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端坐于主位之上的顾如秉,在听完汇报后,眉头却瞬间紧锁,脸上非但没有丝毫放松,反而变得比之前更加凝重。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益州北部舆图前,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
“曹军……绝非无的放矢之辈。”
顾如秉沉声开口,打破了厅内些许轻松的气氛。
“他们既然分兵两万,选择这样一条看似无关紧要的路线,必然有其深意。绝不会是做无用之功。”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先是点在了正被徐晃五千先锋威胁的阳平关,随后又移向曹军第二路兵马正在逼近的白水关。
两点之间,虽然隔着山峦河流,但若以战略眼光俯瞰……
顾如秉的手指猛地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将阳平关、白水关以及他自己所在的临江城核心区域都囊括了进去!
他的瞳孔微微一缩,声音带着一丝凛然。
“诸位请看!徐晃五千人逼阳平关,此路两万人取白水关!若这两处关隘任何一处有失,曹军便可长驱直入,兵锋直指我军腹地!
更危险的是,若让这两路曹军成功会师,他们便能对我临江外围防线,形成东西夹击的钳形攻势!”
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帐内众将。
“届时,我军将陷入两面作战的被动境地!临江城纵然坚固,亦将腹背受敌!曹操这是想用最小的代价,撬动整个益北战局!其心可诛!”
经顾如秉这番抽丝剥茧的分析,众将方才恍然大悟,背后瞬间惊出一身冷汗!原来这看似偏师的两万人,竟隐藏着如此歹毒的杀机!
“主公!末将愿领一支兵马,前去阻击这股曹军,绝不能让他们威胁白水关,与徐晃形成呼应!”
一员性情勇猛的将领踏步出列,抱拳请命。
“给末将一万骑兵,定将其拦截在境外,不使其越雷池半步!”
顾如秉看着请战的将领,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并未立刻答应。
他沉吟片刻,缓缓摇头。
“将军勇气可嘉,然……敌众我寡,敌方两万皆是精锐,我方若仅以一万骑兵正面迎击,纵能暂阻其锋,自身伤亡必然惨重,恐伤我军元气。
且骑兵利于野战奔袭,却不擅固守关隘,若阻击不成,反被其缠住,则白水关危矣。”
他心中的顾虑很明显。
兵力不足,风险太大。
如今临江城兵力本就不多,还要防备城下的曹仁,每一兵一卒都需用在刀刃上。
这时,一直静立一旁,凝神思索的鲁肃,捋了捋胡须,上前一步,开口道。
“主公所虑极是。与其孤军深入,行险一搏,不如……借力打力,以势压之。”
顾如秉目光转向鲁肃。
“子敬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鲁肃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白水关周边区域。
“主公请看,白水关虽非如阳平关那般直面曹仁主力,但其周边百里之内,尚有数座我方掌控的城池,每城驻军多则三五千,少则一两千。
若将这些城池的守军力量整合起来,虽各自为战不足为惧,但若能统一号令,协同出击……”
他双手做出一个合围的手势,继续道。
“我方不必以主力与之正面决战。可派遣使者,密令这些城池守将,各自派出精锐部队,依托熟悉的地形,于曹军行进路途之上,设伏骚扰,断其粮道,袭其侧翼。
不需求歼敌,只求疲敌、阻敌、缓其进军速度!
同时,可令白水关守军坚壁清野,固守待援。如此,这两万曹军将如同陷入泥沼,举步维艰。待其师老兵疲,锐气尽失,我军再寻机以逸待劳,或可一战而破之!
此计虽耗时稍长,亦需调动多方兵力,协调不易,但却是当前形势下,既能化解危机,又能最大限度保存我军实力的最稳妥之策。”
顾如秉听完鲁肃的谋画,眼中精光闪动,脸上露出了赞许之色。
此计正合他意,避免了与曹军精锐硬碰硬,充分利用了己方地利与盟友的优势,将一场可能的决战,化解为一场持久的消耗战。
“好!子敬此计甚妙!就依此策行事!”
顾如秉当即拍板,不再犹豫。
他立刻回到案前,亲自书写了数道密令,盖上自己的印信,唤来几名最为机敏可靠、熟悉当地地形的亲信使者。
“尔等持我密令,即刻出发,分头前往白水关周边的安定、陇西、下辨三城!务必将命令亲手交到守将手中!”
