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13章 父子情深

小说: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更新时间:2025-08-31 00:20:4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听罢诸葛亮反驳之语,孙登反倒不恼了,束手站在原地不动,双眼微向上瞟,不知在想些什么。

  诸葛亮也同样站在原地不动,目光仍带着几分审视和质询之感看着孙登的面孔。可孙登似乎对此熟视无睹。

  虽说孙登相比其父孙权差的太远,但他做了多年太子,处处要学习孙权的做派,这种为大局而压抑情绪、极速变脸的手段孙登已然掌握。至于刚才出口质问诸葛亮的话语,不过都是谈话中表达立场的一种手段,与他的个人情绪无关。

  起码孙登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过了好一会儿,孙登这才将目光移了回来,再度与诸葛亮对视,抬起手来微微作礼:

  “诸葛丞相,朕有几句话要说。”

  诸葛亮点头:“陛下请说,外臣敬听。”

  孙登说道:“夷道城不应由步子山守,当由汉兵来守。朕本人可以守西陵城以西的故城洲,但西陵城当由诸葛大将军来守,否则朕难以心安。”

  “陛下此言谬矣。”诸葛亮当即反驳道:“汉军自西而来为客军,若西陵城不能由汉兵所守,则我此处四万汉军上下皆不得安,又何谈援助盟友而苦战?”

  孙登顺着诸葛亮话头说道:“若如此,西陵城西由汉兵所守,城东由诸葛大将军领吴兵所守。如此可好?”

  诸葛亮目光渐显凌厉,依旧摇头。

  孙登抿了抿嘴:“诸葛丞相何以如此严苛?西陵城稍稍让步一二如何不行?”

  诸葛亮淡然答道:“汉与吴约为盟友、守望相救,却不曾约定尽数死战消耗。”

  “陛下,请恕外臣直言,西陵是吴国之地,汉军履行盟约自西而来,西陵城无论如何是让不得的。吴人自守本土,为本国而死战岂有错处?方才外臣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还望陛下自决,莫要自误。”

  孙登被诸葛亮的言语弄得面色难看,目光朝着已经站起的诸葛瑾看去,似要求助一二,可诸葛瑾回答孙登的只有轻轻摇头的肢体动作,再无其他。

  其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如今是汉来助吴,由不得他再挑三拣四。

  孙登长叹一声,竟朝着诸葛亮微微躬身行了一礼,诸葛亮也不躲避,坦然接受了此礼。

  这本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谈判。

  吴国从最东边的丹徒到西边的江夏,沿江数千里地皆被魏国攻取,乃是实际意义上来到了亡国边缘。如今虽有账面上的六万兵和十几万民夫,可若诸葛亮当真弃吴军而西走,恐怕魏国大军刚刚来到西陵,军心就难以维系,恐将立即星散。

  汉军对吴国的重要性,再怎么夸张都不为过。孙登知晓汉吴多年之间的龃龉和恩怨,也知晓杨仪、魏延等汉国重臣对孙氏的负面态度。

  倘若魏延或者是什么将军打着致意为刘备复仇的大旗来刁难吴国,一旦挑起汉军的反对之态来……孙登可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他半分都赌不起。

  “诸葛丞相,朕知汉军为盟约而来,诸葛丞相亦是信义之人。”孙登表情渐渐诚恳:“如今吴国横遭祸患,疆土失散,若吴不得存,则汉亦临危。”

  “朕和吴国如今可用之人唯有这六万兵、十余万民夫而已。请诸葛丞相准许朕以一万人守故城洲,再准步子山领一万人屯驻于西陵城下。其余四万军队,朕将全数交予诸葛大将军指挥,请贤昆仲二人入则同帐,勠力指挥汉、吴二国之军,如此则朕心可安、吴国上下十余万众之心可安!”

  孙登神情如何变化,诸葛亮那双可以洞察人心的双眼将整个过程尽数收于眼底。

  可诸葛亮却没在第一时间回应,而是开口问道:“既然陛下不愿守夷道城,那夷道汉军也不守了吧。离西陵几近百里,孤悬江南,弃了就弃了,无甚重要。”

  孙登再一次看向诸葛瑾,见诸葛瑾点头,孙登随即应声:“朕同意诸葛丞相之言。”

  诸葛亮捋须颔首:“那好,就按陛下所说之言来办。事不宜迟,请陛下召集吴军各二千石以上将军来此,本相也将召集汉军将军来此。”

  “请陛下与我一同祭天盟誓,请汉、吴诸将相约守望相助,以全此战坚守不动之义。”

  “好!”孙登长舒了一口气。

  直到此刻,孙登十余日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来些。

  对孙登来说,六万大军能亲自在西陵城左近保有两万。说是请诸葛瑾与诸葛亮共同指挥,但稍微通晓道理之人就知晓诸葛子瑜与其弟的军事才能不在一个档次上,实际上就是由诸葛亮自己指挥罢了。

  但这已是孙登所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

  与此同时,江陵。

  江陵城东南十里处的汉津处,一支船队已然集结完毕。

  而这支船队的统领之人,乃是吴国司空步骘步子山本人。

  孙登已经出发了十日,算着时间,步骘自认已经完成了孙登交给他在江陵留守的使命。这十日内魏军并没有来攻江陵,那他也到该撤走的时候了。

  而步骘一走了之,江陵倒也没有沦为空城。步骘以司空的身份临时任命了其次子步阐为南郡太守、扬武将军,还亲自操持刻刀为其制了印绶。

  都这种时候了,这种程度的僭越算不得半点事情。就算步骘给留守的步阐刻个荆州牧的印绶,孙登都不会有任何意见。

  吴国总要有人来守江陵嘛。孙登让步骘守,步骘将自己儿子放在此处,也算能有个交代。

  原本剩在江陵的五千军队和一万民夫,步骘带走了四千五百兵和九千民夫,偌大的江陵城,步骘只给步阐留了五百兵和一千民夫守城。

  汉津码头上,前来相送的步阐哭成了一个泪人,跪在地上扯着父亲的袖子,也不顾自己刚得到的太守身份,泣道:

  “父亲令我死守江陵,儿子只有五百兵,该怎么守啊!父亲,父亲将儿子一并带走吧,求求父亲了!”

  步骘眼神凌厉,挥手斥退左右,压低声音对着步阐咬牙道:“步阐,让你死守,你听不懂吗?”

  步阐仰头看向父亲,声音嘶哑:“父亲是让儿子死吗?儿子真不愿死!”

  “你是死人吗?”步骘揪着步阐的耳朵怒道:“你既然不愿意死,为父去了西陵,难道能隔着五百里路逼着你去死吗?步阐,你的脑子呢?”

  步阐这才恍然:“父亲……我……这样真行吗?”

  步骘摇头叹道:“步夫人昔日劝降的书信为父读过了,为父久受孙氏恩义当以死报效,你却不同,一个本就要弃的江陵城足以保你平安了。去西陵几乎必死,你兄长步协为司马在武昌守城,不知生死,为父又怎好将你带入火坑?”

  “就此别过,你好自为之吧!”

  步骘说罢,转身就走。步阐在后跪俯于地,连连叩首不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不是曹睿,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三国:我不是曹睿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