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太和山。
太和宫内,香烟缭绕,庄严肃穆。
蜃龙看向真武大帝,目光决然,道:
“真君庇护之意,敖蜃心领了。”
“只是父仇不共戴天,此恨难消。”
“我受父母精血而生,一身血肉都是父母所赐。”
“父亲养我多年,将我拉扯大,又为我谋得差事,一片慈爱之心。”
“如今,父亲为人所害,不幸身死。”
“母亲悲痛不已,家弟无兄长庇护。”
“为人子者,总该挺身而出,做些什么。”
“若惧劫难而忘父仇,苟活于世,何以为龙?何以为子?”
“伏惟真君……垂怜成全!”
他字字泣血,周身龙气勃发,竟在殿内隐隐现出蜃楼幻景,光怪陆离,显是心神激荡至极,内息已乱。
太和宫内,一片沉寂。
“呜呜呜……”
“呜呜呜……”
唯有山风穿过太和宫的檐角,发出呜咽之声。
“哎……”
真武大帝看着眼前这倔强而决绝的龙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最终化为一声悠长的叹息。
他深知龙性刚烈,血仇当前,阻拦已是徒劳。
古时,以孝为大。
子为父母报仇,天经地义。
昔日,杨二郎劈山救母,也是如此。
真武大帝闻言,不再劝,他眼中玄光流转,似在推演无穷天机。
“也罢。”
片刻之后,真武大帝道:
“蜃龙,你为父报仇,死志已决,非言语所能移也。”
“我无意再劝。”
“不过,我念吾之前身,曾与你龙族始祖‘祖龙’曾并肩作战,受其恩义。”
“亦念汝镇守太岳多年,兢兢业业,行云布雨,从无差错。”
“我也不忍见你落难,身死道消。”
他缓缓抬起手掌,一道深沉玄奥的黑色神光自其袖中飞出,化作一面古朴沉凝、非布非帛的皂色小旗。
旗面之上,玄龟腾蛇之影流转不息,散发出镇压诸邪、固若金汤的无上防御道韵,令殿内空间都为之一凝。
“我有一面皂雕旗,防御无双,且赐你一用。”
真武大帝将皂雕旗凌空递向敖蜃,道:
“你且随身携带,关键时刻,或可保你性命,护得你一线生机。”
“然切记,此旗催动之际,便当你已死过一次。”
“若天意垂怜,汝得生还,便当忘却父仇,速返武当,潜心修行,再不可涉足此劫!”
“你……可明白?”
敖蜃双手颤抖着接过那沉甸甸、蕴含着浩瀚玄冥水元之力的“真武皂雕旗”。
一股清凉而厚重的力量瞬间透入识海,稍稍压下了焚心的悲愤。
他深知此宝之珍贵,乃真武大帝护道重器。
当下以额触地,连叩三记响头,声音哽咽却无比坚定:
“真君恩情,敖蜃没齿难忘。”
“此去西海,若得手刃仇雠,祭奠父灵,他日必回真君座前,效犬马之劳!”
言毕,敖蜃再不多言,最后深深看了一眼威严而慈悲的真武大帝,看了一眼这庇护他多年的仙山道场。
随即,敖蜃身化一道青色龙影,裹挟着滔天恨意与真武皂雕旗的玄光,冲天而起,撕裂云海,如一道青色的闪电,直射那杀机四伏的西海方向!