顾如秉神色严肃地叮嘱道。
“告知诸位将军,曹军两万来袭,意图与阳平关之敌合围我军。令他们接到命令后,立即依计行事,各自派出机动部队,骚扰阻击曹军,务必迟滞其行动,为白水关布防争取时间!
所有行动,需隐秘迅速,相互配合,具体战机,可由他们临阵决断!此战关乎益北大局,望诸位将军戮力同心,共破强敌!”
“诺!必不辱命!”
几名使者深知责任重大,接过密令,贴身藏好,对着顾如秉郑重一礼,随即转身,悄无声息地迅速离开了府衙,消失在夜色之中,朝着各自的目的地疾驰而去。
——
临江城内,顾如秉的应对之策如同精密的齿轮般开始飞速运转。
他深知,必须多管齐下,才能化解曹操这东西对进的钳形攻势。
针对沿西南方向逼近白水关的曹军第二小队,顾如秉并未仅仅依赖周边城池的骚扰。
他深知水路之利,果断下令。
“传令水军都督,即刻率领一万水师,乘艨艟斗舰,自长江顺流而下,直插曹军第二小队侧翼!
不必与之硬撼,只需沿江巡弋,摆出随时可能登陆截断其归路或粮道的姿态,佯攻其后方!逼其分兵回防,打乱其行军节奏,迫使其放弃原定路线!”
“诺!”
传令兵飞速离去。
长江之上,万帆竞发。汉军水师浩浩荡荡,沿江而下,旌旗招展,声势浩大。
这一举动,果然给正在陆上行军的曹军第二小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其主将不得不分派出数千人马,密切关注江面动向,并向后收缩防线,行军速度明显放缓,合围之势尚未形成,便已出现了裂痕。
与此同时,顾如秉对陆路的阻击也毫不放松。
他点齐麾下一员以骁勇和机变著称的大将,下令道。
“命你率领八千精锐轻骑,一人双马,以最快速度,赶往白水关外的落鹰坡!此地乃曹军第二小队前往白水关的必经之路,利用地形,给本王狠狠地阻击他们,能拖延多久便拖延多久!”
“末将领命!”
那大将抱拳应诺,眼中闪过战意,立刻转身点兵出发。
安排完东西两线的阻击力量,顾如秉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正承受巨大压力的阳平关。
邓艾那边,面对的是徐晃的五千精锐先锋,情况最为危急。
“临江城防务,暂交子敬全权负责!翼德、孟起随本王出征!”
顾如秉霍然起身,披上甲胄。
“点齐两万步卒,随本王即刻出发,驰援阳平关!”
“大哥,早就该如此了!俺老张的丈八蛇矛早已饥渴难耐!”
张飞兴奋地大吼。
马超亦是银枪一顿,肃然道。
“末将愿为先锋!”
顾如秉救关心切,大军开拔后,为求速度,他亲自率领一支三千人的精锐步兵作为先遣突击组,脱离大队,沿着一条较为偏僻但能更快抵达阳平关的小路急速前行。
张飞、马超皆在此列。
然而,兵法云,欲速则不达。
顾如秉一心赶路,却未曾想,徐晃用兵极为老辣谨慎,他在率领主力前往阳平关的同时,为了防备后方可能出现的援军,特意留下了一支约两千人的精锐部队,潜伏于通往阳平关的几条要道附近,负责断后和警戒。
顾如秉的先遣部队,正一头撞入了这支断后部队的潜伏区域!
“嗖嗖嗖——!”
当先几名斥候刚转过一道山坳,两侧山林中便骤然射出无数冷箭!紧接着,喊杀声四起,伏兵尽出,将顾如秉的三千人队伍拦腰截断!
“有埋伏!保护主公!”
张飞反应极快,怒吼一声,丈八蛇矛舞得密不透风,格挡开射来的箭矢。
马超亦是银枪连点,将几名试图靠近的曹兵刺倒。
先遣部队的将领察觉不妙,敌情不明,地形不利,他当机立断,嘶声高喊。
“结圆阵!向后突围,退回与主力汇合!”
