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七年,公元205年,正月。
因天下太平,兵吏归降之故,今岁正月比以往更热闹些。张虞顺势大宴群臣,既贺新春之喜,又为庆天下一统。
殿内,灯火通明,彩带高结,鼓乐之声不绝于耳。
张虞与皇后王霁盛装出席,帝后二人同坐同榻,夫妻之间颇是恩爱。太上皇张冀在邀请下,列席于侧上,身旁有侍妃服侍。上谷王张杨千里迢迢南下,其与诸皇子及妃嫔们同坐于东侧。
本有臣子请求邀请袁术、孙权、刘协等人,但张虞考虑到受邀之人颜面,遂拒绝了臣下的安排。故今宴会上,东侧以张氏唐室宗亲与外蕃使者为主,西侧以开国文武各依位次列坐。
“彩!”
宴中,来自西域的幻术师表演逼真的戏法,遂引起众人的鼓掌称赞。
张虞望着如此融洽的氛围,握紧王霁的手,得意说道:“昔朕起兵时,便与夫人言,当克平天下,一统华夏。而今夫人凤冠霞帔,母仪天下,不知何如?”
王霁凤目流转,笑道:“陛下微弱之时,妾便知夫君非凡人。但却未料夫君竟有如此之能,问鼎天下,开创基业,当真令人惊叹!”
“哈哈!”
张虞笑了笑,说道:“《广陵散》弹奏何如?”
“妾寡有弹奏,技艺不比乐姬。但陛下不弃,妾愿为陛下弹奏。”王霁说道。
“好!”
“宴后,朕当洗耳恭听夫人仙乐!”张虞笑道。
“我儿!”
“父亲!”
见张冀开口呼唤自己,张虞看向与自己仅有数步之遥的父亲,毕恭毕敬问道。
作为大唐天子,张虞为官民之表率,故在侍奉父亲时,张虞所为必须恭敬。
张冀神情欢喜,说道:“幻术师技法高超,能否让我带回宫中,用作平日打发时日之用。”
“父亲不必客气,和下人说一声便可!”
张虞神情和善,问道:“近来身体何如?”
张冀连连点头,笑呵呵说道:“除腿脚外,别无大问题。过些日,待天气暖和,我准备归乡祭祖,以告慰祖先之庇佑。”
张虞说道:“父亲北上祭祖,若需钱财、人力可告于下人,此行不可草率,以损皇家威德。”
“记得,一切听礼部调度!”
“善!”
莫看张冀作为父亲,但在作为皇帝的儿子张虞面前,已有了间隔,颇是拘束。
前些年,侍奉张冀的妃嫔怀孕,张冀生怕张虞晓得生气。在皇后王霁的安排下,那妃嫔成功生下一子。而张虞得知后,为父亲的操作弄得哭笑不得,
去年四岁生日,张虞颇是大度,让人册封幼弟张汤为魏王,可不用到封地就藩,而是陪伴在老爷子身侧。
望着热闹的宫宴,张虞心生感慨,自己奋战十五年而定天下,终究达到旧时自己许下的诺言。
欢喜归欢喜,但在闲暇之时,张虞却不敢忘公事。
“丞相,正旦之后便是春时,春雨能否如常,关乎今岁能否丰收。而朝廷去岁颁布水利法以来,诸州郡纷纷响应,卿当与尚书令共督水利,此事不可不察。”
闻言,钟繇当即起身,答道:“臣已与尚书台商议,今夏遣使巡查诸州水利。如凉州刺史韦康上疏兴修水利,广屯耕田,实边以固国防。故今请朝廷遣使巡查,以便实地勘探所开水渠。”
凉州农业依赖祁连山雪水融化,因此受季节影响颇大。故凉州刺史韦康根据汉代旧时水渠,及他勘探可修水渠,汇总了凉州未来三年之内欲兴修的水渠上报。如此大量的水利兴修活动,朝廷不可能不遣官吏实地考察。
张虞说道:“昔汉修千金渠,引弱水而灌之,郡内农时大兴。故河西之中,张掖土地肥沃,夷丁耕田,地广粟多,远供西域,彼时为河西之命门。卿若理张掖水利,当慎之又慎。”
“诺!”
