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看看。”

  张宏明语气平静。

  “行,你慢慢看,有不懂的随时问我。”

  摊主更加殷勤。

  这明显是个新手!

  要是能骗他买几件东西,够自己吃三个月了。

  张宏明拿起一块青铜牌,仔细看了看。

  牌上刻着“冠軍”两个字。

  “小兄弟,你眼光真准!”

  “这是汉代冠軍侯霍去病的贴身令牌,冠軍侯你总知道吧?”

  “买回去当传家宝,保准家里出个将軍!”

  摊主拼命推销。

  张宏明微微一笑,放下了令牌。

  又看了几家摊位后,他才回到那个放着金丝楠木盒的摊位。

  张宏明装作外行,东看看西瞧瞧,早就被摊主们看在眼里。

  见他过来,胖摊主立刻堆起笑容。

  “这铁钩也能拿出来卖?”

  张宏明指着摊位上的铁钩,有些无语。

  乡下杀猪用的就是这种东西,专门勾猪下巴的。

  这也太不靠谱了。

  “小伙子,可别小瞧这铁钩子。”

  “知道朱元璋吗?他当年整治那些贪官,用的就是这种铁钩。”

  胖老板不慌不忙地胡编。

  “这是什么?”

  张宏明拿起一份像是古代奏折的文书。

  “这是唐三藏取经用的通关文牒。”

  “你要喜欢,两百块拿走。”

  摊主信口开河。

  “唐僧不是《西游记》里的虚构人物吗?”

  “难道还能从书里蹦出来?”

  张宏明皱眉质疑。

  “小伙子你就不明白了吧。”

  “《西游记》虽然是小说,但也是有历史依据的,唐朝确实有个玄奘法师。”

  胖老板神色自若地解释。

  张宏明懒得继续揭穿他。

  他拿起自己看中的金丝楠木盒。

  手指抚过木纹,更加确认是真品。

  盒子里放着一卷黄纸字帖。

  纸张坚硬,触感冰凉。

  张宏明眼神微变——

  这张黄纸至少是唐代以前的古物。

  单凭年代就价值连城。

  他缓缓展开卷轴。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笔势流畅自然,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当他看清内容时,整个人猛然一震。

  《快雪时晴帖》!

  竟是王羲之的真迹!

  张宏明心跳加速,整个人呆立当场。幸好脸上蒙着破布,没人看出异样。

  自古文人相轻,武者争雄,唯有书法界有一位公认的巅峰人物——东晋书圣王羲之。他的三幅传世名作中,《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连他自己都难以超越。这件王家祖传珍宝后来被唐太宗所得,几经流转,最终下落不明。《丧乱帖》是他听说祖坟被毁时所写,现存海外,是国人的遗憾。而《快雪时晴帖》则是他晚年返璞归真的作品,笔法已达化境。

  此刻张宏明简直不敢相信,本该在博物馆里的《快雪时晴帖》,竟然出现在京城的地摊上!

  “小兄弟,认得这字吗?”摊主晃了晃手指,“实话告诉你,这是书圣王羲之的真迹。书圣知道吧?就是写字人的祖师爷!”

  “老板真会开玩笑,”张宏明强压住内心的激动,“谁不知道真迹早就被带走了。”

  “这不过是仿品。”

  张宏明平复心绪,将字帖放回木盒,随手扔给摊主。

  “嘿,你这人!”

  “就算是仿品,也是名家临摹,价值不菲。”

  “要是摔坏了,我跟你没完!”

  摊主慌忙接住,满脸不悦。

  “既然来了,挑两件带走。”

  张宏明语气平静。

  摊主立刻喜笑颜开。

  只要能成交,别说乱扔东西,就是挨两巴掌也无所谓。

  “这仿品多少钱,合适我就收了。”

  “正好要去见岳父,这东西应景。”

  张宏明随意点了点木盒,随口编了个理由。

  “小兄弟好眼力!”

  “这《快雪时晴帖》我收来花了180,你让我赚个跑腿钱,190拿走。”

  摊主报出价格。

  “二十卖不卖?”

  张宏明直接砍到最低价。

  “开什么玩笑?这价可不行!”

  摊主摇头如拨浪鼓。

  “那算了。”

  张宏明假装要推车离开。

  “哎哎,别走!”

  “再谈谈。”

  “一百行不行?”

  “五十!五十就卖给你!”