汉军士卒虽惊不乱,迅速收缩,结成紧密的防御阵型,且战且退。好在顾如秉身边的皆是百战精锐,虽然遭遇突袭,阵型有些混乱,但并未崩溃,奋力向着来路退去。
那支曹军断后部队的指挥官见状,心中一惊,没想到这支汉军反应如此迅速,战斗力也如此强悍。
他本想一口吃掉这支“冒进”的敌军先锋,此刻见难以得手,便想稳固阵线,同时立刻派人去向主将徐晃禀报此地军情。
然而,他的意图,却被敏锐的顾如秉一眼看穿!
顾如秉虽身处险境,却临危不乱。
他观察到这支伏兵数量似乎并不太多,且其传令兵正欲趁乱向后溜走。
他立刻意识到,绝不能让消息传到徐晃耳中!
“翼德!孟起!”
顾如秉厉声喝道。
“敌军欲通消息!随我反冲回去,截杀信使,击溃此股敌军!绝不能让他们把消息送出去!”
“遵命!”
张飞、马超齐声应和。
“全军听令!随本王杀——!”
顾如秉长剑出鞘,身先士卒,竟不再后退,反而带着部队如同猛虎下山般,朝着刚刚稳住阵脚的曹军断后部队发起了反冲锋!
这一下,完全出乎了曹军的意料!
他们本以为汉军会继续后撤,正准备巩固防线,等待主力回援或伺机追击,没想到对方竟敢在遭遇伏击的情况下,掉头猛攻!
失去了先手和心理优势,曹军顿时陷入了被动。
张飞如同凶神,马超好似白龙,两人一左一右,如同两把尖刀,瞬间撕裂了曹军的阵型。
顾如秉居中指挥,汉军士卒见主公如此英勇,士气大振,纷纷奋勇向前。
那几名试图送信的信使,还没跑出多远,就被马超精准的箭术和张飞麾下骑兵追上,尽数格杀!
战斗几乎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曹军断后部队本就兵力不占优,又失了先机,指挥意图被看破,在主将战死、信使被截杀后,很快便溃不成军,四散奔逃,除了少数腿快的,大部分被歼灭于此。
顾如秉迅速清理战场,肃清了这支潜在的威胁,彻底斩断了徐晃与其后方联系的这根“尾巴”。
“继续前进!”
顾如秉没有丝毫停留,下令部队稍作整理,便再次踏上了奔赴阳平关的道路。
经此一役,他更加确信,邓艾所在的阳平关,此刻必然已是战云密布,成为了曹军志在必得的目标,也是整个益北战局的焦点所在!
与此同时,另一边,奉命前往落鹰坡阻击曹军第二小队的大将,已率领八千轻骑,以惊人的速度抵达了目的地。
他一到落鹰坡,顾不上休息,立刻亲自勘察地形。
只见此地果然名不虚传,两侧是陡峭难攀的山坡,遍布灌木碎石,中间仅有一条蜿蜒狭窄、仅容数骑并行的通道,形似一个天然的葫芦口,乃是设置伏击的绝佳场所!
“妙极!此地真乃曹军葬身之所!”
大将脸上露出喜色,随即开始周密部署。
他首先命令两千名弓箭手携带充足的箭矢,秘密攀上两侧山坡,借助岩石和灌木隐藏身形,占据有利射击位置。
接着,他又命令士兵们收集山坡上的巨石和粗木,临时制作了大量的滚木礌石,堆积在坡顶预设位置。
最后,他将剩下的六千骑兵分为两队。
一队由他亲自率领,约四千人,埋伏在通道的入口外侧,借助一片小树林隐藏踪迹;另一队两千人,则由一名副将带领,绕到通道的另一端出口附近埋伏。
他的战术非常明确。
“待曹军大部进入甬道,听我号炮为令!入口处伏兵立刻杀出,封死其退路!山坡上箭石齐发,狠狠打击敌军!出口处伏兵则堵住其去路!务必将这两万曹军,困死在这落鹰坡甬道之中!”
