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阿拉伯军队袭扰安西四镇,抢走我大唐商队的丝绸与茶叶,杀了二十三名驿卒。”

  “两年前,你们联合吐蕃,想断我西域商路,让大唐百姓无香料可用。”

  “如今我大唐平了吐蕃,兵锋直指阿姆河,你们才想起共享商路?”

  “晚了!”

  王成冷笑一声,目光落在哈立德的匕首上,随后转向欧麦尔三世,语气依旧强硬:“哈里发陛下,我大唐圣人曾说,‘天可汗之道,顺者抚之,逆者讨之’。你们若愿称臣纳贡,大唐可保阿拉伯商路畅通,若敢拒绝,苏将军的火炮不会给你们太多时间。去年吐蕃的逻些城,半月便破,巴格达的城墙,难道比狼啸堡更坚固?”

  欧麦尔三世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手指紧紧攥着宝座的扶手

  赛义德站在一旁,虽心有忌惮,却也硬着头皮道:“使者,称臣纳贡绝无可能!我们可以赔偿损失,也可以退出阿姆河东岸,但大唐若执意逼迫,我们宁愿与唐军一战,就算战至最后一人,也不会丢了真主的荣耀!”

  “一战?”王成挑眉,从怀中掏出一卷羊皮纸,扔在议事桌上:“这是苏将军托我带来的军情简报,上面写着,安西军已在葱岭部署了五十门火炮,上万火铳手,还有从吐蕃缴获的两万匹战马。你们若想战,我大唐奉陪到底,只是不知,巴格达的百姓,是否愿意为了你们的‘荣耀’,承受火炮的轰击?”

  厅内的愤怒声浪渐渐低了下去。哈立德的匕首虽仍举着,却没了之前的气势;阿卜杜勒望着桌上的军情简报,脸色愈发凝重.

  欧麦尔三世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带着疲惫:“大唐使者,容我们商议三日。三日之后,我会给你答复。”

  王成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满厅垂头丧气的贵族,语气不容置疑:“好。三日之内,我要看到赔偿的清单与纳贡的盟约,若逾期未决,我会立刻派人通知苏将军。”

  “大唐的天兵,从不等人!”

  说完,他转身走向厅外,镶金节杖敲击地面的声音,在寂静的议事厅内格外清晰。

  哈立德望着他的背影,咬牙切齿却不敢上前;阿卜杜勒叹了口气,捡起桌上的军情简报,递给欧麦尔三世,低声道:“哈里发,唐人是来真的,我们……怕是不得不让步了。”

  夕阳透过议事厅的窗户,将王成的身影拉得很长。他走出王宫,望着底格里斯河的流水,心中默念:“太子殿下,臣定不辱使命,让阿拉伯人知道,大唐的威严,不容侵犯!”

  而王宫之内,阿拉伯大臣们的争论仍在继续,只是那份愤怒中,多了几分对大唐的畏惧,少了几分往日的傲慢。

  王成的身影刚消失在王宫门外,巴格达议事厅内的争论便如底格里斯河的洪水般爆发。

  欧麦尔三世捏着那份军情简报,鎏金宝座旁的烛火映着满厅大臣各异的神色。

  愤怒、不甘、畏惧与妥协,在香料与沉香的气息中交织。

  “真主在上!这唐人太过分了!”

  哈立德猛地将银柄匕首插回鞘中,铠甲碰撞声震得烛火乱颤。

  “称臣纳贡?那是被征服部族才做的事!我们是沙漠中展翅的雄鹰,曾将真主的荣光带到波斯与埃及,怎能向东方的唐人低头?”

  “就算他们有火炮,我们也有三万勇士,大不了战至最后一人,让真主见证我们的忠诚!”

  阿卜杜勒连忙上前,双手按在胸前躬身劝谏:“哈立德,你的勇气如沙漠正午的烈日般炽热,可真主教导我们要认清现实!”

  “唐军有五十门能轰塌城墙的火炮,还有上万火铳手。”

  “去年吐蕃的狼啸堡,铜砂墙都挡不住那些金属管子,我们巴格达的土坯城墙,又能撑多久?”

  “真主赐予我们的子民,不该为了荣耀沦为火炮下的灰烬!”

  一名年轻贵族攥紧腰间的锦带,上面绣着哈希姆部落的图腾:“大维齐尔,你这是怯懦!”

  “我们可以赔偿战马与工匠,也可以退出阿姆河东岸,但称臣绝不可行!那会让所有被征服的部族嘲笑我们,让真主的荣光蒙羞!”

