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
“蛮荒之地的安南都护府,凭什么能养活三十万大军?”
曹子睿当即否定道。
如果消息属实的话,他率部投降北虏,岂不成了笑话。
汉水侯的号召力,在大虞军中是无敌的。
如果光本部就有近五十万大军,别说是北上勤王,就算北上争夺天下都行。
展示出了绝对的实力,沿途的虞军,投降速度绝对比他快。
许多州府都不用动手,他的旧部就会把地盘送过去。
“曹将军,请不要怀疑我们的专业性。
探子搜集起来的讯息,或许里面存在水分,但差距绝对不会太大。
如果安南都护府真那么穷困,汉水侯能放着两广不待,跑去穷乡僻壤一待十几年?”
额尔德一脸不满的质问道。
甭管情报内容有几成真,从他口中说了出来,那就必须是真的。
倘若情报被证伪,他这个情报部门负责人,还怎么在朝堂上混?
兵不够马来凑,马不够民夫也算。
他们的南征军团都存在着水分,凭什么奢望别人公开的兵力,就是准确无误。
细作是人不是神,只要大体数字对上了,情报就算有效。
想要分毫不差,总不能让情报人员,挨个点名数人。
以当下情报组织的能力,搜集一些公开的资料还行,想要渗透到敌军高层根本没戏。
相较于四处漏风的大虞帝国,安南都护府那边防护要严密的多。
李牧麾下的文武百官,一个个都在做从龙之功的梦,正是内部战斗力最彪悍的时候。
跑去策反这些人,纯粹就是羊入虎口。
“这……”
一瞬间曹子睿被怼的哑口无言。
汉水侯出身公侯之家,如果安南都护府真是穷乡僻壤,他跑过去一待十几年,逻辑上完全说不通。
如果皇帝手段厉害,还可以说是为了外出避祸。
可李牧离开时,已经到了永宁朝中期,大虞已经衰落的厉害。
甭管用什么方式评判,永宁帝都是庸碌之君,同手段厉害扯不上任何关系。
后续的两个儿皇帝,全部没有掌权,那就更不值得汉水侯忌惮。
窗户纸被捅破,曹子睿整个人都懵了。
内心深处,他问候了李牧祖宗十八代。
有这样的家底,早点儿亮出来啊!
藏着捏着,那是会坑死人的。
在潜意识里,他一直认为李牧能够动用的机动兵力,一共就十万大军。
得出这个结论,主要是基于两广的财政收入,推算出来的极限值。
至于安南都护府,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就是一个赔钱货。
对外扩张是有成本的,那么多新占领区,没有重兵驻守是不行的。
一旦抽调大军离开,不光本土势力会反噬,周边的恶邻也会趁火打劫。
理论是没错,可惜他获得的讯息不全。
本土势力反噬的前提是本土势力存在,安南都护府在扩张的同时,已经在当地完成了大清洗。
恶邻趁火打劫,那也得有恶邻才行。
欧洲殖民者那点儿兵力,连地方上的预备役,他们都搞不定。
除了欧洲殖民者外,现在的南洋地区和中南半岛全是安南都护府的势力范围,连一个独立国家都没有。
唯一的邻居莫卧儿帝国,也因为干涉虞缅战争挨了一顿胖揍,这会儿正在舔伤口。
不光军事上错估,财政上的误会更大。
新占领区短时间内,确实很难产生税收,但是能够提供商品销售市场。
直接税没有,间接税还是能收的。
通过对食盐、铁制品的垄断,外加对粮食布匹等大宗商品的控制,安南都护府收取的间接税并不少。
这些经济新玩法,大虞的文官们都搞不清楚,武将就更抓瞎了。
除了税收外,还有几百万免费劳动力,在不断为安南都护府创造收益。
尤其是最近两年,率先开启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正在不断凸显。
“好了,曹将军。
李牧那贼子最是狡诈,隐藏实力你不知道,也是情有可原。
甭管敌军有多少兵马,我们只要抢先拿下江南和湖广,就立于不败之地。
两广福建云贵这些省份多是山地,粮食产量相对有限。
安南都护府又是新地,纵使开发了一些地区能够产粮,产量也远不及江南和湖广。
到时候凭借人力财力物力,我们都能耗死他!”
