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五百七十二章 、离谱的谣言

小说:复山河 作者:新海月1 更新时间:2025-11-21 22:16:14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左督御史府。

  “老爷,大事不好!”

  “有人提前走漏了风声,安排城内的人,刚采取行动就暴露了行踪,就遭到巡逻官兵的镇压。

  因为中途的耽搁,导致我们的人未能及时抵达战场。配合夺取内城的行动,不幸以失败告终。

  好在王师动作快,已经抢占了外城,打了守军一个措手不及,这会儿战斗正在焦灼。

  我们的人在内城多地制造了混乱,吸引了那群丘八的视线,应该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老管家带来的消息,让一众舒家人紧张万分。他们现在干的买卖,可是要掉脑袋的。

  如果草原联军无法及时夺取南京城,等到城内秩序稳定下来,朝廷早晚都会追查到他们头上。

  那些参加行动的家丁,可不全是死士。

  真要是遭遇严刑逼供,把他们咬出来,只是时间问题。

  纵使运气好,自家这边不泄密。参与行动的其他人,也有可能扛不住压力提前暴露。

  一旦消息泄露,作为投奔北虏的带头大哥,舒家一门老小都得去菜市口。

  “废物!”

  “通通都是废物!”

  “老夫就知道,竖子不足与之谋!”

  舒经纶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前面把聚会地点放在自家府中,他一直都是反对的,怎奈被自家侄儿给坑了。

  直接造成了既定事实,想要拒绝都不行。

  如事先预料中的一样,参与的人多了,果然容易泄密。

  尽管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反正一鼓作气夺取南京城的计划,今夜大概率是完不成了。

  “爹,现在这种时候,您可必须要稳住阵脚。

  眼下城中需要稳定,内阁也不敢大动干戈。

  作为当朝左都御史,没有确切的证据,谁也不能动你。

  若是觉察到不对劲,立即把您的门生故吏发动起来,把事情往党争上引。

  栽赃陷害的事情,官场上多得去了,我们只要把声势造起来,内阁就会迟疑。

  不过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顶多能够拖延几天时日。

  朝廷一旦核查完,还是会对我们下手。

  现在只能赌城外的联军,能在事情落地前攻破城池!”

  长子舒志恒当即献策道。

  在大虞的科举体系下,师生是官场上最稳定的政治同盟。

  一旦舒经纶被打上反贼的标签,连带着他的所有学生,仕途都得跟着完蛋。

  运气不好的话,搞不好还要跟着组团去菜市口。

  涉及到切身利益,真相就没有那么重要。

  只要不是石锤的证据,他的门生故吏都要站出来帮忙争。

  “恒儿,这次你可判断错了!”

  “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轻举妄动。

  别看内阁那几位看起来温文尔雅,这些都是表面功夫,背地里手黑着呢!

  想想那些因为迷航,稀里糊涂跑去南洋的大儒们,你觉得是真迷航么?”

  “明日一早,你拿我的名帖,前去拜访南京知府。

  当年他欠下了老夫的人情,现在到了该还的时候。

  安排一名死士,故意被知府衙门生擒,然后让把勾结北虏的事情往汉水侯身上引。

  就说是汉水侯想要篡位,朝廷成了他登基路上的阻碍,欲借刀杀人。

  衙门下面的差役,也要打点到位,别在关键时刻出了纰漏。”

  舒经纶缓缓说道。

  能投降北虏的,就不可能是啥硬骨头。

  当日参加聚会的人又那么多,清流党在朝中的官员,几乎被一网打尽。

  朝廷随便抓住一个,都能把舒家牵扯进去。

  直接正面和朝廷硬顶,绝对是死路一条。

  唯一的生路就是祸水东引,拉出一条更大的鱼,让内阁投鼠忌器。

  “爹,这恐怕不行。

  汉水侯若是出手,直接让守城的官兵放水就行了,何必拉上我们这些人呢?

  这么明显的栽赃陷害,朝廷一眼就能识破。”

  舒志恒一脸不解的问道。

  眼瞅着大虞大厦将倾,若是能够搭上汉水侯的线,私底下早就去拜过码头了。

  舒家也派人去接触过,怎奈侯府门都没进去。

  不光是他们,朝中的清流党人,基本上都被拒之门外。

  明面上是汉水侯高风亮节,实际上就是单纯看不上他们。

  如果不是确定李牧那条船上不去,北虏派人过来游说,他们也不会答应的那么干脆。

  “老夫,自然知道这种明显的栽赃陷害,发挥不了作用。

  可若说的事情,本身就是真的呢?”

  “对比以往的时候,这一次勤王大军的行动速度,可是要慢的多。

  汉水侯对外的解释是这次兵多,筹备战略物资需要的时间更长,

  这话对,也不对。

  准备时间确实更长,但不代表援军抵达的时间,也需要延迟。

  既然可以兵分四路进发,为何不能先过来一路,从侧翼牵制敌军?

  朝中那么多人精,你以为就没人质疑么?