犹豫了下,钟繇说道:“臣今五十有四,每日理事上百件,身体渐渐不如以往,恳请陛下准臣明岁归居修养!”
闻言,张虞眉头微蹙,他不懂钟繇为何在这关口退休,莫非钟繇担心兔死狗烹之事?
“卿为国朝柱石,有萧何之功。天下初安,朕尚需卿辅,今怎能弃朕归养呢?”张虞挽留道。
钟繇作揖道:“陛下起兵时,臣年有四旬。十五年来,臣兢兢业业,唯恐有负陛下之托,精神亏空甚大,而今陛下大业已成,繇位极人臣,别无所求。臣今老迈,愿陛下怜惜!”
钟繇所说身体亏空不假,钟繇虽说精力旺盛,在历史上活七、八十岁。但今下却架不住十几年如一日操劳政务,尤其张虞一统天下前后,一窝蜂的军机大事送至长安。
钟繇既要为张虞筹备粮草,又要审批政务,天天熬夜干活。同时还要与计司月月扯皮支出相关问题,让钟繇筋疲力竭。他有种预感,自己若不退休,怕不是没几年就会被累死。
至于张虞,其虽料理政事,但常常是处理台阁拣选过的政事,与钟繇每日的工作量不好比。
仔细瞧着钟繇外表,张虞不得不承认近两年以来钟繇老了许多,脸上肌肉松弛了些,鬓角白发都多了几根。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卿为肱骨之臣,眼下天下稍安,宜当用人之际。劳卿多操劳些许时日,今值岁首喜事,休养之事往后再提!”
“诺!”
钟繇不指望一次便能申请到退休,故今达到目的,遂退归席上。
王霁心有所动,说道:“钟丞相既欲告老,陛下何不从之!”
“丞相熟悉政务,今下正值度田、检户之关键,岂能让丞相归乡,何况朝廷中尚无继任之才!”张虞说道。
杜畿常年作为钟繇二把手,其实让杜畿继任最合适,张虞之前也有所打算。但前段日子,杜畿提出废盐铁官营之政,让张虞产生了疑虑之心。
见王霁又干预政事,张虞打断说道:“今时大宴,不提政事!”
“父皇,儿不日就国云中,今借岁首之日,敬父皇一樽。”
张弼举着酒樽,趋步至张虞跟前,供说道:“儿远离长安,望陛下保重御体,岁寿万年。”
见状,张虞心有感触,举樽离席,说道:“二郎好武,性情急躁。今治藩国,当多听相国之言,治下恩威并行,切记仁爱百姓,不得擅兴徭役,行虐民之事。”
“儿谨记于心!”
张弼年才十六,今下想到远离父亲,忍不住红眼。
张虞忍着不舍之情,轻拍肩膀鼓励,说道:“母妃与你同行就藩,每日问候不可少。若遇事不决,不妨多问你母意见。再有不决之事,不妨遣骑书信于朕。”
“臣必孝顺母亲!”
张弼虽说急躁,但心却赤诚。而其因有匈奴王室血脉,早早被安排为匈奴王,张虞又自觉对不起张弼。
“元皓何在?”
“臣在!”
田丰避席出列,上前应道。
“朕拜卿为云中国相,今随云中王就国,你当好生辅佐。”张虞说道。
“臣当竭尽忠心!”田丰答道。
田丰自投降张虞以来,行事颇为勤勉,献计颇有功绩。兵事结束以后,田丰在枢密院任职,张虞自觉小用田丰,遂让田丰出任云中国相,理军机之事。
因担心张弼不靠谱,张虞思索了下,说道:“田公文武之才,朕多钦佩,故常咨询之。小子年幼,不知军政之事,今还不拜谒相父,以求就藩之后,能得田公辅佐。”
闻言,张弼犹豫片刻,便向田丰作揖,说道:“小子拜见相父,如我不器,望相父教诲。”
“岂敢!”
田丰急忙扶起张弼,说道:“殿下不弃老臣唠叨,臣当竭力辅佐。”
“善!”
张虞满意颔首,说道:“田君今行北疆,而年岁颇大,故朕特赐玉杖。持此玉杖剑履面王,参拜免跪!”