呼格吉勒笑着安抚道。
站在鞑靼王国的立场上,甭管李牧有多少军队,他们都必须发动这场战争。
小弟高句丽王国都被榨干了,以他们的生产力,根本养不起十万常备军。
如果再不南下劫掠,到了冬天族人就要饿肚子啦。
鬼方人愿意积极响应,也是同样的道理。
要么南下从大虞手中,抢走足够的钱粮御寒物资,要么在寒冷的冬天饿死冻死。
……
“大单于,镇江城中虞军突然登船顺流而下,朝着松江府的方向去了!”
青年将领带来的消息,瞬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作为南京门户,镇江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正常情况下,虞军应该不惜代价死守的,可眼下情况完全相反。
城中虞军在有余力的情况下,突然弃城跑路,这里面明显有问题。
“守军突然弃城跑路,你们觉得虞朝人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呼格吉勒皱着眉头询问道。
“大单于,末将斗胆猜测,城中守将畏惧我们的兵锋,不敢与之争锋!”
尼赤勒格率先回应道。
镇江守军跑的太快,以至于他们连阻拦都来不及。
当然,就算是想拦,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别看他们渡过了长江,但长江航道中依旧有虞军水师活动。
划着临时赶制的木筏,到江面上拦截敌军舰船,明显不是智者所为。
何况他们的战略目标是攻克镇江,而不是为了歼灭镇江守军。
甭管敌军是为了什么弃城,他们夺取城池的战略目标,现在都完成了。
“不对!”
“如果是畏惧我们的兵锋,在渡江战役开启前,他们就该跑路了。
结果他们宁愿花费大把的时间,撤离城中百姓,大军也没有撤离。
并且在前面的日子里,镇江守军还是打的不错,丝毫没有士气溃散的迹象。
如果守军愿意,就算再进攻一个月,我们也未必能拿下城池!”
呼格吉勒当即否定道。
尽管不知道发生什么,但直觉告诉他,这背后肯定大有文章。
“大单于,或许是虞朝内斗导致的。
按照正常情况,镇江守军就算撤离,也该撤往南京参加都城保卫战。
弃城顺江而下,在政治上可是重大失误。”
施世昌忍不住提醒道。
终归在大虞帝国混过的,他非常清楚大虞的内部政治斗争有多激烈。
前面勋贵系部队就能摆烂,故意弃守京师。现在能固守镇江这么长时间,已经非常给朝廷面子。
站在武将的个人立场上,跑去松江府等汉水侯的援兵过来会师,可比参加南京保卫战安全多了。
前面能弃守京师,那是繁华的京师早就在战火中毁于一旦,留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
朝廷舍不得投钱重建,皇帝也不在那边办公,丢了也就丢了。
南京城不一样,朝廷和皇帝都在城中。
守军就算想要跑路,最少也要带上小皇帝和百官,否则没法给天下人交代。
熟悉军事的都知道,逃命的时候拖家带口,将严重影响撤离速度。
尤其是带着皇帝跑路,更容易吸引敌军。
冒险撤离,还不如死守城池,生还的概率大。
“嗯!”
“虞朝这种时候,还不忘进行内斗,看来是天助我也!”
“传令下去,立即派人接管镇江城,然后挥师夺取南京。”
获得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呼格吉勒也没深究的心思,当即下令兵发南京。
……
“轰隆隆……”
炮火声划破天际,把正在参加朝会的百官吓了一大跳。
“火炮怎么突然响了,快派人去查看一下,外面发生了什么。”
万怀瑾的话音刚落地,一名青年将领就匆匆跑了进来。
“诸位大人,大事不好!”
“北虏……北虏打过来啦!”