……
却说昔日。
北俱芦洲之地,有一山,原名“玄阴山”。
此山钟灵毓秀,集天地之灵气以成其脉;物产丰饶,纳山川之珍奇以充其域。
其势巍峨挺拔,若巨龙蜿蜒盘踞,绵延九百里之遥,实乃一众妖怪梦寐以求之福地洞天也。
彼时,玄阴山有三位大王盘踞其间。
其大大王,为“通臂猿猴”袁通。
此猿乃混世四猴之一,与灵明石猴(孙悟空)、六耳猕猴、赤尻马猴齐名。
通臂猿猴神通广大,可拿日月于掌中,缩千山于芥子,辨休咎于毫厘,乾坤摩弄于指间,实乃天地间一等一的灵物。
混世四猴皆是厉害之猴。
长成的灵明石猴孙悟空,可与杨戬战平,后太上老君以“金刚琢”助杨戬拿下孙悟空。
而长成的通臂猿猴袁洪,杨戬也难以胜之,唯借女娲娘娘的“山河社稷图”方能拿之。
再借陆压道人的“斩仙飞刀”,方能斩之。
由此,可见灵明石猴和通臂猿猴之强。
灵明石猴和通臂猿猴,都来自于“混沌魔猿”之本源,一者为地象魔猿,一为火象魔猿。
若灵明石猴和通臂猿猴,两猴相争,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其二大王,为燃灯古佛的“灵柩灯灯芯成精”,原名“马善”,化名马六。
此妖本体乃先天灵宝的一部分,故而刀枪不入,擅长火遁之术,神出鬼没,难以捉摸。
昔日,因金角大王与毗蓝婆菩萨争斗,马善借燃灯古佛弟子白雄尊者之手,逃离下山,助白雄尊者与金角大王、牛魔王、百眼魔君、禺狨王等妖交战。
无奈白雄尊者战败逃遁,马善亦化名马六,踹开白雄尊者,独自游历,辗转来到了北俱芦洲。
其三大王,为“天狗”苟天霸,其状如狸而白首,牙尖嘴利,其疾如风,其声如雷,其光如电。
《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天狗:
“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于番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曰'天狗’,其状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阴山出天狗。
天狗更有“天狗吞月”、“天狗食日”之赫赫威。
……
后来。
萧辰在北俱芦洲找山头,看上了玄阴山这块风水宝地。
于是。
萧辰击败了通臂猿猴袁通、天狗苟天霸、灵柩灯灯芯马善(化名马六大王),占了玄阴山。
此战之中。
马善见萧辰神通广大,威不可当,自知难敌,遂借地火遁走。
而袁通与苟天霸,见大势已去,为保性命,遂俯首归顺。
萧辰既占此“玄阴山”,便将其改名为“玄金山”,以彰其威。
自此,玄金山在萧辰治下,暂得安宁,群妖各安其分,修行度日,无甚大事发生。
再到后来。
玄金山附近,忽有一股不明势力,暗中窥测玄金山。
此势力来历不明,行踪诡秘,似有图谋不轨之意。
正所谓: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萧辰闻之,勃然大怒,遂遣通臂猿猴袁通前往探查,并相机剿灭此股势力。
通臂猿猴袁通受命而去,剿灭此股势力,并带回了为首的一只老鳖精。
稀奇之事,随之而来。
通臂猿猴袁通剖开那老鳖精之肚腹,竟非是寻常脏腑,内中赫然堆满了金灿灿、亮闪闪的狗头金、夜明珠、斗大珍珠、各色宝石!
琳琅满目,光华耀殿,直晃得群妖眼花缭乱,啧啧称奇。
当时,便有那伶俐之水葫芦精,拍着肚皮,放声大笑,指着老鳖精道:
“此乃送财鳖也!”
众妖闻之,皆觉有趣。
金角大王亦觉此事新奇,曾戏言道:
“此鳖贪财之性,竟与吾有几分相似。”
此事在玄金山传为一时谈资,正是:
“鳖精伏诛玄金殿,肚藏奇珍惹人羡。水葫笑指送财客,大王戏言性相怜。”
然北俱芦洲,危机四伏。
萧辰深知,此事或非偶然,为绝后患,更遣那天狗苟天霸前往搜寻老鳖精之余党。
苟天霸乃北俱芦洲之土著,更乃天狗,其嗅觉通玄,追踪之术冠绝群伦。
后来,苟天霸化作原形——白首赤身天狗,鼻嗅八方,光如飞星,其疾如风,将山川河泽、幽谷深涧尽皆踏遍。
然苟天霸一番辛苦探查,再无那老鳖精同伙的半分踪迹可寻。
此“送财的老鳖精”一事遂成悬案,不了了之。
……
光阴流转,物换星移。
而南赡部洲之地。
有一贫瘠渔村,依海而峙,名曰“望潮村”。
此村临海而筑,海风咸涩,扑面若刃;土地硗瘠,难育五谷。
村中渔人,世以捕鱼为业,与惊涛骇浪相搏,以谋微薄之生,日子清苦至极。
忽有一日。
众渔人出海捕鱼,如常合力收网,顿感网沉异常,似有巨物于网中挣扎。
众人齐心协力,呼喝号子,汗流浃背,浸透破衣,终将巨网拖拽至岸。
网启之际,水花飞溅,赫然现出一只巨大无比的老鳖精!
但见此老鳖精甲壳黝黑似墨,隐隐现出佛纹,双眸开合之间,竟有佛光闪烁。
正是:
“甲壳黝黑如墨染,隐透佛纹生毫光。”
奇事接踵而至。
有胆大者试探着投喂鲜鱼,那老鳖精竟张口一吐,滚落出一块金灿灿的狗头金!
众人惊得目瞪口呆。
再试,又有夜明珠、斗大珍珠、各色宝石接连吐出!