  没有闹出风波,主要是内阁强行给压制下来。

  朝廷要稳定人心,这些事情可以想,但绝不允许说出来。

  我们添上一把火,就是提前把这个火药桶点燃。

  朝廷中没有秘密,一旦百官知道勤王大军不会来了,满城的军民也会知道。

  从内部暴露出来的秘密,可比北虏投书告知,杀伤力大得多。

  内阁那帮家伙需要顾忌影响,要对老夫下手必定会搜集证据,提交三司衙门审判。

  以老夫在朝中的人脉,怎么也拖延一阵子。

  只要城池破的足够快,他们就来不及出手!”

  舒经纶一脸冷漠的说道。

  政治斗争的极限,就是比拼谁的下限更低,谁更不要脸。

  眼下皇帝年幼,要处理高层官员,必须经历一系列的繁琐程序。

  这些程序,最初是限制权臣做大的手段。

  大虞帝国建立这么多年,也不是没遇到过幼年皇帝,但期间从未出现权臣凌驾在皇帝之上的案例,靠的就是程序制约。

  哪怕到了帝国末年,连续经历两任小皇帝,皇权依旧能够维系,也是靠这套规则制衡内阁。

  程序规则有积极意义,自然也有负面作用。

  现在他就是在抓规则漏洞,为自家谋取一线生机。

  ……

  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撒向大地,激烈的南京攻防战,依旧在持续。

  战斗进行到此时,外城基本上全部沦陷,内城也出现了多个缺口。

  虽然靠士卒们拼命勉强堵上了缺口,但草原联军还是经常攻过来,双方围绕着这些缺口依旧在展开争夺。

  作为守城的楚国公,这会儿上眼皮正不断找下眼皮打架,想要休息却又无法入眠。

  熬夜的不光是他,南京城中的文武百官,这一夜都没睡好。

  搞丢了外城不说,内城的城墙也被炸开了几道口子。

  如果不是巡逻的士兵发现不对劲,及时通知了守军,南京城在昨夜就完了。

  文渊阁。

  “叛徒揪出来了没有?”

  万怀瑾关心的问道。

  最坚固的堡垒,永远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为了守住南京,他们事先准备的物资,都是按照一年标准储备的。

  战争才进行一个多月,哪怕守城消耗比预期更大一些,依旧没有动摇根基。

  只要内部不出问题,固守一年半载,根本不是问题。

  汉水侯只要还顾忌吃相,就不可能长期按兵不动。

  勤王大军一旦抵达,无论北虏是否愿意,都必须集中兵力迎战。

  不奢望大获全胜,只要能够僵持下来,北虏就只能撤军。

  事实上,这已经高估北虏。

  正常情况下,坚持不到那一步,他们的后勤就要出现问题。

  江北各府富庶不假,但架不住北虏兵多啊!

  指望靠几个府,支撑数十万大军长期战斗,纯粹是在做梦。

  江南这边北虏看似高歌猛进,实际上他们的活动空间,一直被压缩在镇江府和应天府两地。

  闽浙两省的援军,驻扎在宁国府。

  云向文所部撤往了松江府,但防线却部署在苏州府。

  正面野战,这些部队不是北虏的对手,但守住城池还是能够做到的。

  江南弥布的水网,又碰巧赶上炎热的夏季,让本土作战的虞军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北虏分兵出去劫掠,还被守军抓住机会,打了几场漂亮的反击战。

  “巡抚衙门这边虽然抓住了几个活口,但这帮家伙一个比一个嘴硬,审问还要一些时间。

  昨夜的乱子,据说是五城兵马司最先发现的,或许他们那边已经有了结果。”

  庄元嘉皱着眉头回答道。

  审问犯人,也是需要时间的。

  人都有侥幸心理,涉及到掉脑袋的事,谁也不会一上来就招认。

  从平息城中叛乱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时辰,审问工作才刚刚展开。

  “你们要抓紧时间审问,尽快把乱党揪出来,不能事事都指着别人去干!”

  万怀瑾随即敲打道。

  五城兵马司虽然同样是朝廷的部队,但控制权却在勋贵们手中。

  他们几度想要伸手,都被人家挡了回来。

  勋贵系不肯放手,内阁也无能为力。

  让他去找不受控制的部队索要情报,这不是专门上眼药嘛!

  万一人家不买账,尴尬的可是他这位首辅。

  “首辅大人,知府衙门这边抓捕的一名凶手,倒是供述了一个消息。

  只是牵扯有些大,下官不知道当不当说。”

  一旁的路海之,微微上前说道。

  从他眉宇间的紧张神色,可以看出来,在此时开口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若是不当说,那么就别说!”

  “作为朝廷命官,难道你忘了自己的职责么?”