获悉这个消息,众人第一反应就是懵逼。
北虏虽然渡过了长江,但中间还有镇江挡着。
不拔掉镇江那颗钉子,敌军是不敢放开手脚进攻南京的。
“糟糕!”
“镇江有变!”
楚国公当即得出了结论。
“国公爷,镇江发生变故,朝廷为何没有提前收到消息?
就算对沿途进行了坚壁清野,总不至于连探子都没有留几个吧?”
贺正则忍不住追问道。
南京保卫战开启的当下,镇江这种战略要地,肯定得密切关注。
稀里糊涂的丢了军事重镇,朝廷事先都没有收到任何消息,还要等北虏打过来才知道。
在情报搜集上,表现得明显不合格。
“或许是探马遭遇了意外,没有及时把情报传递回来。”
楚国公硬着头皮回答道。
内心深处,他已经暗自叫苦。
不是所有的勋贵,都能够用兵如神。
比如他这位南京守备,就是理论经验丰富,实操经验仅限于和云向文一起围剿“白莲教叛军”。
全程都是勋贵系自导自演,看似斩获颇丰,实际上都是拿山贼土匪充数。
突然负责南京防务,本身就充满了挑战性。
需要安排的事情太多,一时间忙晕了头,他直接把部署探马的事情给忘了。
作为守城的一方,这种军事上的失误,并不算致命。
按照正常情况,镇江失守的时候,云向文应该提前派人向朝廷发出预警。
城破之后,残部也要撤过来,参加南京保卫战。
他都做好了准备,等云向文过来后,就把他拉到指挥部帮忙干活。
万万没想到,这位寄予厚望的战友,居然有如此不靠谱的一面。
“好一个发生意外!”
“哼!”
“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倘若再多来几次意外,我等就沦为阶下囚了!”
安敬之跟着吐槽道。
作为官场老油条,哪怕不以军事能力见长,也能发现不对劲。
有资格担任探马的,全是军中精锐。
一个两个可能遭遇意外,但所有的探马同时遭遇意外,这就十分离谱。
沿途任何探马发现不对劲,向朝廷发出预警,他们就该提前知道北虏打过来。
哪怕只提前半个时辰收到消息,大家也能有心理准备。
“好了,今天的朝会就提前结束吧!
下来之后,赶紧检查一遍城防落实情况。
五城兵马司和应天府都要行动起来,现在这种关键时候,城中万万不能出乱子。”
见气氛不对,万怀瑾当即叫停了朝会。
有问题大家私底下解决,现在这种时候拿到朝堂上讨论,纯粹是自找麻烦。
战争不以个人意志转变,在朝廷采取行动的时候,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
七月的长江水,迎着夏日的风,激起朵朵浪花。
呼格吉勒亲率八万大军列阵城南,玄甲在朝阳下泛着寒光,战旗被江风扯得猎猎作响。
“开炮!”
随着施世昌的一声虎吼,六十门巨型火炮同时轰鸣,实心弹呼啸着砸向城头。
“炮兵还击!”
城上虞军守将,第一时间下令还击。
飞射而出的炮弹,在军阵前犁出数道血沟,顷刻间参与攻城的仆从军便死伤一片。
见到这一幕,施世昌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仆从军的命不值钱,人死了继续收编虞军即可,只要不用他的嫡系当炮灰,那就没关系。
在进行兵力部署的时候,还特意把平常和他不对付的将领安排在主攻位置上,美其名曰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
死士组成的攀城队,扛着云梯冲到护城河边,钩爪铁锚“咔嗒”咬住城垛。
八百名头戴铁盔的死士,踩着浮桥发起了冲锋,甲叶碰撞声混着箭雨破空声织成死亡序曲。
“砰、砰、砰……”
时代终归不一样,面对喷射的子弹,传统的铠甲显得非常无力。
许多士兵尚未来得及爬上云梯,就先一步倒在了战场上。
血腥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鲜血染红了护城河。
鸣金收兵的号角响起,参战的双方士兵,纷纷舒了一口气。
“蛮荒之地的安南都护府,凭什么能养活三十万大军?”