珠光宝气,瞬间晃花了渔民们饱经风霜、满是褶皱的脸庞。
……
此老鳖精“腹藏万千金银珍宝”,来给渔民送金银财宝。
此老鳖精的异能神妙,竟与北俱芦洲金角大王辖下玄金山曾现之“送财的老鳖精”,一般无二。
出现在南赡部洲渔村的送财老鳖精,和北俱芦洲玄金山的送财老鳖精,两只老鳖精极其类似。
只是,在此南赡部洲“望潮村”出现的这一只送财老鳖精,道行更深。
除了送财之神通外。
这只在“望潮村”出现的老鳖精,其涎液还可保容颜永驻、疗愈沉疴顽疾,更能呼风唤雨,令渔获丰饶盈仓。
……
“神鳖!定是老天爷派来的神鳖赐福啊!”
老渔民颤巍巍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
顷刻间,整个渔村沸腾了!
人人奔走相告,将此老鳖精视为天降祥瑞。
消息飞传。
官府闻讯,不敢怠慢,立遣兵差,以锦缎铺路,香车迎奉,将老鳖精恭请入村中最大的海神庙。
众人设高坛、铺锦缎、焚檀香,祭拜此“前来送财的老鳖精”。
老鳖精被恭恭敬敬供奉于神坛中央,周身宝光氤氲,恍若真佛临世。
“信女张氏,特献鲜鱼三尾,祈愿神鳖保佑吾儿出海平安无虞,鱼获满舱而归!”
一名妇人虔诚至极,跪拜于地,口中念念有词。
“小人王二,献上今晨所捕最佳海货,恳请神鳖赐下些许财帛,令吾得以娶妻成家!”
一个年轻渔夫满脸期盼之色,伏地而拜,声声恳切。
……
老鳖精似通人意,依众人所愿,或吐出财宝,或施以庇护,或施恩泽。
一时间。
庙内秩序井然,香客面容肃穆,颂祷之声不绝于耳,一派向善之景。
老鳖精似也颇为享受此等香火,宝光更盛,赏赐愈发丰厚。
然则。
唾手可得的富贵,犹如火星投入滚油,瞬间点燃人心之贪欲。
最初的敬畏与感恩,在日复一日的珠光宝气诱惑下,开始悄然变质。
“怪哉!李四献小鱼一尾,竟得明珠一颗?”
“吾献大鱼一条,反只得碎金一块?定是那庙祝暗中克扣!”
渔夫赵大暗自忿忿,向同伴窃语道。
“正是!我看那神鳖腹鼓如囊,内中宝贝定然无数!何以我等献鱼无数,却得此微薄之赐?”
丁五眼中贪婪之光闪烁,语带怨毒。
贪婪的种子,一旦播撒,便如毒藤疯长,蔓延无度。
剥削与算计,于暗流中悄然涌动。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渔民们发现到手的财宝越来越少,官差和庙祝的腰包却越来越鼓。
不满与怨气,于压抑中渐积渐深。
终有一日,于香火鼎盛、人潮熙攘之晨,老鳖精正于高台之上散发柔光宝气,庙祝亦将分发当日“回赐”之时,变故骤起!
一个叫钱六的泼皮,平日里游手好闲,专好偷鸡摸狗。
连日来,钱六见其他人得金银财宝,自己却因无甚祭品而一无所获,心中愤懑难平。
此时此刻。
他其盯视老鳖精于宝光映衬下显得尤为柔软之腹部,被满地金银珠玉灼得理智尽失,一股疯狂之念于脑中炸开:
“剖开它!里面的宝贝全是我的!”
“啊——!”
钱六发出一声如野兽般之嚎叫,双目赤红似血,猛然自怀中掏出一把磨得锃亮的鱼骨匕首,狠狠一刀刺向老鳖精之腹甲连接处!
“噗嗤!”
利刃贯肉之音,刺耳至极。
老鳖精剧痛难当,发出一声沉闷而痛苦之嘶吼,本能地挥动其粗壮蹼爪,一拳将钱六击倒在地,钱六口吐鲜血,瘫软不起。
然此一击,非但未令众人胆寒,反如开启阿鼻地狱之门!
积压已久的贪婪、嫉妒、怨恨,如潮水般汹涌而出!
“彼竟敢弑神鳖而夺宝!”
不知何人,忽而尖声厉叫。
“诛此恶徒!夺其宝物!宝物合该归吾等所有!”
“对!杀了这忘恩负义的畜生!宝贝不能让他独吞!”
“神鳖肚里的宝贝更多!杀鸡取卵,杀鳖取宝!”
“滚开!别挡道!”