八千健儿依令行事,迅速隐没于山野之间,如同张网以待的猎手,只等猎物踏入这致命的陷阱。落鹰坡内外,一时间杀气四溢,寂静得令人窒息。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益州北部舆图前,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
“曹军……绝非无的放矢之辈。”
顾如秉沉声开口,打破了厅内些许轻松的气氛。
“他们既然分兵两万,选择这样一条看似无关紧要的路线,必然有其深意。绝不会是做无用之功。”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先是点在了正被徐晃五千先锋威胁的阳平关,随后又移向曹军第二路兵马正在逼近的白水关。
两点之间,虽然隔着山峦河流,但若以战略眼光俯瞰……
顾如秉的手指猛地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将阳平关、白水关以及他自己所在的临江城核心区域都囊括了进去!
他的瞳孔微微一缩,声音带着一丝凛然。
“诸位请看!徐晃五千人逼阳平关,此路两万人取白水关!若这两处关隘任何一处有失,曹军便可长驱直入,兵锋直指我军腹地!
更危险的是,若让这两路曹军成功会师,他们便能对我临江外围防线,形成东西夹击的钳形攻势!”
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帐内众将。
“届时,我军将陷入两面作战的被动境地!临江城纵然坚固,亦将腹背受敌!曹操这是想用最小的代价,撬动整个益北战局!其心可诛!”
经顾如秉这番抽丝剥茧的分析,众将方才恍然大悟,背后瞬间惊出一身冷汗!原来这看似偏师的两万人,竟隐藏着如此歹毒的杀机!
“主公!末将愿领一支兵马,前去阻击这股曹军,绝不能让他们威胁白水关,与徐晃形成呼应!”
一员性情勇猛的将领踏步出列,抱拳请命。
“给末将一万骑兵,定将其拦截在境外,不使其越雷池半步!”
顾如秉看着请战的将领,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并未立刻答应。
他沉吟片刻,缓缓摇头。
“将军勇气可嘉,然……敌众我寡,敌方两万皆是精锐,我方若仅以一万骑兵正面迎击,纵能暂阻其锋,自身伤亡必然惨重,恐伤我军元气。
且骑兵利于野战奔袭,却不擅固守关隘,若阻击不成,反被其缠住,则白水关危矣。”
他心中的顾虑很明显。
兵力不足,风险太大。
如今临江城兵力本就不多,还要防备城下的曹仁,每一兵一卒都需用在刀刃上。
这时,一直静立一旁,凝神思索的鲁肃,捋了捋胡须,上前一步,开口道。
“主公所虑极是。与其孤军深入,行险一搏,不如……借力打力,以势压之。”
顾如秉目光转向鲁肃。
“子敬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鲁肃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白水关周边区域。
“主公请看,白水关虽非如阳平关那般直面曹仁主力,但其周边百里之内,尚有数座我方掌控的城池,每城驻军多则三五千,少则一两千。
若将这些城池的守军力量整合起来,虽各自为战不足为惧,但若能统一号令,协同出击……”
他双手做出一个合围的手势,继续道。
“我方不必以主力与之正面决战。可派遣使者,密令这些城池守将,各自派出精锐部队,依托熟悉的地形,于曹军行进路途之上,设伏骚扰,断其粮道,袭其侧翼。
不需求歼敌,只求疲敌、阻敌、缓其进军速度!
同时,可令白水关守军坚壁清野,固守待援。如此,这两万曹军将如同陷入泥沼,举步维艰。待其师老兵疲,锐气尽失,我军再寻机以逸待劳,或可一战而破之!
此计虽耗时稍长,亦需调动多方兵力,协调不易,但却是当前形势下,既能化解危机,又能最大限度保存我军实力的最稳妥之策。”
顾如秉听完鲁肃的谋画,眼中精光闪动,脸上露出了赞许之色。
此计正合他意,避免了与曹军精锐硬碰硬,充分利用了己方地利与盟友的优势,将一场可能的决战,化解为一场持久的消耗战。
“好!子敬此计甚妙!就依此策行事!”
顾如秉当即拍板,不再犹豫。
他立刻回到案前,亲自书写了数道密令,盖上自己的印信,唤来几名最为机敏可靠、熟悉当地地形的亲信使者。
“尔等持我密令,即刻出发,分头前往白水关周边的安定、陇西、下辨三城!务必将命令亲手交到守将手中!”
