浴在柔和的朝阳中。

  昨日的喧嚣与激动已然沉淀,周末的校园显得格外宁静。

  在观礼台后完成了晨间的静坐与反思后,林怀安(郝楠仁)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享受难得的懒觉或结伴出游。

  他回到宿舍,小心翼翼地拿出那张物理月考卷,目光再次落在最后那道关于浮力与压强的综合题上。

  虽然总分取得了突破,但他清楚,物理仍是自己的软肋,尤其是这类需要空间想象和严谨逻辑链条的题目,思路仍有模糊之处。

  “必须趁热打铁,弄懂每一个疑点。”

  他想起昨晚在“月考总结”上写下的“补强理化短板”的计划。

  行动派的他,立刻想到了一个人——物理老师李志红先生。

  李先生年轻,思维活跃,且住在校内教师宿舍,请教起来更为方便。

  下定决心后,林怀安仔细地将试卷和笔记收好,深吸一口气,向着教师宿舍区走去。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空气中带着草木的清新。

  他的脚步沉稳而坚定。

  来到李先生宿舍门前,他轻轻叩响了门扉。

  片刻,门吱呀一声开了,李志红先生穿着一身半旧的青色长衫,鼻梁上架着眼镜,手里还拿着一卷书,显然是正在备课或阅读。

  见到林怀安,他脸上露出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温和的笑意:

  “林同学?这么早,有事?”

  “李先生,打扰了。”

  林怀安微微躬身,态度恭敬,“关于这次月考的物理卷,最后那道关于浮力与压强结合的选择题,学生考后反复思量,觉得当时的解题思路仍不够清晰,似有侥幸成分。

  想请教先生,这类题目是否有更通用、更扎实的分析方法,以免下次再遇类似题型时心中无底?”

  李志红眼中闪过一抹激赏。

  考后不沉溺于分数喜悦,反而能冷静审视自身不足,并利用休息时间主动求教,这等学习态度,在他所教的学生中实属难得。

  他侧身让开:

  “进来吧,坐下说。

  能考后主动深究思路,而非仅仅关注分数,这非常好。”

  他引林怀安进屋,在简朴的书桌旁坐下,拿起纸笔,“很好!你能关注到这类综合题型,说明思考深度有了提升。关键在于受力分析的对象选取和压强公式的灵活转换……”

  他的讲解清晰透彻,不仅讲清了这一题,更提炼出了一类题目的核心解题思想——“化整为零,隔离分析”。

  讲解完毕,李志红赞许地点点头:

  “林同学,你能考后主动深究思路,而非仅仅关注分数,这非常好。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能事半功倍。”

  他顿了顿,目光掠过窗外沉静的校园,仿佛穿越了时光,语气带着一丝感慨,“这让我想起了我上高中时,也常和一位同窗好友,为了一道物理题的做法,在课后争得面红耳赤,又常常在争论后豁然开朗,一起去校门口喝一碗豆汁儿。”

  林怀安正沉浸于解题方法的领悟中,闻言下意识地接口问道:

  “那位同窗……一定也是位学霸吧?”

  李志红转过身,看着林怀安,眼神中带着一种复杂的、难以言喻的神情,缓缓说道:

  “他叫林崇岳。

  说起来,也姓林,倒是你的本家。

  他是我的高中同学,我们一起在中法大学附属温泉中学环谷校区读的书。”

  林崇岳!

  这个名字如同一声惊雷,在林怀安脑海中炸响!

  他浑身猛地一震,瞳孔骤然收缩,几乎失声叫出来:

  “您……您说的是……我三叔?!”

  李志红先生也明显愣住了,他仔细端详着林怀安的脸庞,似乎在寻找故人的影子,片刻后,他长长地“哦”了一声,语气充满了恍然与一种宿命般的感慨:

  “难怪……难怪我总觉得你眉宇间有几分熟悉的神气!

  原来你是崇岳的侄子!

  世界真小,真小啊!”

  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涌上林怀安心头。

  他穿越以来,关于三叔的信息支离破碎,只知道他当了兵,可能在前线,是家族的一个隐痛与牵挂。

  此刻,竟然意外地遇到了三叔的高中同窗!