……
疯狂之叫嚣声,霎时淹没了原本之颂祷声。
人群若溃堤之洪流,汹涌澎湃,尽皆失序!
求财之徒、泄愤之辈、被煽动之众……无数双手,皆向老鳖精与高台之上之财宝伸去。
刀棍并下,拳脚相加,撕扯抓咬,无所不用其极,尽显疯狂之态。
官差呼喝阻拦之声,瞬间被汹涌人潮所吞没,棍棒被夺,刀剑被抢。
那只曾被奉若神明、带来无尽财富与希望之老鳖精,于绝望凄厉之哀鸣与人群疯狂兴奋之狞笑交织中,生生被撕裂!
鳖甲破碎,血肉横飞。
璀璨之珍珠、金块,混着内脏与鲜血,抛洒于染血之玉石阶上,滚落于面目狰狞之抢夺者脚下。
昔日宝相庄严之海神金身塑像,依旧低眉垂目,却似冷冷俯瞰着脚下这场由其“恩赐”亲手引发之血腥地狱,无言而威严。
纵是那自诩定力超凡之老住持,此刻亦早已满头大汗,口中念诵之《清心咒》断断续续,不成章法。
眼前恍若浮现妖娆舞女之幻影,撩人心弦。
而他布满老人斑之双手,却不由自主地、颤抖着偷偷拾起滚落脚边之一颗沾血浑圆珍珠,意欲往青楼一掷千金,放浪形骸。
正所谓: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众人争抢金银财宝,陷入癫狂,自相残杀,甚至奸淫掳掠。
在欲望的驱使下。
这时候,人已经不是人了,人已经变成“兽”了,人和野兽没什么区别。
这场疯狂的烧杀掠夺,持续不知几时。
小渔村,彻底沉沦。
人烟散尽,唯余遍地狼藉与冲天而起之血腥怨气。
贪婪之后,唯剩一片死寂之废墟,再无半点人声,真乃那句:
“珠光宝气迷人目,利欲熏心化鬼域。神鳖终成刀下肉,渔村一夜绝人烟。”
……
那滩涂血肉之间,蓦地见一只硕大无朋、残缺不全之鳖爪微微颤栗,似在极力挣扎,艰难地拖拽出一具血肉模糊、几近支离之残躯。
老鳖精的残躯蠕蠕而动,缓缓幻化。
其渐成一尊光着眼、簇着两道黄眉、蓬头垢面之貌,勒一条扁薄金箍于首,身着鹅黄袍,腰系狼牙棒的头陀。
此正是黄眉大王以元神显化的本相。
黄眉大王半边身躯血光未散,形容狼狈,气息奄奄,却挣扎着盘坐于冰冷礁石之上。
“唉……”
一声悠长叹息,饱含讥讽与悲凉,自黄眉大王的口中发出。
他的目光扫过这片人间地狱,缓缓道:
“此乃人世之真貌也,纵有清规戒律以禁其欲、止其贪,亦难易其本性之贪婪凶戾,如附骨之疽,挥之不去。”
原来,此老鳖精者,正是那“黄眉大王”之化身也。
黄眉大王的话音刚落。
在黄眉大王之侧。
忽见火光一闪,一团“幽冥鬼火”自地底幽幽钻出,遁形之间,竟化出一人来。
此人头戴扇云盔,英气逼人;身着淡黄袍,飘逸出尘;手持点钢枪,锋芒毕露。
其面容俊朗,三绺长髯随风轻扬,真乃卖相极佳,令人一见难忘。
此人望着黄眉大王的狼狈之态,嘴角微扬,带着几分戏谑道:
“黄眉老弟,此番你可真是下了血本!”
“古有如来佛祖‘割肉喂鹰’,传为美谈。”
“你这倒好,欲效法世尊,却落得个‘割肉喂人’反被分尸的下场,真个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不知黄眉老弟此刻心中作何感想?可曾悟出些甚‘慈悲真谛’来?”
此人非是旁人,正是燃灯古佛之灵柩灯中“灯芯马善”是也。
这灵柩灯灯芯马善,即昔日萧辰所辖玄金山的二大王,也就是“马六大王”。
在萧辰如今的地盘玄金山。
“通臂猿猴”袁通,曾为“灯芯马善”的大大王,即大哥。
……
马善,是“过去佛燃灯古佛”的法宝成精。
白雄尊者,是“过去佛燃灯古佛”的弟子。
黄眉大王,是“未来佛弥勒佛”的弟子。
金蝉子,是“现在佛如来佛祖”的弟子。
几人都是灵山的核心成员,抬头不见低头见。
马善和黄眉大王,两人自然认识。
太和宫内,香烟缭绕,庄严肃穆。
蜃龙看向真武大帝,目光决然,道:
“真君庇护之意,敖蜃心领了。”
“只是父仇不共戴天,此恨难消。”
“我受父母精血而生,一身血肉都是父母所赐。”
“父亲养我多年,将我拉扯大,又为我谋得差事,一片慈爱之心。”
“如今,父亲为人所害,不幸身死。”
“母亲悲痛不已,家弟无兄长庇护。”
“为人子者,总该挺身而出,做些什么。”
“若惧劫难而忘父仇,苟活于世,何以为龙?何以为子?”