顾如秉神色严肃地叮嘱道。
“告知诸位将军,曹军两万来袭,意图与阳平关之敌合围我军。令他们接到命令后,立即依计行事,各自派出机动部队,骚扰阻击曹军,务必迟滞其行动,为白水关布防争取时间!
所有行动,需隐秘迅速,相互配合,具体战机,可由他们临阵决断!此战关乎益北大局,望诸位将军戮力同心,共破强敌!”
“诺!必不辱命!”
几名使者深知责任重大,接过密令,贴身藏好,对着顾如秉郑重一礼,随即转身,悄无声息地迅速离开了府衙,消失在夜色之中,朝着各自的目的地疾驰而去。
——
临江城内,顾如秉的应对之策如同精密的齿轮般开始飞速运转。
他深知,必须多管齐下,才能化解曹操这东西对进的钳形攻势。
针对沿西南方向逼近白水关的曹军第二小队,顾如秉并未仅仅依赖周边城池的骚扰。
他深知水路之利,果断下令。
“传令水军都督,即刻率领一万水师,乘艨艟斗舰,自长江顺流而下,直插曹军第二小队侧翼!
不必与之硬撼,只需沿江巡弋,摆出随时可能登陆截断其归路或粮道的姿态,佯攻其后方!逼其分兵回防,打乱其行军节奏,迫使其放弃原定路线!”
“诺!”
传令兵飞速离去。
长江之上,万帆竞发。汉军水师浩浩荡荡,沿江而下,旌旗招展,声势浩大。
这一举动,果然给正在陆上行军的曹军第二小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其主将不得不分派出数千人马,密切关注江面动向,并向后收缩防线,行军速度明显放缓,合围之势尚未形成,便已出现了裂痕。
与此同时,顾如秉对陆路的阻击也毫不放松。
他点齐麾下一员以骁勇和机变著称的大将,下令道。
“命你率领八千精锐轻骑,一人双马,以最快速度,赶往白水关外的落鹰坡!此地乃曹军第二小队前往白水关的必经之路,利用地形,给本王狠狠地阻击他们,能拖延多久便拖延多久!”
“末将领命!”
那大将抱拳应诺,眼中闪过战意,立刻转身点兵出发。
安排完东西两线的阻击力量,顾如秉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正承受巨大压力的阳平关。
邓艾那边,面对的是徐晃的五千精锐先锋,情况最为危急。
“临江城防务,暂交子敬全权负责!翼德、孟起随本王出征!”
顾如秉霍然起身,披上甲胄。
“点齐两万步卒,随本王即刻出发,驰援阳平关!”
“大哥,早就该如此了!俺老张的丈八蛇矛早已饥渴难耐!”
张飞兴奋地大吼。
马超亦是银枪一顿,肃然道。
“末将愿为先锋!”
顾如秉救关心切,大军开拔后,为求速度,他亲自率领一支三千人的精锐步兵作为先遣突击组,脱离大队,沿着一条较为偏僻但能更快抵达阳平关的小路急速前行。
张飞、马超皆在此列。
然而,兵法云,欲速则不达。
顾如秉一心赶路,却未曾想,徐晃用兵极为老辣谨慎,他在率领主力前往阳平关的同时,为了防备后方可能出现的援军,特意留下了一支约两千人的精锐部队,潜伏于通往阳平关的几条要道附近,负责断后和警戒。
顾如秉的先遣部队,正一头撞入了这支断后部队的潜伏区域!
“嗖嗖嗖——!”
当先几名斥候刚转过一道山坳,两侧山林中便骤然射出无数冷箭!紧接着,喊杀声四起,伏兵尽出,将顾如秉的三千人队伍拦腰截断!
“有埋伏!保护主公!”
张飞反应极快,怒吼一声,丈八蛇矛舞得密不透风,格挡开射来的箭矢。
马超亦是银枪连点,将几名试图靠近的曹兵刺倒。
先遣部队的将领察觉不妙,敌情不明,地形不利,他当机立断,嘶声高喊。
“结圆阵!向后突围,退回与主力汇合!”