  摊主连忙挽留。

  “最多三十。”

  张宏明停下脚步。

  “三十我亏本,真卖不出去。”

  “再加十块吧。”

  摊主语气急促。

  张宏明又假装要走。

  既然遇到了《快雪时晴帖》,绝不能错过。

  这可是稀世珍品,国家的宝贵文物。

  以后这东西至少值十个亿。

  如果摊主耍手段,张宏明不介意重操旧业干一票。

  “行行行,三十就三十吧。”

  “当是亏本赚吆喝了。”

  胖老板捧着金丝楠木匣子追上来。

  张宏明打开匣子看了一眼,拿出三十元递过去。

  老板收了钱,开心地回到摊位。

  等张宏明走远后,

  “老八,这单够你吃一个月了吧?”

  “没少捞吧?”

  “得请兄弟们喝一顿吧?”

  旁边的摊主们七嘴八舌地起哄。

  “赚个屁!这破匣子乡下二十块收的。”

  “折腾半天才挣十块,能干啥?”

  胖老板嘴上抱怨。

  心里却乐开了花。

  其实那字帖他只花了十块钱就收来了。

  转手净赚二十块。

  真爽。

  张宏明骑着自行车往四合院赶。

  半路停下来,把买到的东西都放进储物戒指。

  特别把金丝楠木匣子放在角落。

  整理好后,他赶紧回家。

  停好车,开始清点今天的收获。

  先拿出那个金丝楠木匣子。

  净手焚香后,小心翼翼地展开字帖。

  看着笔迹刚劲有力,手指不由自主地颤抖。

  凭借对古玩的了解,他看出这字帖的高明之处。

  正是王羲之书法巅峰之作。

  字里行间充满典雅气度,笔法圆润流畅,楷行相间,如行云流水。

  望着字帖,仿佛穿越千年,亲眼看到书圣挥毫泼墨的风采。

  张宏明仔细看了许久,才慢慢卷起字帖,小心放回匣中。

  锁好后珍藏起来。

  鉴赏完《快雪时晴帖》,他开始数今天的收入。

  餐桌上堆满了纸币。

  他认真整理钞票,一张张清点。

  每满百元就用麻线捆成一扎。

  最后捆出六扎整钱。

  旁边还有零钱。

  总共六百四十八元三角。

  张宏明露出满意的笑容。

  收拾完毕,他简单洗漱,早早休息。

  天亮时分,

  张宏明蒸了一笼小笼包当早饭。

  换换口味,少吃点油腻。

  小巧的包子正好一口一个。

  收入不错让他心情愉快。

  边吃边想着将来。

  第二天就是焊工等级考试,如果能通过七级评定,就能摆脱低级工种。

  焊接工作又累又脏。

  以前别无选择,现在有了提升的机会。

  自然要争取更好的前景。

  更重要的是,拿到七级资格后,就可以认真考虑婚事了。

  如果只是普通焊工,只能求人说媒,处处被动。

  想娶城里户口、体面工作、相貌好的姑娘,简直是做梦。

  何雨柱就是例子。

  他喜欢的人看不上他,却偏偏迷恋秦淮如,嫌弃条件差的。

  婚事就这样拖了多年。

  但如果升到七级焊工,说媒的人会主动上门,任他挑选合适的姑娘。

  只要是懂行的媒婆,看到他这个条件,绝不会介绍普通的女子。

  张宏明吃完早饭,出门去了单位。

  ……

  红星医院。

  “你怎么做事的?”

  “说过多少次,必须按流程办事,就是不听。”

  “现在病人跑了,我怎么向上级交代?”

  科室主任正在训斥赵医生和一名年轻护士。

  赵医生低着头,满脸懊悔。

  昨天晚上他给棒梗指了厕所的位置,但一直没见人回来。

  贾张氏也没有回去结账。

  发现不对劲后,他赶紧去收费处查,才知道贾张氏根本没交钱。

  这个消息让他震惊不已。

  等主任上班后,他立刻汇报了情况。

  于是就有了眼前的这一幕。

  ……

  “还有你!病人只留了个地址就挂号?这符合规定吗?”

  “要是信息登记完整,现在也好找。现在只知道一个南鼓锣巷——”

  “那地方那么大,上哪儿找人?”