  他急切地追问:

  “李先生,您……您能跟我讲讲,我三叔……他高中时是什么样子的吗?”

  李志红先生示意林怀安坐下,自己也拉过一把椅子,陷入了悠长的回忆之中,语调沉静而充满感情:

  “你三叔林崇岳啊……那时候,可是我们温泉中学环谷校区的一号人物。”

  他的嘴角浮现出温暖的笑意,“中法大学附属温泉中学,你知道的,就在西山脚下,当时提倡‘勤工俭学’,‘手脑并用’,校园里有农场、有理化工厂,我们半天读书,半天还要参加劳作。

  你三叔那股子不服输的倔劲儿,在那个时候就显露无疑了。”

  “记得有一回物理实验课,测量重力加速度。

  他做的数据总比理论值偏差大一点,大家都觉得差不多就行了,可他偏不。

  一连三天,每天下午劳作课结束后,他都一个人泡在实验室里,反复调试单摆,核对刻度,计算到天黑。

  最后连实验员先生都被他感动了,陪着他一起找原因,发现是支架有极其微小的松动。

  就是这股轴劲儿,让他理科成绩,尤其是物理,一直名列前茅。”

  李志红的目光变得深邃:

  “不过,你三叔绝非死读书之人。

  他身体强健,是校足球队的主力后卫,在场上拼抢极其凶狠,同学们都叫他‘小林铁闸’。他也重情义,班里有个同学家境贫寒,他常常把自己带的伙食分给对方一半,还说是自己‘吃不完’。”

  李志红先生的语气渐渐低沉下来,窗外的朝阳似乎也黯淡了几分,气氛变得凝重。

  “那时候,北平城也不平静。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三月,为了反对日本等八国提出的‘最后通牒’,城里各大中学的学生决定举行请愿游行。

  我们温泉中学也组织了队伍。

  那天,天色阴沉得像块铅,我和你三叔,还有好多同学,都去了。

  队伍走到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

  李先生的声音有些沙哑,他停顿了一下,仿佛需要极大的力气才能继续:

  “……枪声,毫无征兆地就响了。

  不是鞭炮,是真正的子弹!

  呼啸着从耳边飞过!

  人群瞬间大乱,哭喊声、尖叫声、奔跑声……我被人流冲得晕头转向,摔倒在地,眼看就要被踩踏……就在这时,一只有力的手猛地把我拽了起来,是你三叔!

  他额头被什么东西划破了,流着血,眼睛赤红,冲我大吼:‘志红!快跑!往胡同里跑!’”

  “他半拖半拽着我,躲进一条死胡同的杂物堆后面。

  我们俩紧紧靠在一起,能清晰地听到彼此牙齿打颤的声音,还有外面持续不断的枪声和惨叫声。

  过了不知多久,枪声渐歇,我们才敢探头,看到的是……是满地狼藉,是……是倒在血泊中的同学……那天,就是震惊全国的 ‘三一八惨案’。”

  “回来的路上,你三叔一直沉默着,脸色铁青,拳头攥得死死的。

  走到学校门口,看着‘中法大学附属温泉中学’的牌匾,他忽然停下脚步,对我说了一句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

  ‘志红,看来,光靠读书、请愿,是救不了这个国家的。

  有些东西,恐怕非得用血和火来洗刷不可!’”

  “从那以后,你三叔变了很多。

  他依然努力读书,但眼神里多了一种以前没有的决绝。

  后来,李大钊先生在北京遇害的消息传来(1927年4月),学校气氛更加压抑。毕业后,我考入了中法大学理工学院,一心走‘科学救国’的路。而你三叔……”

  李志红叹了口气,“他原本成绩极好,考大学毫无问题,但他却毅然投考了军官教导团。临行前,他来找我告别,说:

  ‘志红,你用心造枪炮,我将来,用心使枪炮。咱们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这个国家!’”

  “那一别,就是这么多年……我只零星听说他去了西北军,后来又好像到了二十九军……前线战事紧张,音讯渐渐就断了。”

  李志红先生看着林怀安,眼神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孩子,你三叔……他是个有血性、有担当的汉子。他选择了一条最艰难、最危险的路。”

  林怀安(郝楠仁)完全怔住了,内心掀起了滔天巨浪。

  通过李志红先生的叙述,那个在家人话语中模糊的“当兵的三叔”的形象,瞬间变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起来!