曹子睿当即否定道。
如果消息属实的话,他率部投降北虏,岂不成了笑话。
汉水侯的号召力,在大虞军中是无敌的。
如果光本部就有近五十万大军,别说是北上勤王,就算北上争夺天下都行。
展示出了绝对的实力,沿途的虞军,投降速度绝对比他快。
许多州府都不用动手,他的旧部就会把地盘送过去。
“曹将军,请不要怀疑我们的专业性。
探子搜集起来的讯息,或许里面存在水分,但差距绝对不会太大。
如果安南都护府真那么穷困,汉水侯能放着两广不待,跑去穷乡僻壤一待十几年?”
额尔德一脸不满的质问道。
甭管情报内容有几成真,从他口中说了出来,那就必须是真的。
倘若情报被证伪,他这个情报部门负责人,还怎么在朝堂上混?
兵不够马来凑,马不够民夫也算。
他们的南征军团都存在着水分,凭什么奢望别人公开的兵力,就是准确无误。
细作是人不是神,只要大体数字对上了,情报就算有效。
想要分毫不差,总不能让情报人员,挨个点名数人。
以当下情报组织的能力,搜集一些公开的资料还行,想要渗透到敌军高层根本没戏。
相较于四处漏风的大虞帝国,安南都护府那边防护要严密的多。
李牧麾下的文武百官,一个个都在做从龙之功的梦,正是内部战斗力最彪悍的时候。
跑去策反这些人,纯粹就是羊入虎口。
“这……”
一瞬间曹子睿被怼的哑口无言。
汉水侯出身公侯之家,如果安南都护府真是穷乡僻壤,他跑过去一待十几年,逻辑上完全说不通。
如果皇帝手段厉害,还可以说是为了外出避祸。
可李牧离开时,已经到了永宁朝中期,大虞已经衰落的厉害。
甭管用什么方式评判,永宁帝都是庸碌之君,同手段厉害扯不上任何关系。
后续的两个儿皇帝,全部没有掌权,那就更不值得汉水侯忌惮。
窗户纸被捅破,曹子睿整个人都懵了。
内心深处,他问候了李牧祖宗十八代。
有这样的家底,早点儿亮出来啊!
藏着捏着,那是会坑死人的。
在潜意识里,他一直认为李牧能够动用的机动兵力,一共就十万大军。
得出这个结论,主要是基于两广的财政收入,推算出来的极限值。
至于安南都护府,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就是一个赔钱货。
对外扩张是有成本的,那么多新占领区,没有重兵驻守是不行的。
一旦抽调大军离开,不光本土势力会反噬,周边的恶邻也会趁火打劫。
理论是没错,可惜他获得的讯息不全。
本土势力反噬的前提是本土势力存在,安南都护府在扩张的同时,已经在当地完成了大清洗。
恶邻趁火打劫,那也得有恶邻才行。
欧洲殖民者那点儿兵力,连地方上的预备役,他们都搞不定。
除了欧洲殖民者外,现在的南洋地区和中南半岛全是安南都护府的势力范围,连一个独立国家都没有。
唯一的邻居莫卧儿帝国,也因为干涉虞缅战争挨了一顿胖揍,这会儿正在舔伤口。
不光军事上错估,财政上的误会更大。
新占领区短时间内,确实很难产生税收,但是能够提供商品销售市场。
直接税没有,间接税还是能收的。
通过对食盐、铁制品的垄断,外加对粮食布匹等大宗商品的控制,安南都护府收取的间接税并不少。
这些经济新玩法,大虞的文官们都搞不清楚,武将就更抓瞎了。
除了税收外,还有几百万免费劳动力,在不断为安南都护府创造收益。
尤其是最近两年,率先开启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正在不断凸显。
“好了,曹将军。
李牧那贼子最是狡诈,隐藏实力你不知道,也是情有可原。
甭管敌军有多少兵马,我们只要抢先拿下江南和湖广,就立于不败之地。
两广福建云贵这些省份多是山地,粮食产量相对有限。
安南都护府又是新地,纵使开发了一些地区能够产粮,产量也远不及江南和湖广。
到时候凭借人力财力物力,我们都能耗死他!”
