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一百万两,国公爷你当白银是宝钞啊!”
不等内阁做出表态,第三排的户部侍郎先绷不住了。
战争爆发到现在,户部支出的战争经费,已经超过五百万两。
至于为何开销这么大,自然是战争期间物价飙涨。
朝廷采购的一应军需物资,全部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价格自然要高出市价很多。
甭管外界信不信,反正是经办的一众官员是信了。
查账是不可能查的,没有皇帝压制的官僚集团,变得空前强大。
执掌朝政的一众阁臣,自身也是官僚集团中的一员,不可能脱离体制单独存在。
对朝廷贪腐横行,他们也无能为力。
哪怕是朝中党争那么激烈,都没人用反腐当工具,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不把下面的官员喂饱,谁替他们办事啊!
当天下乌鸦一般黑时,谁也无力违逆大局。
“崔侍郎,你少给老子阴阳怪气。
北虏攻势这么猛,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名守军士卒倒下,让朝廷出点儿钱劳军怎么啦?
户部的银子不拿来当军费,难道要留着给北虏么!”
楚国公当即开喷道。
最近这段日子为了守城,他就没少劳神费力,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来。
为了展示亲民的一面,他这位养尊处优的国公爷,还经常和守军士卒同吃一锅饭。
尽管有作秀的成分,但能够坚持下来,那也需要毅力。
付出了这么多,还被人说三道四,他的牛脾气也上来了。
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部一股脑说了出来。
反正他是看了出来,现在的内阁,就是软蛋。
不光震慑不住地方地方督抚,连对朝堂的控制力,也非常有限。
“你无理取闹!”
崔侍郎忍不住回怼道。
户部中就算有人想把银子留给北虏,那也得户部中有银子才行。
大虞帝国最奇妙的地方就是财政永远没钱,但是到了需要用钱的时候,官员又能从各种地方挪出银子来。
尽管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不可取,但这却是大虞能维系下来的关键。
真要北虏进了城,就会发现户部的存银,还没有京中随便一名官员家中的存银多。
这种穷衙门富官的玩法,也是大虞的特有国情。
“本公有没有无理取闹,轮不到你一侍郎说三道四。
总之,今天这一百万两,你们户部必须想办法给出了!”
楚国公当即耍起了无奈。
经验告诉他,不要同文官进行理论。
在人家擅长的领域辩论,只会自取其辱。
想要达到目的,最好的选择就是胡搅蛮缠,逼迫他们做出让步。
眼下就是最好的机会,敌军大兵压境,正是需要守军卖命的时候。
不在这种时候敲竹杠,换个时间点再想让户部掏钱,那就更难了。
靠着这种玩法,从开战到现在,他已经成功索要了三次钱粮。
现在粮食还够吃,那就趁机要钱。
一部分用来劳军,一部分给将领改善生活,再留下一部分作为备用。
在大虞朝带兵,小金库是必不可少的。
倘若某个时期,朝廷突然断了粮饷,就是启用小金库的时候。
“休想!”
……
“够了!”
“要吵出去吵,这里不是你们吵架的地方。
没有别的事情,现在就先散朝!”
眼瞅着争吵升级,万怀瑾当即宣布朝会结束。
并非他吝啬军饷,主要是钱不能这么花。
朝廷有朝廷的法度,一旦开了这个坏头,就会永无宁日。
南京保卫战打响,才一个多月时间,武将们就三番五次的伸手要钱劳军。
搁在以往的时候,这是无法想象的。
早些年的时候,能够拿到六七成的日常军饷都要感恩戴德,谁敢额外伸手啊!