“伏惟真君……垂怜成全!”
他字字泣血,周身龙气勃发,竟在殿内隐隐现出蜃楼幻景,光怪陆离,显是心神激荡至极,内息已乱。
太和宫内,一片沉寂。
“呜呜呜……”
“呜呜呜……”
唯有山风穿过太和宫的檐角,发出呜咽之声。
“哎……”
真武大帝看着眼前这倔强而决绝的龙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最终化为一声悠长的叹息。
他深知龙性刚烈,血仇当前,阻拦已是徒劳。
古时,以孝为大。
子为父母报仇,天经地义。
昔日,杨二郎劈山救母,也是如此。
真武大帝闻言,不再劝,他眼中玄光流转,似在推演无穷天机。
“也罢。”
片刻之后,真武大帝道:
“蜃龙,你为父报仇,死志已决,非言语所能移也。”
“我无意再劝。”
“不过,我念吾之前身,曾与你龙族始祖‘祖龙’曾并肩作战,受其恩义。”
“亦念汝镇守太岳多年,兢兢业业,行云布雨,从无差错。”
“我也不忍见你落难,身死道消。”
他缓缓抬起手掌,一道深沉玄奥的黑色神光自其袖中飞出,化作一面古朴沉凝、非布非帛的皂色小旗。
旗面之上,玄龟腾蛇之影流转不息,散发出镇压诸邪、固若金汤的无上防御道韵,令殿内空间都为之一凝。
“我有一面皂雕旗,防御无双,且赐你一用。”
真武大帝将皂雕旗凌空递向敖蜃,道:
“你且随身携带,关键时刻,或可保你性命,护得你一线生机。”
“然切记,此旗催动之际,便当你已死过一次。”
“若天意垂怜,汝得生还,便当忘却父仇,速返武当,潜心修行,再不可涉足此劫!”
“你……可明白?”
敖蜃双手颤抖着接过那沉甸甸、蕴含着浩瀚玄冥水元之力的“真武皂雕旗”。
一股清凉而厚重的力量瞬间透入识海,稍稍压下了焚心的悲愤。
他深知此宝之珍贵,乃真武大帝护道重器。
当下以额触地,连叩三记响头,声音哽咽却无比坚定:
“真君恩情,敖蜃没齿难忘。”
“此去西海,若得手刃仇雠,祭奠父灵,他日必回真君座前,效犬马之劳!”
言毕,敖蜃再不多言,最后深深看了一眼威严而慈悲的真武大帝,看了一眼这庇护他多年的仙山道场。
随即,敖蜃身化一道青色龙影,裹挟着滔天恨意与真武皂雕旗的玄光,冲天而起,撕裂云海,如一道青色的闪电,直射那杀机四伏的西海方向!