呼格吉勒笑着安抚道。
站在鞑靼王国的立场上,甭管李牧有多少军队,他们都必须发动这场战争。
小弟高句丽王国都被榨干了,以他们的生产力,根本养不起十万常备军。
如果再不南下劫掠,到了冬天族人就要饿肚子啦。
鬼方人愿意积极响应,也是同样的道理。
要么南下从大虞手中,抢走足够的钱粮御寒物资,要么在寒冷的冬天饿死冻死。
……
“大单于,镇江城中虞军突然登船顺流而下,朝着松江府的方向去了!”
青年将领带来的消息,瞬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作为南京门户,镇江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正常情况下,虞军应该不惜代价死守的,可眼下情况完全相反。
城中虞军在有余力的情况下,突然弃城跑路,这里面明显有问题。
“守军突然弃城跑路,你们觉得虞朝人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呼格吉勒皱着眉头询问道。
“大单于,末将斗胆猜测,城中守将畏惧我们的兵锋,不敢与之争锋!”
尼赤勒格率先回应道。
镇江守军跑的太快,以至于他们连阻拦都来不及。
当然,就算是想拦,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别看他们渡过了长江,但长江航道中依旧有虞军水师活动。
划着临时赶制的木筏,到江面上拦截敌军舰船,明显不是智者所为。
何况他们的战略目标是攻克镇江,而不是为了歼灭镇江守军。
甭管敌军是为了什么弃城,他们夺取城池的战略目标,现在都完成了。
“不对!”
“如果是畏惧我们的兵锋,在渡江战役开启前,他们就该跑路了。
结果他们宁愿花费大把的时间,撤离城中百姓,大军也没有撤离。
并且在前面的日子里,镇江守军还是打的不错,丝毫没有士气溃散的迹象。
如果守军愿意,就算再进攻一个月,我们也未必能拿下城池!”
呼格吉勒当即否定道。
尽管不知道发生什么,但直觉告诉他,这背后肯定大有文章。
“大单于,或许是虞朝内斗导致的。
按照正常情况,镇江守军就算撤离,也该撤往南京参加都城保卫战。
弃城顺江而下,在政治上可是重大失误。”
施世昌忍不住提醒道。
终归在大虞帝国混过的,他非常清楚大虞的内部政治斗争有多激烈。
前面勋贵系部队就能摆烂,故意弃守京师。现在能固守镇江这么长时间,已经非常给朝廷面子。
站在武将的个人立场上,跑去松江府等汉水侯的援兵过来会师,可比参加南京保卫战安全多了。
前面能弃守京师,那是繁华的京师早就在战火中毁于一旦,留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
朝廷舍不得投钱重建,皇帝也不在那边办公,丢了也就丢了。
南京城不一样,朝廷和皇帝都在城中。
守军就算想要跑路,最少也要带上小皇帝和百官,否则没法给天下人交代。
熟悉军事的都知道,逃命的时候拖家带口,将严重影响撤离速度。
尤其是带着皇帝跑路,更容易吸引敌军。
冒险撤离,还不如死守城池,生还的概率大。
“嗯!”
“虞朝这种时候,还不忘进行内斗,看来是天助我也!”
“传令下去,立即派人接管镇江城,然后挥师夺取南京。”
获得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呼格吉勒也没深究的心思,当即下令兵发南京。
……
“轰隆隆……”
炮火声划破天际,把正在参加朝会的百官吓了一大跳。
“火炮怎么突然响了,快派人去查看一下,外面发生了什么。”
万怀瑾的话音刚落地,一名青年将领就匆匆跑了进来。
“诸位大人,大事不好!”
“北虏……北虏打过来啦!”