眼下不行了,随着大虞局势的日益恶化,武将们也变得狂妄起来。
汉水侯那种封疆大吏惹不起也就忍了,连朝中这些没有战功的勋贵,也学会了威胁朝廷。
为了顾全大局,内阁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勉力维系住朝廷的威严。
至于勋贵们要钱的问题,那些都可以下来慢慢沟通。
……
小插曲告一段落,但城中文武之间的矛盾,却变得日益尖锐起来。
武将们觉得文官不当人,文官则认为武将们太过贪婪。
这就是一笔糊涂账,孰是孰非,很难简单的下定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北虏投书造成的恶劣影响,还在持续蔓延。
没有办法,这是大虞帝国建立后,推广教育惹的祸。
一村一社学的制度,尽管早就名存实亡,但这也让大虞的人均识字率,远超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
南京这种地方,城中百姓的识字率就更高了。
纵使朝廷严令收缴销毁这些文书,但架不住人都有好奇心,朝廷越是禁止的东西就越有人忍不住打开看。
以至于北虏送来的消息,总能在最短时间内流传出去。
如果是谣言也就罢了,偏偏从朝堂上传出的消息,还从侧面印证了这些内容。
城中人心惶惶,军心士气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时间缓缓流逝,随着夜幕降临,城内的气氛变得越发凝重。
“刘指挥使,该下定决心了!”
听到来人的催促,刘伯翰额头上的冷汗直冒。
理智告诉他,这一步迈了出去,就再也没有回头路。
可是没有办法,被人抓到了软肋。
“你回去告诉舒大人,我会按照约定行动的。
让他们先在城中搞事,吸引外界的注意力。”
刘指挥使狠了狠心说道。
事到临头,已经容不得他退缩。
就算现在收手,等到事发之后,朝廷一样饶不了他。
有些事情就是不归路,一旦做下了,就无法回头。
“刘指挥使放心,在城中放火的人早就安排好了,丑时三刻就会发动。
趁着这个间隙,您还能去巡视一圈城防,顺势清理掉不稳定因素。”
青衣书生笑着说道。
功名富贵近在咫尺,些许风险根本不被他放在心上。
行动能够如此顺利,主要还是大虞的人心散了。
连朝中高层都不看好帝国的未来,何况是下面的人。
伴随着沙漏缓缓落下,距离丑时也越来越近,突然城中响起了喊杀声。
经验丰富的刘指挥使,瞬间意识到情况不妙。
“何先生,城内多半泄密了。
你立即向城外发信号,让联军提前攻城。
我这就去安排人开城门,速度必须要快,这里坚持不了多久!”
刘指挥使急忙开口催促道。
内心深处,他恨死了这帮猪队友。
别的时候失误也就罢了,现在这种时候出现问题,那就是不准备活了。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作为计划参与者,一旦朝廷追查下来,他也是死路一条。
“刘指挥使稍安勿躁,这多半是其他人引发的意外。
南京知府衙门、巡抚衙门、守备府都有我们的人,就算发生了问题,也会帮忙遮掩过去。
如果不是时间太紧,内阁中那几位,我们都能拉过来。
满朝文武都是自己人,如何会输啊!”
何先生当即吹嘘道。
真要是收买了这么多人,根本无需玩儿半夜夺城的把戏,白天就大大方方的献出了城池。
不过眼下这种关头,他需要稳住刘指挥使,继续前面的计划,必须拿出来胜券在握的气势忽悠。
“何先生,赶紧发信号吧!”
刘指挥使慌乱的催促道。
见过墨迹的,他就没见过生死关头,还这么墨迹的。
尽管他知道暗中勾结北虏的人不少,但他绝不相信渗透到了这么多衙门。
顶多收买其中几个小吏,或者是个别官员。
想要彻底掌控一个衙门,那是不可能的。
涉及的人数越多,就越容易出现纰漏。
大虞帝国传承这么多年,绝不缺少忠臣。
这些人死都不怕,又岂会轻易被收买。
“那个……我……”
见何先生吞吞吐吐,刘指挥使瞬间明白了过来。
感情这位负责联络的信使,手中连紧急传讯的工具,都没有提前准备。
草台班子的既视感,一下子充斥了他的脑海,瞬间感觉“前途无亮”。
“何先生,城中已经泄密,要不了多久朝廷的人就找上门来。
想要这份夺城功劳,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听我的安排。
稍后我会用吊篮放你出城,前去联络王师。
速度必须要快,晚了大家都得死!”