因天下太平,兵吏归降之故,今岁正月比以往更热闹些。张虞顺势大宴群臣,既贺新春之喜,又为庆天下一统。
殿内,灯火通明,彩带高结,鼓乐之声不绝于耳。
张虞与皇后王霁盛装出席,帝后二人同坐同榻,夫妻之间颇是恩爱。太上皇张冀在邀请下,列席于侧上,身旁有侍妃服侍。上谷王张杨千里迢迢南下,其与诸皇子及妃嫔们同坐于东侧。
本有臣子请求邀请袁术、孙权、刘协等人,但张虞考虑到受邀之人颜面,遂拒绝了臣下的安排。故今宴会上,东侧以张氏唐室宗亲与外蕃使者为主,西侧以开国文武各依位次列坐。
“彩!”
宴中,来自西域的幻术师表演逼真的戏法,遂引起众人的鼓掌称赞。
张虞望着如此融洽的氛围,握紧王霁的手,得意说道:“昔朕起兵时,便与夫人言,当克平天下,一统华夏。而今夫人凤冠霞帔,母仪天下,不知何如?”
王霁凤目流转,笑道:“陛下微弱之时,妾便知夫君非凡人。但却未料夫君竟有如此之能,问鼎天下,开创基业,当真令人惊叹!”
“哈哈!”
张虞笑了笑,说道:“《广陵散》弹奏何如?”
“妾寡有弹奏,技艺不比乐姬。但陛下不弃,妾愿为陛下弹奏。”王霁说道。
“好!”
“宴后,朕当洗耳恭听夫人仙乐!”张虞笑道。
“我儿!”
“父亲!”
见张冀开口呼唤自己,张虞看向与自己仅有数步之遥的父亲,毕恭毕敬问道。
作为大唐天子,张虞为官民之表率,故在侍奉父亲时,张虞所为必须恭敬。
张冀神情欢喜,说道:“幻术师技法高超,能否让我带回宫中,用作平日打发时日之用。”
“父亲不必客气,和下人说一声便可!”
张虞神情和善,问道:“近来身体何如?”
张冀连连点头,笑呵呵说道:“除腿脚外,别无大问题。过些日,待天气暖和,我准备归乡祭祖,以告慰祖先之庇佑。”
张虞说道:“父亲北上祭祖,若需钱财、人力可告于下人,此行不可草率,以损皇家威德。”
“记得,一切听礼部调度!”
“善!”
莫看张冀作为父亲,但在作为皇帝的儿子张虞面前,已有了间隔,颇是拘束。
前些年,侍奉张冀的妃嫔怀孕,张冀生怕张虞晓得生气。在皇后王霁的安排下,那妃嫔成功生下一子。而张虞得知后,为父亲的操作弄得哭笑不得,
去年四岁生日,张虞颇是大度,让人册封幼弟张汤为魏王,可不用到封地就藩,而是陪伴在老爷子身侧。
望着热闹的宫宴,张虞心生感慨,自己奋战十五年而定天下,终究达到旧时自己许下的诺言。
欢喜归欢喜,但在闲暇之时,张虞却不敢忘公事。
“丞相,正旦之后便是春时,春雨能否如常,关乎今岁能否丰收。而朝廷去岁颁布水利法以来,诸州郡纷纷响应,卿当与尚书令共督水利,此事不可不察。”
闻言,钟繇当即起身,答道:“臣已与尚书台商议,今夏遣使巡查诸州水利。如凉州刺史韦康上疏兴修水利,广屯耕田,实边以固国防。故今请朝廷遣使巡查,以便实地勘探所开水渠。”
凉州农业依赖祁连山雪水融化,因此受季节影响颇大。故凉州刺史韦康根据汉代旧时水渠,及他勘探可修水渠,汇总了凉州未来三年之内欲兴修的水渠上报。如此大量的水利兴修活动,朝廷不可能不遣官吏实地考察。
张虞说道:“昔汉修千金渠,引弱水而灌之,郡内农时大兴。故河西之中,张掖土地肥沃,夷丁耕田,地广粟多,远供西域,彼时为河西之命门。卿若理张掖水利,当慎之又慎。”
“诺!”
