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新来的吴管家送来了各种簇新的日用品,都是城内能买到的最好用品,还送来了几百斤炭和两只炭火盆。
附近的浔阳大酒楼也送来的两只大食盒,里面有七八样菜和热腾腾的米饭和面饼,小乔顿时眉开眼笑,连忙摆上饭菜。
“娘,阿姊,快来吃饭,我都要饿死了!”
她拿起一只面饼,狠狠一口咬下,俏目一亮,“姐姐,还是肉馅的!”
杨氏上前怜爱地拍拍小女儿脑袋,“小贪吃鬼,菜有点凉了,娘给你们热一下。”
“还温着呢!再热一次就不好吃了,羊肉会起膻味的。”
小乔年纪最小,却是家中有名的吃货,父亲在的时候,家中光景很好,她啥好东西都吃过。
后来父亲战死,袁术承诺给五百两银子抚恤,可最后一文钱也没拿到,家中没有了收入,母女三人只能靠叔父接济以及变卖值钱的东西度日,日子越过越穷。
这两年袁术穷兵黩武,江淮斗米千钱,饥民遍野,母女三人更经常连饭都吃不上,饿一顿饱一顿,所以姐妹二人都发育得比较瘦弱。
“姐姐,烩羊肉好美味,快来尝尝!”
“你和娘先吃,我马上就来!”
大乔在一堆日用品中找到水壶、炉子和茶饼,她从小就会煎茶,甘将军这么照顾她们母女,她至少要给将军煎壶热茶。
找出了茶具,大乔洗了手便吃饭去了。
……….
天黑尽了甘宁才回来,离院门还有十几步,却见一个苗条的身影从门内奔出,看身影应该是大乔,甘宁哑然失笑,这小娘子在做什么?
甘宁走进书房,却见书房内灯光明亮,一盆炭火燃烧正旺,使房间里温暖如春,案几上放着一壶热腾腾的茶,自己的茶盏洗得干干净净放在一旁。
甘宁坐下,给自己倒了一盏茶,稍稍喝了一口滚热的茶水,立刻感到一股暖流沁入心脾。
……….
三更时分,杨氏母女原来的小宅前出现四名黑影,为首是一个高胖男子,正是中午时给杨氏送了五十两银子的商人。
商人叫王开,是江东情报营派来的精锐,奉主公孙策之令,把大小乔接回江东。
既然送了银子,晚上就要来接人了,就算不肯走,也要将她们强行带走。
王开一挥手,三名手下翻墙进了院子,悄悄打开门,王开也进了院子。
就在这时,两边小巷冲出大群士兵,将小宅团团包围,王小蛮一挥手,数十名士兵冲了进来,院子里传来一片喊杀声和叫喊声。
不多时,王开和三名手下被捆绑如粽子一般押了出来,嘴被堵住,用黑布罩了头,士兵将四人推进一辆牛车,大群士兵便跟着牛车走了。
次日上午,王小蛮向甘宁汇报了昨晚的情况以及审讯结果。
“启禀主公,为首人叫王开,是江东情报营的探子,他带三名士兵装扮成商人,就是要把杨氏母女三人带回江东,这是他们唯一的任务,张勋被策反与他们无关,他们也不知情。”
甘宁点点头,“把他们都放了,礼送他们出境,再让他们带我的信回江东交给孙策。”
甘宁要明着告诉孙策,大乔已经他的妾,不准孙策再派人来骚扰。
“卑职遵令!”
甘宁想了想道:“另外,我前些天让你在吴县建的一个情报站,现在怎么样了?”
“回禀主公,正在建立,我们打算开一家酒楼,这样能得到各种消息。”
甘宁点点头,“重点是孙策的消息!”
“卑职明白,一旦有消息,我们就会用飞奴传回来!”
飞奴就是信鸽,秦汉时就用来传递消息了。
从时间上算,明年春天孙策就会出事,他虽然被自己射伤,但根据王开的口供,孙策的箭伤已经快好了。
一旦孙策出事,那么就是自己和于禁盟约到期之时。
他不可能被一纸协议束缚住手脚。
………..
书房内,孙策重重打了一个喷嚏。
三岁的儿子孙绍拍掌笑道:“有人在牵挂爹爹!”
孙策把儿子抱在怀中笑道:“是谁告诉你,有人在牵挂爹爹?”