眼瞅着喊杀声越来越近,刘指挥使当机立断做出了决策。
朝中百官虽然酒囊饭袋居多,但也不缺乏聪明人。
发现有人制造混乱,必然联想到守城上。
一旦上面有了反应,增派援兵进入各门,他再想打开城门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错过了今夜的机会,朝廷一路追查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查到他的头上。
他可不认为一应参与者,都能够在严刑拷打下,守口如瓶。
……
楚国公府
“国公爷,兵丁传来消息,有人在城中制造混乱。”
听到这个消息,刚刚入睡不久的楚国公,瞬间翻身而起。
原本的浓浓睡意,一下子消失于无形。
“查!”
“立即安排人严查!”
“通知负责执夜的将领,马上加派兵丁巡逻,务必要把反贼全部缉拿归案。
尤其是各地城门,更要加强管控!”
没有丝毫犹豫,楚国公本能的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尽管没有多少军事指挥经验,但各种兵书他还是读了不少的,现在的操作完全是照本宣科。
在战争时期,一味的生搬硬套是大忌,但放在守城期间全部都是满满的经验教训。
“末将领命!”
说完之后,中年将领直接转身离去。
小插曲结束,楚国公已经没有了睡意。直觉告诉他,这场人为制造的混乱,并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
在人心动荡的当下,城中有人勾结北虏,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如果没人当叛徒,反而会令他奇怪。
可叛徒究竟是谁,一共有多少人参与,就需要详细调查了。
偏偏朝廷需要稳定,若是打破了朝堂上的默契,深入追查下去,势必让城中本就动荡的人心变得越发混乱。
如果让守军官兵知道,朝堂上的大员背叛了大虞,势必会进一步打击军心士气。
不查要出问题,深入追查也会出问题。
一时间,楚国公突然变得纠结起来。
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为啥李牧会放着首辅不干了。
自己在前方累死累活的卖命,后面却有一群猪队友,在不断扯后腿添乱。
搞乱了天下,这帮人罪魁祸首不光自己隐身,还会把黑锅甩过来。
梳理了一下思绪,一股不祥的预感直入他的心头。顾不上耽搁楚国公当即穿上官服,亲临一线巡视城防。
“轰隆隆……”
突然响起的攻城炮火声,揭开了最后的面纱。
攻城时间提前了,奉命在城中制造混乱的死士,在收到讯号之后,还是第一时间采取了行动。
转瞬的功夫,南京城就火光四射。无数百姓尚未搞清楚发生了什么,就已经深陷火海。
“铛、铛、铛……”
发现火灾之后,巡夜的兵丁第一时间敲响锣鼓,召唤附近的百姓参与救火。
“城破啦!”
“北虏打进城啦!”
……
参与制造混乱各府家丁,纷纷开始呐喊,让本就动荡的城中人心变得越发混乱。
上元门。
刘指挥使正点头哈腰的,喜迎“王师”进城。
可惜这些“王师”没把他当成一会儿,一个个都争先恐后的往城里冲,根本没人顾得上和他寒暄。
有一名士兵因为站位太过靠前,还被入城的鞑靼将领,一刀斩下了脑袋。
血腥的一幕,让刘指挥使又惊又怒,满肚子的委屈都没地方倾诉。
一直到草原联军接管城防,前面同他联络的何先生,都没有再出现过。
显然,从打开城门那一刻开始,他的价值就已经没了。
运气好的话,或许在夺取南京之后论功行赏的时候,能够捎带想起他来,但那都是未来的事情。
杀戮在城中持续蔓延,发现上元门沦陷后,守军将军第一时间派出了援兵,试图把北虏赶出城去。
可惜进城的敌军士兵太多,根本不是一下子能够杀光的。双方在外城展开了激烈战斗,杀的血流成河。
……
不等内阁做出表态,第三排的户部侍郎先绷不住了。
战争爆发到现在,户部支出的战争经费,已经超过五百万两。
至于为何开销这么大,自然是战争期间物价飙涨。
朝廷采购的一应军需物资,全部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价格自然要高出市价很多。
甭管外界信不信,反正是经办的一众官员是信了。
查账是不可能查的,没有皇帝压制的官僚集团,变得空前强大。
执掌朝政的一众阁臣,自身也是官僚集团中的一员,不可能脱离体制单独存在。
对朝廷贪腐横行,他们也无能为力。
哪怕是朝中党争那么激烈,都没人用反腐当工具,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不把下面的官员喂饱,谁替他们办事啊!