  “不如派使者去联络波斯旧贵族,再征召粟特商人的私兵,我们合兵一处,或许能与唐军周旋!”

  赛义德脸色惨白地摇头:“联络波斯旧贵族?你忘了他们像沙漠中的毒蛇,时刻想咬我们一口!”

  “真主见证,我曾与唐人交手,他们的火铳能在百步外射击,我们的弯刀连靠近的机会都没有。”

  “波斯人若知道唐军势大,只会转头投靠唐人,绝不会帮我们,他们早就不满我们的统治了!””

  欧麦尔三世沉默着,目光扫过厅内争论的大臣,最终落在手中的军情简报上。“够了!”

  他突然开口,声音带着真主赐予的威严:“都说说,若答应称臣纳贡,我们会失去什么?若不答应,又会失去什么?”

  哈立德立刻回道:“尊贵的哈里发,若答应,我们会失去沙漠雄鹰的尊严!”

  “各部族会质疑您的权威,北非的柏柏尔人也会趁机叛乱,真主赐予的帝国,会在妥协中分崩离析!”

  阿卜杜勒急忙补充:“可若不答应,我们会失去巴格达!”

  “唐军的火炮会轰开城门,子民会流离失所,商路会被切断!”

  “真主赐予我们的财富与土地,都会在战火中化为乌有!”

  “称臣纳贡虽屈辱,却能保住真主的子民,保住我们与大唐的商路,每年千匹锦缎、百匹良马,比起战争的损耗,根本不值一提!”

  赛义德连忙附和:“而且,唐人说了保商路畅通!”

  “我们的商队每年从西域赚的财富,比纳贡多十倍!只要商路在,用不了几年,我们就能恢复实力,说不定还能从唐人那里学到制造火器的方法。”

  “到时候,再洗刷今日的屈辱也不迟!”

  一名年长的贵族抚着花白的胡须,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赛义德说得对!”

  “真主教导我们,忍耐是美德。当年先知在麦加受迫害时,也曾暂避麦地那,最终才将真主的荣光传遍阿拉伯。我们今日的退让,不是怯懦,是为了将来让真主的雄鹰,在更广阔的天空翱翔!”

  哈立德仍不服气,却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他看着厅内多数大臣点头赞同,看着欧麦尔三世眼中的疲惫与决断,终于垂下头颅,声音带着不甘:“可……称臣的盟约若传出去,我们阿拉伯帝国的颜面……”

  阿卜杜勒上前一步,语气诚恳:“颜面?真主赐予我们的子民安全,比颜面更重要!”

  “我们可以在盟约中加一条,‘阿拉伯为大唐友邦,每年遣使朝贺’,不说‘称臣’,只说‘朝贺’。

  “既满足唐人的要求,又保住我们的体面,这是真主赐予的折中之道!”

  欧麦尔三世缓缓点头,指尖轻轻敲击宝座扶手:“就按大维齐尔说的办。三日之内,拟定盟约。”

  “赔偿三万匹战马、五千副铠甲,交还百余名唐人工匠。”

  “每年献上波斯锦缎千匹、阿拉伯良马百匹,遣使去长安朝贺。”

  “永久退出阿姆河东岸,不得再与反唐势力勾结。”

  “至于‘称臣’二字,换成‘永为大唐友邦’,既给唐人面子,也不让我们的子民蒙羞。”

  “遵命,尊贵的哈里发!”大臣们纷纷躬身领命,哈立德虽仍有不甘,却也只能低头。

  在大唐的火炮威慑与现实的抉择面前,沙漠雄鹰的尊严,终究要为真主赐予的子民与土地让步。

  议事厅内的烛火渐渐黯淡,大臣们陆续离去,只剩下欧麦尔三世与阿卜杜勒。“大维齐尔,”哈里发望着窗外的夜色,声音带着疲惫,“你说,真主会原谅我们的退让吗?”

