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五百七十章 、最后的华章

小说:复山河 作者:新海月1 更新时间:2025-11-20 19:44:10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鞑靼王庭。

  “大单于,城中传来消息,大事定矣!”

  额尔德欣喜的汇报道。

  像南京这种坚城,想要从外部攻破,势必要付出惨痛代价。

  当年白莲教叛军为了攻克南京,硬是在这里填上了数十万条人命,才拿下这座城池。

  草原联军本就不擅长攻城,若是一味的强攻,需要的代价肯定少不了。

  充当攻城主力的仆从军,早就已经怨声载道,营地中甚至还发生过几次哗变。

  鞑靼王国想要夺取天下,光靠自己那点儿人,肯定不够用。

  哪怕加上鬼方人,还是力有不及。

  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势必要仰仗虞军降卒组成的仆从军。

  事实上,自入关以来,仆从军的地位就在悄然无声的上升。

  眼下已经成了鞑靼王国内部,不可或缺的军事力量。

  “好!”

  “告诉那些内应,只要他们帮朕打开了城门,加官进爵封妻荫子通通不在话下。

  当年蒙元帝国给他们的特权,朕也能给他们!”

  呼格吉勒当即画起了大饼。

  对蒙元帝国的历史,他都是一知半解,更别说熟悉他们在汉地执行的政策。

  如果不是投奔他的虞朝读书人,经常感怀蒙元时代,他都不知道蒙元帝国受士绅集团追捧。

  不熟悉没有关系,这不影响他拿来画饼。

  至于能否兑现承诺,那是夺取了天下之后的事情。

  “大单于英明!”

  众人齐声高呼道。

  营帐内的虞朝人,呼声明显更热烈一些。

  看得出来,希望重回蒙元时代的,不是一个两个。

  现在还算好的,虞朝建立初期,那帮遗老遗少闹的才厉害。

  虞朝建立初期的几场血案,就是为了清洗遗老遗少的影响力。

  可惜后面的几任皇帝,没能把打击政策延续下来,让毒瘤思想流传了下来。

  “施将军、曹将军,你们对大虞最为熟悉。

  这次的行动,你们觉得能成功么?”

  呼格吉勒试探性的问道。

  为了夺取天下,鞑靼内部制定了一套“以虞制虞”的策略,现在正处于验证阶段。

  施世昌和曹子睿不是最先投奔他的虞朝官员,却是最具代表性的虞朝官员。

  前者带来了辽东军残部,后者献上了一座扬州城。

  “大单于,在大虞帝国权力组成中,士绅集团占据了最重要的一环。

  朝廷的主要决策,几乎都是出自他们之手。

  只不过这个群体内部分化严重,因为利益形成了大大小小若干个团体,经常斗的不可开交。

  其中又以清流集团的影响力最大,江南地区更是他们的大本营。

  前些年因为抗税运动犯了众怒,引来了勋贵集团和北方各大派系的联合剿杀。

  原本依附于他们的一众南方政治团体,也顺势落井下石。

  寡不敌众的江南士绅损失惨重,连带着清流党也折损了大量的力量,这才消停了下来。

  现在残余下来的清流党人,依旧是大虞官场上最重要的一股政治力量。

  不过这个群体有一个特点,从上到下都喜欢空谈,不喜欢操持实物。

  在执行能力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

  施世昌委婉的提醒道。

  作为一名长期跟着清流集团混日子的武将,对清流党人的骚操作,他是一清二楚。

  一个个口号喊的惊天动地,到了要具体干活的时候,经常搞的一团糟。

  明明坐拥最丰厚的政治资源,却拿不出几份亮眼的政绩。

  当年和阉党开干,他们被人家压着打。

  后面和勋贵集团对掏,又被人家压制。

  现在又和内阁对上了,结果依旧处于下风。

  倒不是竞争对手多强,主要是清流集团一旦占据优势,必定会捅出篓子来。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白莲教之乱。

  本来只是为了搞点事情,给朝廷施加压力,为倒阉做准备。

  阉党是被打压了下去,怎奈他们这帮操盘的玩儿崩了,直接要了大虞帝国的半条命。

  如果不是勋贵集团逆风而起,大虞帝国早就没了。

  朝廷刚缓过一口气,他们又利用勋贵系大佬不在朝堂的机会,成功坑死了舞阳侯,引发了文武大乱斗。

  为了安抚勋贵集团,被迫开了勋贵入阁的先例。

  本以为他们会吸取教训,万万没想到,事情没过几年又跑去鼓动永宁帝亲征。

  这一波后果更加严重,直接导致亲近文官集团的永宁帝,被迫退位平息众怒。

  遭受重创之后,还不知道安分。

  紧接着没几年,又在江南发起了抗税运动,间接逼反了辽东镇。

  某种意义上来说,大虞帝国的衰落,一直都伴随着清流集团的折腾。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他都不敢相信,一个政治团体能连续闯出这么多的祸。