当天下乌鸦一般黑时,谁也无力违逆大局。
“崔侍郎,你少给老子阴阳怪气。
北虏攻势这么猛,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名守军士卒倒下,让朝廷出点儿钱劳军怎么啦?
户部的银子不拿来当军费,难道要留着给北虏么!”
楚国公当即开喷道。
最近这段日子为了守城,他就没少劳神费力,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来。
为了展示亲民的一面,他这位养尊处优的国公爷,还经常和守军士卒同吃一锅饭。
尽管有作秀的成分,但能够坚持下来,那也需要毅力。
付出了这么多,还被人说三道四,他的牛脾气也上来了。
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部一股脑说了出来。
反正他是看了出来,现在的内阁,就是软蛋。
不光震慑不住地方地方督抚,连对朝堂的控制力,也非常有限。
“你无理取闹!”
崔侍郎忍不住回怼道。
户部中就算有人想把银子留给北虏,那也得户部中有银子才行。
大虞帝国最奇妙的地方就是财政永远没钱,但是到了需要用钱的时候,官员又能从各种地方挪出银子来。
尽管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不可取,但这却是大虞能维系下来的关键。
真要北虏进了城,就会发现户部的存银,还没有京中随便一名官员家中的存银多。
这种穷衙门富官的玩法,也是大虞的特有国情。
“本公有没有无理取闹,轮不到你一侍郎说三道四。
总之,今天这一百万两,你们户部必须想办法给出了!”
楚国公当即耍起了无奈。
经验告诉他,不要同文官进行理论。
在人家擅长的领域辩论,只会自取其辱。
想要达到目的,最好的选择就是胡搅蛮缠,逼迫他们做出让步。
眼下就是最好的机会,敌军大兵压境,正是需要守军卖命的时候。
不在这种时候敲竹杠,换个时间点再想让户部掏钱,那就更难了。
靠着这种玩法,从开战到现在,他已经成功索要了三次钱粮。
现在粮食还够吃,那就趁机要钱。
一部分用来劳军,一部分给将领改善生活,再留下一部分作为备用。
在大虞朝带兵,小金库是必不可少的。
倘若某个时期,朝廷突然断了粮饷,就是启用小金库的时候。
“休想!”
……
“够了!”
“要吵出去吵,这里不是你们吵架的地方。
没有别的事情,现在就先散朝!”
眼瞅着争吵升级,万怀瑾当即宣布朝会结束。
并非他吝啬军饷,主要是钱不能这么花。
朝廷有朝廷的法度,一旦开了这个坏头,就会永无宁日。
南京保卫战打响,才一个多月时间,武将们就三番五次的伸手要钱劳军。
搁在以往的时候,这是无法想象的。
早些年的时候,能够拿到六七成的日常军饷都要感恩戴德,谁敢额外伸手啊!