汉军士卒虽惊不乱,迅速收缩,结成紧密的防御阵型,且战且退。好在顾如秉身边的皆是百战精锐,虽然遭遇突袭,阵型有些混乱,但并未崩溃,奋力向着来路退去。
那支曹军断后部队的指挥官见状,心中一惊,没想到这支汉军反应如此迅速,战斗力也如此强悍。
他本想一口吃掉这支“冒进”的敌军先锋,此刻见难以得手,便想稳固阵线,同时立刻派人去向主将徐晃禀报此地军情。
然而,他的意图,却被敏锐的顾如秉一眼看穿!
顾如秉虽身处险境,却临危不乱。
他观察到这支伏兵数量似乎并不太多,且其传令兵正欲趁乱向后溜走。
他立刻意识到,绝不能让消息传到徐晃耳中!
“翼德!孟起!”
顾如秉厉声喝道。
“敌军欲通消息!随我反冲回去,截杀信使,击溃此股敌军!绝不能让他们把消息送出去!”
“遵命!”
张飞、马超齐声应和。
“全军听令!随本王杀——!”
顾如秉长剑出鞘,身先士卒,竟不再后退,反而带着部队如同猛虎下山般,朝着刚刚稳住阵脚的曹军断后部队发起了反冲锋!
这一下,完全出乎了曹军的意料!
他们本以为汉军会继续后撤,正准备巩固防线,等待主力回援或伺机追击,没想到对方竟敢在遭遇伏击的情况下,掉头猛攻!
失去了先手和心理优势,曹军顿时陷入了被动。
张飞如同凶神,马超好似白龙,两人一左一右,如同两把尖刀,瞬间撕裂了曹军的阵型。
顾如秉居中指挥,汉军士卒见主公如此英勇,士气大振,纷纷奋勇向前。
那几名试图送信的信使,还没跑出多远,就被马超精准的箭术和张飞麾下骑兵追上,尽数格杀!
战斗几乎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曹军断后部队本就兵力不占优,又失了先机,指挥意图被看破,在主将战死、信使被截杀后,很快便溃不成军,四散奔逃,除了少数腿快的,大部分被歼灭于此。
顾如秉迅速清理战场,肃清了这支潜在的威胁,彻底斩断了徐晃与其后方联系的这根“尾巴”。
“继续前进!”
顾如秉没有丝毫停留,下令部队稍作整理,便再次踏上了奔赴阳平关的道路。
经此一役,他更加确信,邓艾所在的阳平关,此刻必然已是战云密布,成为了曹军志在必得的目标,也是整个益北战局的焦点所在!
与此同时,另一边,奉命前往落鹰坡阻击曹军第二小队的大将,已率领八千轻骑,以惊人的速度抵达了目的地。
他一到落鹰坡,顾不上休息,立刻亲自勘察地形。
只见此地果然名不虚传,两侧是陡峭难攀的山坡,遍布灌木碎石,中间仅有一条蜿蜒狭窄、仅容数骑并行的通道,形似一个天然的葫芦口,乃是设置伏击的绝佳场所!
“妙极!此地真乃曹军葬身之所!”
大将脸上露出喜色,随即开始周密部署。
他首先命令两千名弓箭手携带充足的箭矢,秘密攀上两侧山坡,借助岩石和灌木隐藏身形,占据有利射击位置。
接着,他又命令士兵们收集山坡上的巨石和粗木,临时制作了大量的滚木礌石,堆积在坡顶预设位置。
最后,他将剩下的六千骑兵分为两队。
一队由他亲自率领,约四千人,埋伏在通道的入口外侧,借助一片小树林隐藏踪迹;另一队两千人,则由一名副将带领,绕到通道的另一端出口附近埋伏。
他的战术非常明确。
“待曹军大部进入甬道,听我号炮为令!入口处伏兵立刻杀出,封死其退路!山坡上箭石齐发,狠狠打击敌军!出口处伏兵则堵住其去路!务必将这两万曹军,困死在这落鹰坡甬道之中!”
八千健儿依令行事,迅速隐没于山野之间,如同张网以待的猎手,只等猎物踏入这致命的陷阱。落鹰坡内外,一时间杀气四溢,寂静得令人窒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局选刘备,只有我知道三国剧情,开局选刘备,只有我知道三国剧情最新章节,开局选刘备,只有我知道三国剧情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局选刘备,只有我知道三国剧情,开局选刘备,只有我知道三国剧情最新章节,开局选刘备,只有我知道三国剧情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