……
却说昔日。
北俱芦洲之地,有一山,原名“玄阴山”。
此山钟灵毓秀,集天地之灵气以成其脉;物产丰饶,纳山川之珍奇以充其域。
其势巍峨挺拔,若巨龙蜿蜒盘踞,绵延九百里之遥,实乃一众妖怪梦寐以求之福地洞天也。
彼时,玄阴山有三位大王盘踞其间。
其大大王,为“通臂猿猴”袁通。
此猿乃混世四猴之一,与灵明石猴(孙悟空)、六耳猕猴、赤尻马猴齐名。
通臂猿猴神通广大,可拿日月于掌中,缩千山于芥子,辨休咎于毫厘,乾坤摩弄于指间,实乃天地间一等一的灵物。
混世四猴皆是厉害之猴。
长成的灵明石猴孙悟空,可与杨戬战平,后太上老君以“金刚琢”助杨戬拿下孙悟空。
而长成的通臂猿猴袁洪,杨戬也难以胜之,唯借女娲娘娘的“山河社稷图”方能拿之。
再借陆压道人的“斩仙飞刀”,方能斩之。
由此,可见灵明石猴和通臂猿猴之强。
灵明石猴和通臂猿猴,都来自于“混沌魔猿”之本源,一者为地象魔猿,一为火象魔猿。
若灵明石猴和通臂猿猴,两猴相争,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其二大王,为燃灯古佛的“灵柩灯灯芯成精”,原名“马善”,化名马六。
此妖本体乃先天灵宝的一部分,故而刀枪不入,擅长火遁之术,神出鬼没,难以捉摸。
昔日,因金角大王与毗蓝婆菩萨争斗,马善借燃灯古佛弟子白雄尊者之手,逃离下山,助白雄尊者与金角大王、牛魔王、百眼魔君、禺狨王等妖交战。
无奈白雄尊者战败逃遁,马善亦化名马六,踹开白雄尊者,独自游历,辗转来到了北俱芦洲。
其三大王,为“天狗”苟天霸,其状如狸而白首,牙尖嘴利,其疾如风,其声如雷,其光如电。
《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天狗:
“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于番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曰'天狗’,其状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阴山出天狗。
天狗更有“天狗吞月”、“天狗食日”之赫赫威。
……
后来。
萧辰在北俱芦洲找山头,看上了玄阴山这块风水宝地。
于是。
萧辰击败了通臂猿猴袁通、天狗苟天霸、灵柩灯灯芯马善(化名马六大王),占了玄阴山。
此战之中。
马善见萧辰神通广大,威不可当,自知难敌,遂借地火遁走。
而袁通与苟天霸,见大势已去,为保性命,遂俯首归顺。
萧辰既占此“玄阴山”,便将其改名为“玄金山”,以彰其威。
自此,玄金山在萧辰治下,暂得安宁,群妖各安其分,修行度日,无甚大事发生。
再到后来。
玄金山附近,忽有一股不明势力,暗中窥测玄金山。
此势力来历不明,行踪诡秘,似有图谋不轨之意。
正所谓: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萧辰闻之,勃然大怒,遂遣通臂猿猴袁通前往探查,并相机剿灭此股势力。
通臂猿猴袁通受命而去,剿灭此股势力,并带回了为首的一只老鳖精。
稀奇之事,随之而来。
通臂猿猴袁通剖开那老鳖精之肚腹,竟非是寻常脏腑,内中赫然堆满了金灿灿、亮闪闪的狗头金、夜明珠、斗大珍珠、各色宝石!
琳琅满目,光华耀殿,直晃得群妖眼花缭乱,啧啧称奇。
当时,便有那伶俐之水葫芦精,拍着肚皮,放声大笑,指着老鳖精道:
“此乃送财鳖也!”
众妖闻之,皆觉有趣。
金角大王亦觉此事新奇,曾戏言道:
“此鳖贪财之性,竟与吾有几分相似。”
此事在玄金山传为一时谈资,正是:
“鳖精伏诛玄金殿,肚藏奇珍惹人羡。水葫笑指送财客,大王戏言性相怜。”
然北俱芦洲,危机四伏。
萧辰深知,此事或非偶然,为绝后患,更遣那天狗苟天霸前往搜寻老鳖精之余党。
苟天霸乃北俱芦洲之土著,更乃天狗,其嗅觉通玄,追踪之术冠绝群伦。
后来,苟天霸化作原形——白首赤身天狗,鼻嗅八方,光如飞星,其疾如风,将山川河泽、幽谷深涧尽皆踏遍。
然苟天霸一番辛苦探查,再无那老鳖精同伙的半分踪迹可寻。
此“送财的老鳖精”一事遂成悬案,不了了之。
……
光阴流转,物换星移。
而南赡部洲之地。
有一贫瘠渔村,依海而峙,名曰“望潮村”。
此村临海而筑,海风咸涩,扑面若刃;土地硗瘠,难育五谷。
村中渔人,世以捕鱼为业,与惊涛骇浪相搏,以谋微薄之生,日子清苦至极。
忽有一日。
众渔人出海捕鱼,如常合力收网,顿感网沉异常,似有巨物于网中挣扎。
众人齐心协力,呼喝号子,汗流浃背,浸透破衣,终将巨网拖拽至岸。
网启之际,水花飞溅,赫然现出一只巨大无比的老鳖精!
但见此老鳖精甲壳黝黑似墨,隐隐现出佛纹,双眸开合之间,竟有佛光闪烁。
正是:
“甲壳黝黑如墨染,隐透佛纹生毫光。”
奇事接踵而至。
有胆大者试探着投喂鲜鱼,那老鳖精竟张口一吐,滚落出一块金灿灿的狗头金!
众人惊得目瞪口呆。
再试,又有夜明珠、斗大珍珠、各色宝石接连吐出!