  “尊贵的哈里发,真主会原谅为子民着想的君主。”阿卜杜勒躬身回道:“我们的退让,不是结束,是开始,只要保住商路与子民,总有一天,我们会让唐人知道,沙漠雄鹰的利爪,从未真正收起。”

  底格里斯河的流水静静流淌,映着王宫的灯火。

  一场关乎阿拉伯帝国命运的争论,在妥协与现实中落下帷幕,而这份带着“友邦”之名、却藏着臣服之实的盟约,即将在三日之后,送到大唐使者王成的手中。

  沙漠雄鹰与东方巨龙的博弈,以一种看似平等、实则敬畏的方式,暂时画上了句号。

  当然,这也要看大唐使者王成,是否同意。

  ——

  贞观二十六年夏。

  第三日午后。

  巴格达王宫的议事厅内,气氛比三日前更显凝重。

  阿卜杜勒捧着拟定好的盟约,站在厅中,欧麦尔三世端坐于宝座之上,目光紧盯着议事厅的大门。

  今日,大唐使者王成将前来敲定盟约,而那份刻意避开“称臣”二字的文书,能否被接受,谁也没有把握。

  这三日,阿拉伯帝国可谓对王成极其款待。

  美食,美酒,什么都送。

  王成那边也是该享受享受。

  这让大家觉得,在这件事上,大唐使者或许不会那么计较。

  沉重的木门被推开,王成身着崭新的绯色朝服,手持镶金节杖,缓步走入厅中。

  他目光扫过满厅屏息的大臣,最终落在阿卜杜勒手中的盟约上,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大维齐尔,三日之期已到,盟约内容,可与本使一观?”

  阿卜杜勒连忙将盟约递上,心中暗自祈祷唐人能接受这份折中方案。

  王成接过文书,逐字逐句仔细翻看,厅内静得只能听到他翻动羊皮纸的声响。

  当看到“阿拉伯为大唐友邦,每年遣使朝贺”一句时,他忽然停下,眉头紧紧皱起,将盟约重重扔在议事桌上,羊皮纸在桌面上滑出一道弧线,最终落在欧麦尔三世面前。

  “友邦?朝贺?”王成的声音陡然拔高,目光如利剑般扫过满厅大臣。

  “本使三日前说得清清楚楚,阿拉伯需向大唐称臣,尊大唐为天朝上国!如今这盟约上,竟连‘臣’字都不敢写,是觉得我大唐的火炮不够锋利,还是觉得我天朝上国的天兵不会西渡阿姆河?”

  议事厅内瞬间炸开了锅。哈立德猛地拔出腰间的银柄匕首,刀锋直指王成,怒吼道:“真主在上!我们已答应赔偿战马、交还工匠,还愿退出阿姆河东岸,你竟敢得寸进尺!沙漠雄鹰绝不会向任何人称臣,你若再逼迫,休怪我们对你不客气!”

  “不客气?”王成冷笑一声,向前一步,直视着哈立德的刀锋,“本使从长安出发时,太子殿下曾说,‘凡不敬大唐者,虽远必诛’。”

  “你若敢动本使一根手指,不久后我大明的火炮就会轰开巴格达的城门,到时候,你这柄匕首,连自保都难!”

  阿卜杜勒连忙上前拉住哈立德,转身对王成躬身道:“尊敬的使者,称臣之事关乎我阿拉伯帝国的尊严,真主的子民无法接受这样的屈辱。我们愿每年献上更多的贡品,波斯锦缎两千匹、阿拉伯良马两百匹,只求保留‘友邦’之名,还请使者通融!”

  “通融?”王成摇头,从怀中掏出一卷大唐疆域图,展开在议事桌上,图上用朱笔清晰标注着大唐的疆界,从长安一直延伸到西域。

  “你们三次犯我安西,杀我边民,如今不过是让你们称臣,便说‘屈辱’?当年突厥颉利可汗犯我大唐,太宗皇帝亲征,最终突厥称臣,难道颉利可汗的尊严,不如你们?”

  他指着地图上的逻些城,语气愈发强硬:“若不称臣,这盟约便是一张废纸,本使即刻启程返回长安,让苏将军率军来与你们理论!”

  欧麦尔三世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手指紧紧攥着宝座的扶手。

  一名年长的贵族忍不住开口:“使者,称臣会让我们在被征服的部族面前抬不起头,北非的柏柏尔人定会趁机叛乱,到时候战火纷飞,对大唐也没有好处!我们愿与大唐永结友好,共享商路,这难道还不够吗?”

  “不够!”王成斩钉截铁地回道:“友好是建立在尊重之上,而尊重大唐,就要称臣!你们若真心与大唐友好,就该让全天下知道,大唐是天朝上国,你们是大唐的藩属!否则,今日的盟约,明日你们便会撕毁,就像你们三次违背与安西都护府的约定一样!”

  哈立德挣脱阿卜杜勒的阻拦,怒视着王成:“你不要太过分!我们已退让到极致,若你执意逼迫,我们宁愿一战!就算战至最后一人,也不会让真主的子民向唐人低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