眼下不行了,随着大虞局势的日益恶化,武将们也变得狂妄起来。
汉水侯那种封疆大吏惹不起也就忍了,连朝中这些没有战功的勋贵,也学会了威胁朝廷。
为了顾全大局,内阁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勉力维系住朝廷的威严。
至于勋贵们要钱的问题,那些都可以下来慢慢沟通。
……
小插曲告一段落,但城中文武之间的矛盾,却变得日益尖锐起来。
武将们觉得文官不当人,文官则认为武将们太过贪婪。
这就是一笔糊涂账,孰是孰非,很难简单的下定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北虏投书造成的恶劣影响,还在持续蔓延。
没有办法,这是大虞帝国建立后,推广教育惹的祸。
一村一社学的制度,尽管早就名存实亡,但这也让大虞的人均识字率,远超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
南京这种地方,城中百姓的识字率就更高了。
纵使朝廷严令收缴销毁这些文书,但架不住人都有好奇心,朝廷越是禁止的东西就越有人忍不住打开看。
以至于北虏送来的消息,总能在最短时间内流传出去。
如果是谣言也就罢了,偏偏从朝堂上传出的消息,还从侧面印证了这些内容。
城中人心惶惶,军心士气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时间缓缓流逝,随着夜幕降临,城内的气氛变得越发凝重。
“刘指挥使,该下定决心了!”
听到来人的催促,刘伯翰额头上的冷汗直冒。
理智告诉他,这一步迈了出去,就再也没有回头路。
可是没有办法,被人抓到了软肋。
“你回去告诉舒大人,我会按照约定行动的。
让他们先在城中搞事,吸引外界的注意力。”
刘指挥使狠了狠心说道。
事到临头,已经容不得他退缩。
就算现在收手,等到事发之后,朝廷一样饶不了他。
有些事情就是不归路,一旦做下了,就无法回头。
“刘指挥使放心,在城中放火的人早就安排好了,丑时三刻就会发动。
趁着这个间隙,您还能去巡视一圈城防,顺势清理掉不稳定因素。”
青衣书生笑着说道。
功名富贵近在咫尺,些许风险根本不被他放在心上。
行动能够如此顺利,主要还是大虞的人心散了。
连朝中高层都不看好帝国的未来,何况是下面的人。
伴随着沙漏缓缓落下,距离丑时也越来越近,突然城中响起了喊杀声。
经验丰富的刘指挥使,瞬间意识到情况不妙。
“何先生,城内多半泄密了。
你立即向城外发信号,让联军提前攻城。
我这就去安排人开城门,速度必须要快,这里坚持不了多久!”
刘指挥使急忙开口催促道。
内心深处,他恨死了这帮猪队友。
别的时候失误也就罢了,现在这种时候出现问题,那就是不准备活了。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作为计划参与者,一旦朝廷追查下来,他也是死路一条。
“刘指挥使稍安勿躁,这多半是其他人引发的意外。
南京知府衙门、巡抚衙门、守备府都有我们的人,就算发生了问题,也会帮忙遮掩过去。
如果不是时间太紧,内阁中那几位,我们都能拉过来。
满朝文武都是自己人,如何会输啊!”
何先生当即吹嘘道。
真要是收买了这么多人,根本无需玩儿半夜夺城的把戏,白天就大大方方的献出了城池。
不过眼下这种关头,他需要稳住刘指挥使,继续前面的计划,必须拿出来胜券在握的气势忽悠。
“何先生,赶紧发信号吧!”
刘指挥使慌乱的催促道。
见过墨迹的,他就没见过生死关头,还这么墨迹的。
尽管他知道暗中勾结北虏的人不少,但他绝不相信渗透到了这么多衙门。
顶多收买其中几个小吏,或者是个别官员。
想要彻底掌控一个衙门,那是不可能的。
涉及的人数越多,就越容易出现纰漏。
大虞帝国传承这么多年,绝不缺少忠臣。
这些人死都不怕,又岂会轻易被收买。
“那个……我……”
见何先生吞吞吐吐,刘指挥使瞬间明白了过来。
感情这位负责联络的信使,手中连紧急传讯的工具,都没有提前准备。
草台班子的既视感,一下子充斥了他的脑海,瞬间感觉“前途无亮”。
“何先生,城中已经泄密,要不了多久朝廷的人就找上门来。
想要这份夺城功劳,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听我的安排。
稍后我会用吊篮放你出城,前去联络王师。
速度必须要快,晚了大家都得死!”
