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463章:恭谦王莽

小说: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作者:雪山藏狐 更新时间:2025-06-09 10:15:3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不让你受举荐和门荫入仕,是因为你还年少,负担不起太大的责任。”

  “江山社稷在于皇帝,在于朝堂诸公,若没有足够的本领,又岂能穿着冠冕,端坐在未央宫廷之中呢?”

  豪华奢侈的府邸之中,王凤正斜卧在榻上,漫不经心的对着自己的侄儿王莽说道。

  王莽低眉垂目的听着,没有对家族拒绝提拔他为官,而表露出任何的不满和愤恨。

  毕竟,

  伴随着年轻贪玩的皇帝继位,

  那位自认没有太多执政能力的太后,逐渐将权力委托给了自己信任的家人,让其代为管理。

  王氏家主王凤,也在这一年中,迅速的权倾朝野,成为人人仰望的存在。

  他成为了大汉朝新的大司马大将军,并兼领尚书事,将军政大权尽数握在自己手里。

  只是,

  从大汉朝立国以来,以至于眼下,

  担任“大司马大将军”这个由武帝始设职位的人,

  分别是兵入龙庭的卫青、辅佐四朝助力盛世的霍光。

  他们二人,

  可以称得上是大汉朝臣子们,在文治武功方面的巅峰代表,也是立下了确凿无疑的汗马功劳后,得到的皇帝嘉奖。

  王凤何德何能,竟然能直接担任这等威风显赫的职位呢?

  于是,有的臣子对此提出了反对。

  但太后王政君却对自己的儿子说:

  “卫青和霍光,都是大汉的外戚。”

  “他们依托于这样的身份,步入了朝堂,然后才能立下那般耀眼的功劳。”

  “你舅舅王凤此时不显,是因为他像卫青、霍光尚在平阳时那样,没有得到贵人的提拔,所以没有条件为我大汉效力。”

  “你暂且先将职位给了他,之后王氏自然能拿出足够服众的功劳。”

  皇帝深以为然。

  他继承了父亲的天真,又由于自己的禀性,多了许多惫懒无赖。

  在他看来,

  既然拥有大功者,可以做大司马大将军。

  那么当上了大司马大将军的人,自然可以立下大功!

  那重任未来注定有能的臣子,还是自己的舅舅,又有什么不对的呢?

  只有臣子帮忙处理好了政务,他这个皇帝才能在后宫里尽情的享受生活嘛!

  王凤十分认同外甥的观点,在接过玺印后,便拍着胸脯对他发誓,自己一定会尽心竭力,延续盛世,让皇帝可以做个没有烦恼的“垂拱天子”。

  随后,

  王凤又觉得,以自己一人之力,难以独断天下之事,完美履行对皇帝外甥的承诺,于是又疯狂提拔起了王氏的族人。

  他那些兄弟,

  他那些成年的、未成年的子嗣,

  统统担任起了朝廷要职,

  其他族人也激动的表示愿意献出身体,去替王凤、替皇帝分担政务的烦恼!

  王莽生长在王凤的羽翼之下,是他亲亲的侄儿,对此自然也有些心动。

  奈何当王莽多多的来拜访伯父,向这位长辈展示自己的孝顺恭敬时,

  不等他说什么,王凤便主动开了口,朝着王莽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他指出王莽的年少,

  却不讲自家与之同岁的幼子,已经被他托举出仕。

  他认为王莽无能,

  却不管王氏子弟多为贪玩享乐之徒,奢侈愚钝之流。

  换句话说,

  他就是在故意打压王莽这个后生。

  大概是因为同样狡诈贪权的王凤,透过王莽文质彬彬,谦卑有礼的外表,看出了一些东西。

  他不希望这个小子太快的成长起来,脱离自己的掌控。

  在涉及权力的方面,

  王凤是一个非常霸道的人,也是一个非常狂妄的人。

  他所提拔的王氏族人,

  都是他自信可以拿捏住的无能之辈。

  当王氏的触手,遍及朝堂之时,

  王凤甚至敢于对皇帝展开训斥,逼迫他顺从自己的心意。

  可对上王莽,

  这个还不到一岁,就因为失去父亲,从而寄居到自己府上的侄子,

  王凤感觉有些拿不住了。

  他舍不得对方的天赋和才能,

  但也不甘心给予这个旁系成长起来,挑战自己这个主干的可能。

  所以,

  王凤干脆趁着对方还年少,

  狠狠地规训他!

  想来等几年过去,

  王莽能够被调教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然后辅佐他的儿子,让王氏的兴盛,得到长久的延续。

  而王莽听到他这般无耻的话语,面上只露出诚恳的神色,对着伯父叩首,说着一些感谢的话语。

  王凤眯着眼睛看他,没能从上面看出任何的怨愤,

  他的手里捏着一枚葡萄,把玩许久,也未曾将之放到嘴里。

  最后,

  他只是说,“既然知道,那就回去好生读书,孝敬自己的师长和母亲吧!”

  王莽顺从的应下,退出了王凤的视线。

  王凤目送他离开,私下沉吟一阵,找来自己的同胞兄弟询问:

  “难道王莽真的是个纯善之人?”