  主任把矛头转向挂号处的护士。

  小护士被骂得眼泪直流。

  她原本是看贾张氏不识字才好心帮忙,没想到会惹出这种麻烦。

  “主任,这是我的责任,是我违规操作连累了小孙,费用我来赔。”

  赵医生握紧拳头主动承担责任。

  “都回去休息吧。我去红星轧钢厂打听一下。”

  “记住这次教训,规章制度都是用血泪换来的,别随便发善心。”

  主任板着脸告诫两人。

  两位医护人员连连点头。

  主任随即前往轧钢厂。

  ……

  焊工车间。

  快到吃饭时间,工人们陆续放下工具。

  “宏明,明天就要考焊工证了,准备得怎么样?”二班长走过来问。

  周围工友也都竖起耳朵听。

  一个二级焊工直接报考七级,这在厂里还是头一回。

  明天这场考试,要么让张宏明一鸣惊人,要么就成了笑话。

  “班长放心,应该没问题。”张宏明笑着回答。

  “好,好好发挥,给咱们二班争光。明早九点去考核楼三楼等着,我等你好消息。”班长拍拍他肩膀叮嘱道。

  “谢谢班长。”

  张宏明记得自己考二级证时在一楼,三楼还真没去过。

  “宏明有志气!”

  “这次可全看你的了!”

  工友们纷纷说着吉利话。经过这些天,大家也都接受了这个事实,当面自然都说好听的。

  “哼,不知天高地厚。”路过的刘海忠听见,冷笑着走开。

  张宏明照例在班组吃午饭,吃了十个小笼包。等其他工友去食堂还没回来时,他决定先去考核楼熟悉环境。

  走到半路,迎面碰上保卫科严主任和一位穿白大褂的陌生人。只听严主任说:“别急,待会我们一起查名册。”

  “南鼓锣巷住户且在轧钢厂工作的没几个,肯定能揪出那人。”

  严震对身旁的白大褂说道。

  白大褂赶忙点头。

  “严主任好。”

  张宏明上前问候。

  “哟,宏明。”

  “这次七级工考核,可得加把劲。”

  严震笑着鼓励道。

  “多谢严主任。”

  张宏明含笑回应,心里却嘀咕:连严震都晓得他要考七级焊工了,看来这事儿全厂都传遍了。

  他刚要走,严震突然叫住他:“等等宏明,有个事儿想问你。”

  “严主任,咱不是要去查花名册吗?”白大褂有些着急。

  “还查什么花名册?眼前这不就有个现成的南鼓锣巷住户嘛!”严震一拍脑门笑道。

  上次贾张氏举报,严震亲自押着张宏明回四合院检查。张家收拾得井井有条,满屋的书本笔记,一看就是个勤勉上进的人,严震印象颇深。

  “那可太巧了!”白大褂——正是医院的龚主任——连忙客气问道,“小同志,你们南鼓锣巷有没有孩子手掌被胶水黏住的?家里该有个轧钢厂工人,还有个胖老太太。”

  “确实有这么一户。”张宏明点头,“孩子叫贾梗,他娘是钳工班的秦淮如,胖老太太应该是贾婆子。他们出什么事了?”

  “唉,别提了。”

  昨晚贾婆子领着贾梗去医院,蒙骗咱们医院的医生,治完伤没付钱就溜了。

  龚主任提起这事又好气又好笑。

  “这倒像是贾婆子能干出来的事。”

  “你这是要去讨回医药费?”

  张宏明微微颔首。

  虽说这事听着荒唐,但搁在贾婆子身上,

  倒也见怪不怪。

  “可不是嘛,咱们医院再家大业大,也经不起这么糟践。”

  “关键是这事儿忒气人。”

  龚主任越想越窝火。

  “你得等秦淮如下班再去,最好带上街道办的人。”

  张宏明提醒道。

  “为什么?”

  龚主任一脸疑惑。

  “说不清楚,听我的,一定能拿回钱。”

  张宏明语气平静。

  等张宏明离开后,龚主任还是摸不着头脑。

  “严主任,听这年轻人一说,我怎么觉得这事有点不对劲?”

  龚主任挠了挠头。

  要个钱还要等人下班,还得叫上街道办的。

  搞得跟查案一样。

  “听人劝,吃饱饭。”

  “你先按张宏明说的做,这孩子做事靠谱,不会乱来。”

  严震笑着安慰。

  “好,就照他说的办。”

  “这次真得谢谢你,严主任。”

  医院唐主任笑着说。

  “客气什么,都是兄弟单位,互相帮忙嘛。”

  严震摆了摆手。

  ……

  “不让进?”

  张宏明皱着眉头,盯着看门的老大爷。

  “明天就要考试了,现在放你进去,考题泄露了谁负责?”

  “领导说了,谁都不能进,赶紧走吧。”

  老人不耐烦地挥手。

  张宏明见他不肯通融,便没再多说什么。

  他回到班组休息了一下,接着继续工作。

  下班后,他先去商场买了些瓜子、花生和糖果,准备等考过七级焊工后分给大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娄小娥于莉给我包水饺,四合院:娄小娥于莉给我包水饺最新章节,四合院:娄小娥于莉给我包水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