眼瞅着喊杀声越来越近,刘指挥使当机立断做出了决策。
朝中百官虽然酒囊饭袋居多,但也不缺乏聪明人。
发现有人制造混乱,必然联想到守城上。
一旦上面有了反应,增派援兵进入各门,他再想打开城门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错过了今夜的机会,朝廷一路追查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查到他的头上。
他可不认为一应参与者,都能够在严刑拷打下,守口如瓶。
……
楚国公府
“国公爷,兵丁传来消息,有人在城中制造混乱。”
听到这个消息,刚刚入睡不久的楚国公,瞬间翻身而起。
原本的浓浓睡意,一下子消失于无形。
“查!”
“立即安排人严查!”
“通知负责执夜的将领,马上加派兵丁巡逻,务必要把反贼全部缉拿归案。
尤其是各地城门,更要加强管控!”
没有丝毫犹豫,楚国公本能的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尽管没有多少军事指挥经验,但各种兵书他还是读了不少的,现在的操作完全是照本宣科。
在战争时期,一味的生搬硬套是大忌,但放在守城期间全部都是满满的经验教训。
“末将领命!”
说完之后,中年将领直接转身离去。
小插曲结束,楚国公已经没有了睡意。直觉告诉他,这场人为制造的混乱,并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
在人心动荡的当下,城中有人勾结北虏,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如果没人当叛徒,反而会令他奇怪。
可叛徒究竟是谁,一共有多少人参与,就需要详细调查了。
偏偏朝廷需要稳定,若是打破了朝堂上的默契,深入追查下去,势必让城中本就动荡的人心变得越发混乱。
如果让守军官兵知道,朝堂上的大员背叛了大虞,势必会进一步打击军心士气。
不查要出问题,深入追查也会出问题。
一时间,楚国公突然变得纠结起来。
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为啥李牧会放着首辅不干了。
自己在前方累死累活的卖命,后面却有一群猪队友,在不断扯后腿添乱。
搞乱了天下,这帮人罪魁祸首不光自己隐身,还会把黑锅甩过来。
梳理了一下思绪,一股不祥的预感直入他的心头。顾不上耽搁楚国公当即穿上官服,亲临一线巡视城防。
“轰隆隆……”
突然响起的攻城炮火声,揭开了最后的面纱。
攻城时间提前了,奉命在城中制造混乱的死士,在收到讯号之后,还是第一时间采取了行动。
转瞬的功夫,南京城就火光四射。无数百姓尚未搞清楚发生了什么,就已经深陷火海。
“铛、铛、铛……”
发现火灾之后,巡夜的兵丁第一时间敲响锣鼓,召唤附近的百姓参与救火。
“城破啦!”
“北虏打进城啦!”
……
参与制造混乱各府家丁,纷纷开始呐喊,让本就动荡的城中人心变得越发混乱。
上元门。
刘指挥使正点头哈腰的,喜迎“王师”进城。
可惜这些“王师”没把他当成一会儿,一个个都争先恐后的往城里冲,根本没人顾得上和他寒暄。
有一名士兵因为站位太过靠前,还被入城的鞑靼将领,一刀斩下了脑袋。
血腥的一幕,让刘指挥使又惊又怒,满肚子的委屈都没地方倾诉。
一直到草原联军接管城防,前面同他联络的何先生,都没有再出现过。
显然,从打开城门那一刻开始,他的价值就已经没了。
运气好的话,或许在夺取南京之后论功行赏的时候,能够捎带想起他来,但那都是未来的事情。
杀戮在城中持续蔓延,发现上元门沦陷后,守军将军第一时间派出了援兵,试图把北虏赶出城去。
可惜进城的敌军士兵太多,根本不是一下子能够杀光的。双方在外城展开了激烈战斗,杀的血流成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