获悉这个消息,众人第一反应就是懵逼。
北虏虽然渡过了长江,但中间还有镇江挡着。
不拔掉镇江那颗钉子,敌军是不敢放开手脚进攻南京的。
“糟糕!”
“镇江有变!”
楚国公当即得出了结论。
“国公爷,镇江发生变故,朝廷为何没有提前收到消息?
就算对沿途进行了坚壁清野,总不至于连探子都没有留几个吧?”
贺正则忍不住追问道。
南京保卫战开启的当下,镇江这种战略要地,肯定得密切关注。
稀里糊涂的丢了军事重镇,朝廷事先都没有收到任何消息,还要等北虏打过来才知道。
在情报搜集上,表现得明显不合格。
“或许是探马遭遇了意外,没有及时把情报传递回来。”
楚国公硬着头皮回答道。
内心深处,他已经暗自叫苦。
不是所有的勋贵,都能够用兵如神。
比如他这位南京守备,就是理论经验丰富,实操经验仅限于和云向文一起围剿“白莲教叛军”。
全程都是勋贵系自导自演,看似斩获颇丰,实际上都是拿山贼土匪充数。
突然负责南京防务,本身就充满了挑战性。
需要安排的事情太多,一时间忙晕了头,他直接把部署探马的事情给忘了。
作为守城的一方,这种军事上的失误,并不算致命。
按照正常情况,镇江失守的时候,云向文应该提前派人向朝廷发出预警。
城破之后,残部也要撤过来,参加南京保卫战。
他都做好了准备,等云向文过来后,就把他拉到指挥部帮忙干活。
万万没想到,这位寄予厚望的战友,居然有如此不靠谱的一面。
“好一个发生意外!”
“哼!”
“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倘若再多来几次意外,我等就沦为阶下囚了!”
安敬之跟着吐槽道。
作为官场老油条,哪怕不以军事能力见长,也能发现不对劲。
有资格担任探马的,全是军中精锐。
一个两个可能遭遇意外,但所有的探马同时遭遇意外,这就十分离谱。
沿途任何探马发现不对劲,向朝廷发出预警,他们就该提前知道北虏打过来。
哪怕只提前半个时辰收到消息,大家也能有心理准备。
“好了,今天的朝会就提前结束吧!
下来之后,赶紧检查一遍城防落实情况。
五城兵马司和应天府都要行动起来,现在这种关键时候,城中万万不能出乱子。”
见气氛不对,万怀瑾当即叫停了朝会。
有问题大家私底下解决,现在这种时候拿到朝堂上讨论,纯粹是自找麻烦。
战争不以个人意志转变,在朝廷采取行动的时候,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
七月的长江水,迎着夏日的风,激起朵朵浪花。
呼格吉勒亲率八万大军列阵城南,玄甲在朝阳下泛着寒光,战旗被江风扯得猎猎作响。
“开炮!”
随着施世昌的一声虎吼,六十门巨型火炮同时轰鸣,实心弹呼啸着砸向城头。
“炮兵还击!”
城上虞军守将,第一时间下令还击。
飞射而出的炮弹,在军阵前犁出数道血沟,顷刻间参与攻城的仆从军便死伤一片。
见到这一幕,施世昌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仆从军的命不值钱,人死了继续收编虞军即可,只要不用他的嫡系当炮灰,那就没关系。
在进行兵力部署的时候,还特意把平常和他不对付的将领安排在主攻位置上,美其名曰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
死士组成的攀城队,扛着云梯冲到护城河边,钩爪铁锚“咔嗒”咬住城垛。
八百名头戴铁盔的死士,踩着浮桥发起了冲锋,甲叶碰撞声混着箭雨破空声织成死亡序曲。
“砰、砰、砰……”
时代终归不一样,面对喷射的子弹,传统的铠甲显得非常无力。
许多士兵尚未来得及爬上云梯,就先一步倒在了战场上。
血腥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鲜血染红了护城河。
鸣金收兵的号角响起,参战的双方士兵,纷纷舒了一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