  万怀瑾没好气的训斥道。

  这么明显的向上甩锅,想要用激将法诱使他背锅,纯粹是做梦。

  如果这么容易被人糊弄,他也坐不住首辅之位。

  皮球再次被踢了回来,一下子把路海之逼到了绝境。

  说出来,所有的政治后果,全部需要他自己承担。

  想要藏着捏着,又没法回应万怀瑾的质问。

  一瞬间路海之就后悔了,早知道事情这么麻烦,就不该掺和此事。

  “首辅,据我们抓捕的凶手交代,昨夜的混乱乃是汉水侯一手策划。”

  路海之一脸忐忑的说道。

  口供都是真的,可切实的证据,一件都没找到。

  按照惯例,这种无厘头的口供,根本无法拿到台面上。

  怎奈他欠下了舒家的人情,也被对方揪住了致命的把柄,不得不充当马前卒。

  “路大人,你说是汉水侯一手策划,可有切实的证据?”

  兼任刑部尚书的安敬之厉声质问道。

  内心深处,他已经问候了路海之祖宗十八代。

  稍微有点儿政治头脑的都知道,眼下的南京城最需要的是稳定。

  能够支撑大家信心的,主要就是汉水侯的援兵。

  如果突然传出汉水侯出卖朝廷,守军就算不崩溃,士气也会遭到重创。

  “下官……下官并无实据!”

  “不过据凶手所言,勤王大军分四路出发,就是汉水侯欲借刀杀人。”

  路海之颤颤巍巍的解释道。

  说完之后,他将求救的目光,投向了舒经纶。

  点火的任务他完成了,接下来该御史头子上阵了。

  “胡闹!”

  “无凭无据,仅凭一名凶手的攀咬,就敢栽赃当朝公侯,我看你这知府是不想干了!”

  舒经纶的话一出口,路海之心凉了半截。

  事先约定好的,大家一起发起攻势,靠舆论压力逼迫汉水侯尽快出兵。

  怎么他刚点完火,队友就一盆凉水浇了下来。

  他满心的郁闷,注定得不到回答。

  政治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从来都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牵扯到勾结北虏案中,舒经纶必须抢在案发之前,先在朝堂上把水给搅浑了。

  至于帮忙点火的路海之,自然是他抛出来的弃子。

  “下官……下官没这意思!”

  “舒大人……你……”

  话没有说完,被吓傻的路海之,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晕倒过去。

  滑稽的一幕,让在场一众官员很是头疼。

  火是灭了下来,善后工作怎么办?

  这里虽然不是大朝会,但参加的官员也不少,想要这么多人闭嘴可不容易。

  幸好勋贵系的几位大佬,都忙着守城去了,不然场面还会更热闹。

  “让三司衙门介入调查,如果没有其他问题的话,那么就把路海之发配岭南吧!”

  万怀瑾面无表情的说道。

  这样的处理,只是单纯给汉水侯一个交代。

  可路海之说出来的话,却已经植入众人的脑海中。

  勤王大军迟迟不到,究竟是受限于后勤?

  还是受限于运力?

  又或者是单纯不想来?

  这些问题,谁也无法给出准确答案。

  猜疑之心一起,就再也收不回去。

  作为始作俑者的舒经纶,暗自松了一口气。

  有了路海之这个倒霉蛋,后续办案的官员,势必变得谨慎起来。

  在没有切实证据之前,就算有人招供,也要先派人核查真伪。

  不怕他们深入调查,就怕有愣头青拿到口供,就把事情摆到台面上。

  只要按规矩调查,他就能利用规则,为自家争取足够的时间。

  ……

  小朝会结束,造成的影响,却刚刚开始发酵。

  在勾结北虏的官员合力推动下,流言在最短时间内蔓延开来。

  为了遏制流言传播,朝廷第一时间下达严令禁止。

  可惜越是禁止,就传的越离谱。

  从最初的汉水侯借刀杀人,到汉水侯勾结北虏作乱,等到人尽皆知时已经变成了汉水侯在两广登基称帝。

  剧情发展之魔幻,连作为幕后总策划的舒经纶,都被惊的瞠目结舌。

  要是早知道会这么发展,他何必给自己加那么多戏,直接派人释放流言就完了。

  “大哥,军中都在流传汉水侯在两广称帝,南京城不会有援兵了。

  北虏攻势这么猛,光靠我们的力量,要长期固守南京城怕力有不及。

  与其在这里坐以待毙,不如干脆放弃南京,前去投奔汉水侯算啦!”

  听了自家亲弟弟的话,楚国公被气了一个半死。

  他累死累活的在军中辟谣,结果连自家人都信了谣言。

  “胡说八道!”

  “谁告诉你汉水侯在两广称帝的?”

  “谣言!”

  “通通都是谣言!”

  楚国公忍不住怒吼道。

  内心深处,他恨死了传播流言的王八羔子。

  诽谤汉水侯勾结北虏,就已经非常过分了,这会儿居然说汉水侯称帝。

  更离谱的是,这么漏洞百出的传言,大家居然都信了。

  “大哥,您就别掩饰了。

  我们都是自己人,犯不着藏着捏着。

  朝廷大厦将倾,您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宗族考虑啊!

  作为前朝的勋贵,如果不表现的积极一点,往后少不了被清算。

  幸好汉水侯也是勋贵阵营,不然连这条路都没有!”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复山河,复山河最新章节,复山河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