  突然发现自己又一次,同清流集团成为队友,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惶恐。

  “大单于,施将军所言甚是。

  虞朝那帮文官,就没有几个靠谱的。

  为了保险起见,最好是拉拢几名武将,直接打开城门。”

  曹子睿跟着补了一刀。

  前面的重大历史变故,他都没有参与其中,感受不是那么深。

  可是在守卫扬州期间,他真正意义上,体会到了朝廷的不靠谱。

  明知道敌人大兵压境,连扬州守军的钱粮都敢克扣。

  若是给养足够充足,他也不会急着投降。

  扬州城能够多守几个月,那么南方的局势,将会大不相同。

  “嗯!”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这些人确实不堪大用。

  不过没有关系,本来就是废物利用,纵使行动失败也没关系。

  此刻城中人心动荡,正是军心士气最低迷的时候。

  再传出朝廷有高层官员投降的消息,纵使李牧那贼子亲自过来,也别想守住南京城!”

  呼格吉勒点了点头说道。

  现在这一幕,正是他想要看到的。

  以虞制虞的本质,就是利用虞朝人内部的矛盾,引导他们互相内斗牵制。

  至于清流党人是否有能力,这一点并不重要。

  愿意花费功夫收复他们,主要是冲着他们名声去的。

  夺取天下光实力不够,还需要名望。

  同顶着大虞战神名号的李牧不同,他这位鞑靼大单于,在大虞境内的名望纯粹就是负值。

  以往的时候,他可以不在乎。

  可决定争夺天下,那就必须洗白名声。

  最简单的操作,就是找名望高的人,替他进行背书。

  如果那帮大儒,没有被坑到海外去,那些人就是最佳人选。

  可惜人到了李牧手中,就不可能还回来,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名声不错的清流党人合作。

  “大单于英明!”

  “既然要打击城内的军心,不如假借傀儡皇帝的名义,再向城中投放书信。

  对了孔家和孟家的名头,也可以借来一用。”

  下方的中年文士急忙献策道。

  鞑靼王国的夺取天下之路,全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他们这些投奔过来的虞朝文官,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

  眼瞅着南京城就要拿下了,再不出谋划策,恐怕下一次议事这里都没有他的位置。

  毕竟,南京城中的文官太多了。

  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个人名望,都不是他这位路人甲能比的。

  “嗯!”

  “此事你看着张罗,只要能够打击城内的军心士气,任何手段都可以使用。

  记得先用傀儡皇帝的名头,给姓孔的加封衍圣公,再用朕的名义加封一遍。

  永宁小儿缺乏气度,连一个衍圣公的爵位都吝啬,朕可没有小气。”

  呼格吉勒大大咧咧的说道。

  在封官赐爵上,他可比大虞帝国豪气多了。

  唯一的问题在于这些爵位的含金量不高,哪怕在鞑靼王国内部,认可度也不高。

  随便一名鞑靼将领,都可以不把这些虞人公侯放在眼里。

  选择在此时册封衍圣公,主要是为了洗掉当年屠杀衍圣公一脉的恶名。

  想想就觉得憋屈,他们只是想过去抢劫,谁知道上一任衍圣公那么倒霉,居然重伤不治而死。

  结合战后大虞以通虏罪名,把孔家各房查抄了一遍,还冷处理了衍圣公的爵位,他严重怀疑是大虞内斗。

  肉都被大虞权贵吃了,屎盆子全扣他头上,想想就觉得憋屈。

  拖到了现在,终于了洗白的机会。

  孔家人都站了出来,证明上一任衍圣公不是他们杀的,其他人还有啥好说的。

  “大单于英明!”