珠光宝气,瞬间晃花了渔民们饱经风霜、满是褶皱的脸庞。
……
此老鳖精“腹藏万千金银珍宝”,来给渔民送金银财宝。
此老鳖精的异能神妙,竟与北俱芦洲金角大王辖下玄金山曾现之“送财的老鳖精”,一般无二。
出现在南赡部洲渔村的送财老鳖精,和北俱芦洲玄金山的送财老鳖精,两只老鳖精极其类似。
只是,在此南赡部洲“望潮村”出现的这一只送财老鳖精,道行更深。
除了送财之神通外。
这只在“望潮村”出现的老鳖精,其涎液还可保容颜永驻、疗愈沉疴顽疾,更能呼风唤雨,令渔获丰饶盈仓。
……
“神鳖!定是老天爷派来的神鳖赐福啊!”
老渔民颤巍巍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
顷刻间,整个渔村沸腾了!
人人奔走相告,将此老鳖精视为天降祥瑞。
消息飞传。
官府闻讯,不敢怠慢,立遣兵差,以锦缎铺路,香车迎奉,将老鳖精恭请入村中最大的海神庙。
众人设高坛、铺锦缎、焚檀香,祭拜此“前来送财的老鳖精”。
老鳖精被恭恭敬敬供奉于神坛中央,周身宝光氤氲,恍若真佛临世。
“信女张氏,特献鲜鱼三尾,祈愿神鳖保佑吾儿出海平安无虞,鱼获满舱而归!”
一名妇人虔诚至极,跪拜于地,口中念念有词。
“小人王二,献上今晨所捕最佳海货,恳请神鳖赐下些许财帛,令吾得以娶妻成家!”
一个年轻渔夫满脸期盼之色,伏地而拜,声声恳切。
……
老鳖精似通人意,依众人所愿,或吐出财宝,或施以庇护,或施恩泽。
一时间。
庙内秩序井然,香客面容肃穆,颂祷之声不绝于耳,一派向善之景。
老鳖精似也颇为享受此等香火,宝光更盛,赏赐愈发丰厚。
然则。
唾手可得的富贵,犹如火星投入滚油,瞬间点燃人心之贪欲。
最初的敬畏与感恩,在日复一日的珠光宝气诱惑下,开始悄然变质。
“怪哉!李四献小鱼一尾,竟得明珠一颗?”
“吾献大鱼一条,反只得碎金一块?定是那庙祝暗中克扣!”
渔夫赵大暗自忿忿,向同伴窃语道。
“正是!我看那神鳖腹鼓如囊,内中宝贝定然无数!何以我等献鱼无数,却得此微薄之赐?”
丁五眼中贪婪之光闪烁,语带怨毒。
贪婪的种子,一旦播撒,便如毒藤疯长,蔓延无度。
剥削与算计,于暗流中悄然涌动。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渔民们发现到手的财宝越来越少,官差和庙祝的腰包却越来越鼓。
不满与怨气,于压抑中渐积渐深。
终有一日,于香火鼎盛、人潮熙攘之晨,老鳖精正于高台之上散发柔光宝气,庙祝亦将分发当日“回赐”之时,变故骤起!
一个叫钱六的泼皮,平日里游手好闲,专好偷鸡摸狗。
连日来,钱六见其他人得金银财宝,自己却因无甚祭品而一无所获,心中愤懑难平。
此时此刻。
他其盯视老鳖精于宝光映衬下显得尤为柔软之腹部,被满地金银珠玉灼得理智尽失,一股疯狂之念于脑中炸开:
“剖开它!里面的宝贝全是我的!”
“啊——!”
钱六发出一声如野兽般之嚎叫,双目赤红似血,猛然自怀中掏出一把磨得锃亮的鱼骨匕首,狠狠一刀刺向老鳖精之腹甲连接处!
“噗嗤!”
利刃贯肉之音,刺耳至极。
老鳖精剧痛难当,发出一声沉闷而痛苦之嘶吼,本能地挥动其粗壮蹼爪,一拳将钱六击倒在地,钱六口吐鲜血,瘫软不起。
然此一击,非但未令众人胆寒,反如开启阿鼻地狱之门!
积压已久的贪婪、嫉妒、怨恨,如潮水般汹涌而出!
“彼竟敢弑神鳖而夺宝!”
不知何人,忽而尖声厉叫。
“诛此恶徒!夺其宝物!宝物合该归吾等所有!”
“对!杀了这忘恩负义的畜生!宝贝不能让他独吞!”
“神鳖肚里的宝贝更多!杀鸡取卵,杀鳖取宝!”
“滚开!别挡道!”