  他是一个成绩优异、倔强执着、重情重义的热血青年!

  他经历了“三一八”惨案那样血腥的洗礼,亲眼目睹了同学的死亡,感受过李大钊被害带来的白色恐怖!

  他的投笔从戎,绝非一时冲动,而是经历了深刻的幻灭与思考后,做出的极其痛苦又无比坚定的抉择!

  郝楠仁的现代灵魂,对于教科书上“三一八惨案”、“李大钊就义”这些名词背后的惨烈与悲壮,第一次有了如此切肤的感受。

  它们不再仅仅是考点,而是与自己的血脉至亲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活生生的历史!

  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感与使命感,混合着对三叔的深切担忧与崇敬,重重地压在他的心上。

  他之前所有的努力——月考的进步、与同学的竞争、个人的前程——在这一刻,仿佛都被置于一个无比宏大而悲壮的背景之下。

  三叔和无数像他那样的人,在用生命守护的,究竟是什么?

  难道仅仅是让后人能安心读死书、谋一个体面的职业吗?

  李志红先生看着林怀安剧烈波动的神情,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恢复了师长的沉稳与坚定:

  “怀安,告诉你这些,不是让你沉溺于悲伤或愤怒。

  我是想让你知道,你身上流着和你三叔一样的血。

  他当年在物理题上的那股倔强劲儿,我在你这次月考的复习中也看到了。

  这很好。”

  “你三叔选择了他的路,我选择了我的路。而你,” 李志红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你的路,就在这书桌之上。

  当今中国,既需要能在战场上御敌的勇士,也同样需要能在家园建设中扛起大厦的栋梁!

  科学的火种,需要有人传递;未来的建设,需要扎实的学问。

  把你三叔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用在你当下的学业上,学出个样子来,将来用实实在在的学识报效国家,这才是对你三叔,以及所有像他那样的人,最好的告慰!”

  这番话,如同洪钟大吕,震醒了迷茫中的林怀安。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但眼神已变得无比清澈和坚定。

  他站起身,对着李志红先生,深深地鞠了一躬:

  “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定不负先生期望,更不负……三叔之志!”

  林怀安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三叔林崇岳的形象,与李文香老师讲述的家国苦难、月考考场上的奋笔疾书、以及未来不可知的命运,全部交织在一起。

  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个人的奋斗,与家族的命运、国家的兴衰,是如此紧密地、残酷地捆绑在一起。

  他摸了摸口袋里那枚冰冷的钥匙,那是他在这个时空唯一的“现代遗物”。

  之前,他只想利用现代知识“逆袭”人生,改变个人命运。

  但现在,一种更沉重、也更崇高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他不仅要为自己而学,更要为那份沉甸甸的家族期望,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未来而学!

  【叮!检测到宿主触及核心历史人物“林崇岳”深度背景故事,完成重要支线剧情“血脉的召唤”!】

  【历史沉浸度大幅提升!对民国时代背景的理解深度+50%!】

  【获得特殊状态“先辈的凝视”(永久被动):在遭遇重大挫折或意志动摇时,有小概率触发,回忆起林崇岳等人的事迹,意志力临时大幅提升。】

  【个人奋斗目标升华:从“个人逆袭”进阶为“承载期望,薪火相传”。学习动力获得深层、持久的内在驱动!】

  【“飞轮效应”获得历史厚重感加持,惯性质量隐性增加,推动更具使命感。】

  系统的提示,冰冷地记录下了他内心的巨变。

  林怀安抬起头,望向南方漆黑的夜空。

  那里,是他的三叔可能奋战的地方,也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方向。

  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脚下的步伐,却从未如此坚定有力。

  因为他知道,他不再是孤独的穿越者,他的身上,承载着一段血与火的历史,和一份必须由他接续下去的、沉甸甸的希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平烽火淬青春:钢铁誓言,北平烽火淬青春:钢铁誓言最新章节,北平烽火淬青春:钢铁誓言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