  众人再次齐声呼道。

  ……

  南京城。

  早朝一开始,朝堂上的气氛就不对。

  从九帝并立到十帝凌空,给众人带来的刺激,实在是太大了。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都没有这么会玩的。

  注定要载入史册,作为闹剧见证者,众人着实高兴不起来。

  哪怕是大虞的死忠,这会儿也意识到朝廷要凉。

  战场上遭遇失败,还能再打回去,人心一旦变了就真没啦。

  “陛下,听闻有宗室王公自立为帝,动摇我大虞国本。

  御史都察院建议,朝廷立即下旨责令地方督抚组织围剿,用雷霆手段震慑人心!”

  左都御史舒经纶率先开炮道。

  虽然他倒向了北虏,但现在还没有投奔过去,那就是大虞的左都御史。

  遇上这种践踏皇权,动摇江山社稷之事,自然要表明立场。

  为了戏演的更像一些,在早朝开始前,他还特意召集御史们统一了立场。

  “舒大人,言之有理!”

  “甭管是什么人,胆敢自立为帝,朝廷都必须严惩不贷。”

  ……

  转瞬的功夫,朝堂上就形成了统一的喊打喊杀。

  至于为何这么多宗室称帝,又为何赶在同一时间称帝,大家都默契的选择视而不见。

  没有证据的事情,心里怎么想都可以,但是不能拿出来乱说。

  文武百官空前的团结,这可搞懵了龙椅上的小皇帝。

  一个二个都向他请示,问题是他何曾做过朝廷的主啊!

  以往的时候,无论大小事务都是百官商议决策,他的意见根本不重要。

  这会儿百官齐刷刷的问题抛给他,着实是为难人。

  群臣也知道这么干不道义,可现在造反称帝的是宗室王公。

  一旦下令围剿,势必会牵扯大量的宗室进去。

  越是乱世,越需要用雷霆手段震慑。

  消息传递的太快,朝廷还没做出决定,就已经闹的满城风雨。

  内阁想要低调处理,根本不具备可行性。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无论是谁下令,都要背负屠戮宗室的恶名。

  偏偏事情,还不能拖下去。

  如果反应慢了,搞不好地方上的官员中,就有人为了利益投奔伪帝。

  一旦形成风潮,南京朝廷的正统性就要遭到严重挑战,连带着他们这些朝中百官手中的权柄也会跟着作废。

  现在一众伪帝造反的主要理由中,都有一条乱世中“国赖长君”。

  一个个在发布的讨伐檄文上,把南京朝廷一众大员全部描绘成了乱贼贼子。

  指责他们拥立幼帝,全是为了执掌大权。

  谎言不会伤人,但真相绝对是快刀。

  年幼的长沙王次子能上位,除了平衡朝中各派外,更多还是大家私心作祟下的产物。

  一下子被戳破了真相,再好的涵养,也会绷不住。

  “皇上,百官在等您回话呢!”

  宦官的小声提醒,把小皇帝从懵逼中拉了回来。

  迟疑了片刻之后,才颤颤巍巍的说道:

  “哦,那就依众卿家所言!”

  眼前的一幕,落入被北虏收买的官员眼中,这就是缺乏人君之相的表现。

  原本忐忑的心,一下子安稳了下来。

  “臣等遵旨!”

  得到了皇帝的许可,群臣当即回应道。

  尽管这么干,有些不道义,但黑锅总算甩了出去。

  往后在史书上,可以堂而皇之的记录:惊闻宗室谋逆,帝大怒,下令诛之。

  “伪帝频出,让城中人心惶惶。

  诸位大人,可以安抚民心之策!”

  小插曲结束,万怀瑾果断开启下一个议题。

  围剿伪帝很急,但安抚城中人心,更是重中之重。

  “首辅大人,北虏卑鄙无耻。

  不断向城中投放书信,消息早已经传开。

  尽管我们再三否认,依旧无法令城内军民安心。

  为了鼓舞士气,请朝廷拨银一百万两,嘉奖守城官兵!”

  楚国公率先开口说道。

  光说虚的没用,士兵们不关心那些大道理,大家只认银子。

  说的天花乱坠,不及一锅红烧肉有效。

  遗憾的是这会儿敌军围城,朝廷就算舍得砸钱,城内也找不到那么多猪肉。

  纵使劳军这会儿能够拿出来的,也就一些大米白面,并且还得限量供应。

  酒肉管够,那纯粹是外行话。

  同钱没有关系,主要是以当前的生产力,就算世家豪门集体无私奉献,也不可能做到。

  猪羊牛肉,早就退出了市场。

  哪怕是朝堂上这些大臣,这会儿想要吃肉,也只有腌制的腊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复山河,复山河最新章节,复山河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