……
疯狂之叫嚣声,霎时淹没了原本之颂祷声。
人群若溃堤之洪流,汹涌澎湃,尽皆失序!
求财之徒、泄愤之辈、被煽动之众……无数双手,皆向老鳖精与高台之上之财宝伸去。
刀棍并下,拳脚相加,撕扯抓咬,无所不用其极,尽显疯狂之态。
官差呼喝阻拦之声,瞬间被汹涌人潮所吞没,棍棒被夺,刀剑被抢。
那只曾被奉若神明、带来无尽财富与希望之老鳖精,于绝望凄厉之哀鸣与人群疯狂兴奋之狞笑交织中,生生被撕裂!
鳖甲破碎,血肉横飞。
璀璨之珍珠、金块,混着内脏与鲜血,抛洒于染血之玉石阶上,滚落于面目狰狞之抢夺者脚下。
昔日宝相庄严之海神金身塑像,依旧低眉垂目,却似冷冷俯瞰着脚下这场由其“恩赐”亲手引发之血腥地狱,无言而威严。
纵是那自诩定力超凡之老住持,此刻亦早已满头大汗,口中念诵之《清心咒》断断续续,不成章法。
眼前恍若浮现妖娆舞女之幻影,撩人心弦。
而他布满老人斑之双手,却不由自主地、颤抖着偷偷拾起滚落脚边之一颗沾血浑圆珍珠,意欲往青楼一掷千金,放浪形骸。
正所谓: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众人争抢金银财宝,陷入癫狂,自相残杀,甚至奸淫掳掠。
在欲望的驱使下。
这时候,人已经不是人了,人已经变成“兽”了,人和野兽没什么区别。
这场疯狂的烧杀掠夺,持续不知几时。
小渔村,彻底沉沦。
人烟散尽,唯余遍地狼藉与冲天而起之血腥怨气。
贪婪之后,唯剩一片死寂之废墟,再无半点人声,真乃那句:
“珠光宝气迷人目,利欲熏心化鬼域。神鳖终成刀下肉,渔村一夜绝人烟。”
……
那滩涂血肉之间,蓦地见一只硕大无朋、残缺不全之鳖爪微微颤栗,似在极力挣扎,艰难地拖拽出一具血肉模糊、几近支离之残躯。
老鳖精的残躯蠕蠕而动,缓缓幻化。
其渐成一尊光着眼、簇着两道黄眉、蓬头垢面之貌,勒一条扁薄金箍于首,身着鹅黄袍,腰系狼牙棒的头陀。
此正是黄眉大王以元神显化的本相。
黄眉大王半边身躯血光未散,形容狼狈,气息奄奄,却挣扎着盘坐于冰冷礁石之上。
“唉……”
一声悠长叹息,饱含讥讽与悲凉,自黄眉大王的口中发出。
他的目光扫过这片人间地狱,缓缓道:
“此乃人世之真貌也,纵有清规戒律以禁其欲、止其贪,亦难易其本性之贪婪凶戾,如附骨之疽,挥之不去。”
原来,此老鳖精者,正是那“黄眉大王”之化身也。
黄眉大王的话音刚落。
在黄眉大王之侧。
忽见火光一闪,一团“幽冥鬼火”自地底幽幽钻出,遁形之间,竟化出一人来。
此人头戴扇云盔,英气逼人;身着淡黄袍,飘逸出尘;手持点钢枪,锋芒毕露。
其面容俊朗,三绺长髯随风轻扬,真乃卖相极佳,令人一见难忘。
此人望着黄眉大王的狼狈之态,嘴角微扬,带着几分戏谑道:
“黄眉老弟,此番你可真是下了血本!”
“古有如来佛祖‘割肉喂鹰’,传为美谈。”
“你这倒好,欲效法世尊,却落得个‘割肉喂人’反被分尸的下场,真个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不知黄眉老弟此刻心中作何感想?可曾悟出些甚‘慈悲真谛’来?”
此人非是旁人,正是燃灯古佛之灵柩灯中“灯芯马善”是也。
这灵柩灯灯芯马善,即昔日萧辰所辖玄金山的二大王,也就是“马六大王”。
在萧辰如今的地盘玄金山。
“通臂猿猴”袁通,曾为“灯芯马善”的大大王,即大哥。
……
马善,是“过去佛燃灯古佛”的法宝成精。
白雄尊者,是“过去佛燃灯古佛”的弟子。
黄眉大王,是“未来佛弥勒佛”的弟子。
金蝉子,是“现在佛如来佛祖”的弟子。
几人都是灵山的核心成员,抬头不见低头见。
马善和黄眉大王,两人自然认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最新章节,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最新章节,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