“大姐说的,打喷嚏就是有人在牵挂!”
孙策目前有一妻一妾,给他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才六岁。
这时,妻子吴氏端着茶走进书房,吴氏是孙策舅父吴景之女,比孙策大一岁,她和孙策从小便定了亲,
“绍儿,快下来,爹爹的伤还没有好。”
孙绍连忙从父亲怀中跳下,孙策笑道:“我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还是不能大意,要好好养一养。”
吴氏把参茶放在桌上,见丈夫在纸上画满了作战方案图,目标居然是许昌。
“夫君还是要攻打许昌?”
孙策点点头,“我接到天子密旨,恳请我参与铲除国贼,匡扶大汉,大家决定一起起事,我又怎么能置身事外,正好曹操和袁绍大战,许昌兵力空虚,如此机会,我怎么能放过?”
“夫君不是说开春后要攻打柴桑报一箭之仇吗?”
孙策笑着摆摆手,“柴桑甘宁只是癣疥小疾,有大哥和孙辅对付他就足够了,我志在许昌,明年开春我就要率军北伐了。”
“但是......”
吴氏忧心忡忡道:“江东内部士族都反对北伐,夫君还是听听他们的意见吧!”
孙策有些不悦,他的舅父吴景也反对北伐,妻子一定是得到父亲的指示来劝自己。
“你一个妇道人家,军国大事不要过问了。”
吴氏默默点头,对儿子道:“绍儿,不要打扰爹爹了,跟娘走!”
孙绍乖巧地牵着母亲手走了,孙策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这次北伐以太史慈为首的北方将领坚决支持自己,但南方将领虽然不支持,但也不反对,积极性不高,但文官却纷纷反对北伐,让孙策心烦意乱,尤其张昭说什么自古南方政权从未有北伐成功先例,极力劝自己放弃北伐的想法。
但孙策一旦决定之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孙策站在窗前望着北方的天空,他慢慢捏紧了拳头,大丈夫没有天下之志,枉来人间走一趟。
不管反对人再多,孙策心意已决,开春后便率军北上。
他已令太史慈率一万军为先锋进驻寿春,一但北方河水解冻,他将亲自率船队和五万大军北上,首先拿下汝南郡。
附近的浔阳大酒楼也送来的两只大食盒,里面有七八样菜和热腾腾的米饭和面饼,小乔顿时眉开眼笑,连忙摆上饭菜。
“娘,阿姊,快来吃饭,我都要饿死了!”
她拿起一只面饼,狠狠一口咬下,俏目一亮,“姐姐,还是肉馅的!”
杨氏上前怜爱地拍拍小女儿脑袋,“小贪吃鬼,菜有点凉了,娘给你们热一下。”
“还温着呢!再热一次就不好吃了,羊肉会起膻味的。”
小乔年纪最小,却是家中有名的吃货,父亲在的时候,家中光景很好,她啥好东西都吃过。
后来父亲战死,袁术承诺给五百两银子抚恤,可最后一文钱也没拿到,家中没有了收入,母女三人只能靠叔父接济以及变卖值钱的东西度日,日子越过越穷。
这两年袁术穷兵黩武,江淮斗米千钱,饥民遍野,母女三人更经常连饭都吃不上,饿一顿饱一顿,所以姐妹二人都发育得比较瘦弱。
“姐姐,烩羊肉好美味,快来尝尝!”
“你和娘先吃,我马上就来!”
大乔在一堆日用品中找到水壶、炉子和茶饼,她从小就会煎茶,甘将军这么照顾她们母女,她至少要给将军煎壶热茶。
找出了茶具,大乔洗了手便吃饭去了。
……….
天黑尽了甘宁才回来,离院门还有十几步,却见一个苗条的身影从门内奔出,看身影应该是大乔,甘宁哑然失笑,这小娘子在做什么?
甘宁走进书房,却见书房内灯光明亮,一盆炭火燃烧正旺,使房间里温暖如春,案几上放着一壶热腾腾的茶,自己的茶盏洗得干干净净放在一旁。
甘宁坐下,给自己倒了一盏茶,稍稍喝了一口滚热的茶水,立刻感到一股暖流沁入心脾。
……….