犹豫了下,钟繇说道:“臣今五十有四,每日理事上百件,身体渐渐不如以往,恳请陛下准臣明岁归居修养!”
闻言,张虞眉头微蹙,他不懂钟繇为何在这关口退休,莫非钟繇担心兔死狗烹之事?
“卿为国朝柱石,有萧何之功。天下初安,朕尚需卿辅,今怎能弃朕归养呢?”张虞挽留道。
钟繇作揖道:“陛下起兵时,臣年有四旬。十五年来,臣兢兢业业,唯恐有负陛下之托,精神亏空甚大,而今陛下大业已成,繇位极人臣,别无所求。臣今老迈,愿陛下怜惜!”
钟繇所说身体亏空不假,钟繇虽说精力旺盛,在历史上活七、八十岁。但今下却架不住十几年如一日操劳政务,尤其张虞一统天下前后,一窝蜂的军机大事送至长安。
钟繇既要为张虞筹备粮草,又要审批政务,天天熬夜干活。同时还要与计司月月扯皮支出相关问题,让钟繇筋疲力竭。他有种预感,自己若不退休,怕不是没几年就会被累死。
至于张虞,其虽料理政事,但常常是处理台阁拣选过的政事,与钟繇每日的工作量不好比。
仔细瞧着钟繇外表,张虞不得不承认近两年以来钟繇老了许多,脸上肌肉松弛了些,鬓角白发都多了几根。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卿为肱骨之臣,眼下天下稍安,宜当用人之际。劳卿多操劳些许时日,今值岁首喜事,休养之事往后再提!”
“诺!”
钟繇不指望一次便能申请到退休,故今达到目的,遂退归席上。
王霁心有所动,说道:“钟丞相既欲告老,陛下何不从之!”
“丞相熟悉政务,今下正值度田、检户之关键,岂能让丞相归乡,何况朝廷中尚无继任之才!”张虞说道。
杜畿常年作为钟繇二把手,其实让杜畿继任最合适,张虞之前也有所打算。但前段日子,杜畿提出废盐铁官营之政,让张虞产生了疑虑之心。
见王霁又干预政事,张虞打断说道:“今时大宴,不提政事!”
“父皇,儿不日就国云中,今借岁首之日,敬父皇一樽。”
张弼举着酒樽,趋步至张虞跟前,供说道:“儿远离长安,望陛下保重御体,岁寿万年。”
见状,张虞心有感触,举樽离席,说道:“二郎好武,性情急躁。今治藩国,当多听相国之言,治下恩威并行,切记仁爱百姓,不得擅兴徭役,行虐民之事。”
“儿谨记于心!”
张弼年才十六,今下想到远离父亲,忍不住红眼。
张虞忍着不舍之情,轻拍肩膀鼓励,说道:“母妃与你同行就藩,每日问候不可少。若遇事不决,不妨多问你母意见。再有不决之事,不妨遣骑书信于朕。”
“臣必孝顺母亲!”
张弼虽说急躁,但心却赤诚。而其因有匈奴王室血脉,早早被安排为匈奴王,张虞又自觉对不起张弼。
“元皓何在?”
“臣在!”
田丰避席出列,上前应道。
“朕拜卿为云中国相,今随云中王就国,你当好生辅佐。”张虞说道。
“臣当竭尽忠心!”田丰答道。
田丰自投降张虞以来,行事颇为勤勉,献计颇有功绩。兵事结束以后,田丰在枢密院任职,张虞自觉小用田丰,遂让田丰出任云中国相,理军机之事。
因担心张弼不靠谱,张虞思索了下,说道:“田公文武之才,朕多钦佩,故常咨询之。小子年幼,不知军政之事,今还不拜谒相父,以求就藩之后,能得田公辅佐。”
闻言,张弼犹豫片刻,便向田丰作揖,说道:“小子拜见相父,如我不器,望相父教诲。”
“岂敢!”
田丰急忙扶起张弼,说道:“殿下不弃老臣唠叨,臣当竭力辅佐。”
“善!”
张虞满意颔首,说道:“田君今行北疆,而年岁颇大,故朕特赐玉杖。持此玉杖剑履面王,参拜免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