三更时分,杨氏母女原来的小宅前出现四名黑影,为首是一个高胖男子,正是中午时给杨氏送了五十两银子的商人。
商人叫王开,是江东情报营派来的精锐,奉主公孙策之令,把大小乔接回江东。
既然送了银子,晚上就要来接人了,就算不肯走,也要将她们强行带走。
王开一挥手,三名手下翻墙进了院子,悄悄打开门,王开也进了院子。
就在这时,两边小巷冲出大群士兵,将小宅团团包围,王小蛮一挥手,数十名士兵冲了进来,院子里传来一片喊杀声和叫喊声。
不多时,王开和三名手下被捆绑如粽子一般押了出来,嘴被堵住,用黑布罩了头,士兵将四人推进一辆牛车,大群士兵便跟着牛车走了。
次日上午,王小蛮向甘宁汇报了昨晚的情况以及审讯结果。
“启禀主公,为首人叫王开,是江东情报营的探子,他带三名士兵装扮成商人,就是要把杨氏母女三人带回江东,这是他们唯一的任务,张勋被策反与他们无关,他们也不知情。”
甘宁点点头,“把他们都放了,礼送他们出境,再让他们带我的信回江东交给孙策。”
甘宁要明着告诉孙策,大乔已经他的妾,不准孙策再派人来骚扰。
“卑职遵令!”
甘宁想了想道:“另外,我前些天让你在吴县建的一个情报站,现在怎么样了?”
“回禀主公,正在建立,我们打算开一家酒楼,这样能得到各种消息。”
甘宁点点头,“重点是孙策的消息!”
“卑职明白,一旦有消息,我们就会用飞奴传回来!”
飞奴就是信鸽,秦汉时就用来传递消息了。
从时间上算,明年春天孙策就会出事,他虽然被自己射伤,但根据王开的口供,孙策的箭伤已经快好了。
一旦孙策出事,那么就是自己和于禁盟约到期之时。
他不可能被一纸协议束缚住手脚。
………..
书房内,孙策重重打了一个喷嚏。
三岁的儿子孙绍拍掌笑道:“有人在牵挂爹爹!”
孙策把儿子抱在怀中笑道:“是谁告诉你,有人在牵挂爹爹?”
“大姐说的,打喷嚏就是有人在牵挂!”
孙策目前有一妻一妾,给他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才六岁。
这时,妻子吴氏端着茶走进书房,吴氏是孙策舅父吴景之女,比孙策大一岁,她和孙策从小便定了亲,
“绍儿,快下来,爹爹的伤还没有好。”
孙绍连忙从父亲怀中跳下,孙策笑道:“我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还是不能大意,要好好养一养。”
吴氏把参茶放在桌上,见丈夫在纸上画满了作战方案图,目标居然是许昌。
“夫君还是要攻打许昌?”
孙策点点头,“我接到天子密旨,恳请我参与铲除国贼,匡扶大汉,大家决定一起起事,我又怎么能置身事外,正好曹操和袁绍大战,许昌兵力空虚,如此机会,我怎么能放过?”
“夫君不是说开春后要攻打柴桑报一箭之仇吗?”
孙策笑着摆摆手,“柴桑甘宁只是癣疥小疾,有大哥和孙辅对付他就足够了,我志在许昌,明年开春我就要率军北伐了。”
“但是......”
吴氏忧心忡忡道:“江东内部士族都反对北伐,夫君还是听听他们的意见吧!”
孙策有些不悦,他的舅父吴景也反对北伐,妻子一定是得到父亲的指示来劝自己。
“你一个妇道人家,军国大事不要过问了。”
吴氏默默点头,对儿子道:“绍儿,不要打扰爹爹了,跟娘走!”
孙绍乖巧地牵着母亲手走了,孙策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这次北伐以太史慈为首的北方将领坚决支持自己,但南方将领虽然不支持,但也不反对,积极性不高,但文官却纷纷反对北伐,让孙策心烦意乱,尤其张昭说什么自古南方政权从未有北伐成功先例,极力劝自己放弃北伐的想法。
但孙策一旦决定之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孙策站在窗前望着北方的天空,他慢慢捏紧了拳头,大丈夫没有天下之志,枉来人间走一趟。
不管反对人再多,孙策心意已决,开春后便率军北上。
他已令太史慈率一万军为先锋进驻寿春,一但北方河水解冻,他将亲自率船队和五万大军北上,首先拿下汝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