  “我听说他拜了褒成侯孔光作为老师,难不成将后者的死板和酸腐学了过来?”

  他兄弟不曾对王莽多加关注过,却也听说过这侄子的一些事情。

  于是他回道,“古人云:君子慎独。”

  “人前可以伪装,但私底下却是很难保持的。”

  “我听说他在自己院子里,对母亲十分恭顺,读书十分用功,对奴仆也是一副和气的样子……心性应该是好的?”

  用常人的经验推断,

  孤儿寡母互相依靠,

  在彼此面前,言行举止应当更加情真意切。

  而以贵人的身份去呼和奴仆,更不需要任何的尊重。

  对高傲自大的王氏子弟来说,

  奴仆,

  这可算不上人!

  甚至在一些族人看来,

  王莽屈尊降贵的去同奴仆问好,这实在是不顾身份,没有体面!

  王凤听了兄弟的话,继续把玩着那颗葡萄。

  末了,

  他将手里已经被盘的光泽四溢,还带点体温的葡萄掷出窗外,自言自语起来:

  “好?”

  “不好?”

  “这可真是让人难办!”

  ……

  而王莽这边,

  对几位伯父的动向,并不清楚。

  但这并不妨碍,

  他对这些事情有所察觉和准备。

  或者说,

  从有记忆起便寄人篱下,受到血脉亲人冷漠相待的王莽,

  在为人处世这方面,实在是过于谨慎。

  毕竟他那位早早守寡的母亲时常会当着孩子的面,哭诉自己命运的悲惨,以及对王氏未来会不会驱赶自己的忧虑。

  “如果我被赶出王家,我的父兄一定会很生气的吧!”

  渠氏想起时常来信,告诫她一定要讨好如日中天的王氏,让渠家这棵藤蔓,能紧紧的缠绕在他的枝干上,为家族的未来献身出力,便忍不住擦拭着脸庞,低声说道。

  那时候的王莽还很年幼,说话不是很流利,走路也不是很稳当。

  但他开智很早,

  所以能牢牢记住母亲的话语,

  所以能时刻小心,从不逾矩。

  “母亲,孩儿过来问候您的身体。”

  当来到渠氏居住的院落中时,

  王莽一见到她,便跪下叩首,流露出十足的孝子姿态。

  渠氏也做出慈母微笑之态,一一回复了儿子的询问。

  然后母子入室内,完全按照礼仪,享用了一顿饭食。

  等到仆人将碗筷餐盘端下去,周身再无他人之时,

  渠氏便忽得放松了身体,没有再像先前那样唱念做打、保持姿态。

  她想要询问王莽,

  他的大伯父有没有像照顾其他族人那样,照顾一下王莽的仕途。

  哪怕不能得到王凤幼子的待遇,

  也应当做个合格的长辈,

  为王莽这个在同辈中具有聪颖好学、礼仪周到名声的侄子,许诺一些未来的好处。

  无论如何,

  “饼”也是要画的嘛!

  但看着儿子那张恭顺到没有其他表情的面孔,渠氏忍不住将到口的话咽了下去。

  她捏着自己的衣袖,想要凑近自己的孩子,询问他的生活情况,关心他的冷暖康健。

  结果王莽却是先行一步,对着她叩拜起来,口中说道:

  “让母亲露出忧虑之色,这是儿子的过错!”

  “我应当接受惩戒!”

  渠氏张了张嘴,感觉喉头有些哽咽。

  她勉强说道,“这是我自己忽然生了心事,跟你没有关系。”

  “母子一体,母亲不适,儿子怎能独善其身呢!”

  渠氏于是闭上了眼睛。

  微微呼吸了几次后,她捂着嘴,对儿子说道:

  “儿,再抬起头,让我好好看看你吧!”

  王莽恭顺的将身体直起,跪坐在地上,目光注视着渠氏的双脚,不敢违背礼法,同母亲长者直视。

  渠氏走过来,

  那双由她自己动手缝制,并不算精致华美的鞋子呈现在了王莽的面前。

  然后,

  王莽感到有一双手落在了自己的头顶。

  那手有些颤抖,

  动作间又带着无法掩饰的纠结,

  只在王莽头上停留了一阵,便撤了回去。

  渠氏带着泣音的声音随后响起:

  “我的儿真好!”

  “天底下再也没有哪个孩子,像你这样懂事孝顺了!”

  王莽没有因此迟疑,继续叩首,诉说自己让母亲悲伤的“罪责”。

  渠氏没有阻止他。

  她只说道:“今日就让为娘放肆一些吧。”

  “等到明日……从明日起,我就不会悲伤了!”

  她会成为一个因为儿子孝顺,家人和睦,而时刻开心的女子。

  她会用自己的言行,证明在王莽的供养下,自己这个寡妇,也能过上舒心愉快的生活。

  这会成为王莽德行的一大亮点,

  为他青云直上,再增添一些力量。

  王莽没有说话。

  他停止了自己叩首的动作,只低着头,继续看着母亲的衣角。

  直到深夜,熄灭了灯火,

  偌大的王氏宅邸,大半人陷入黑暗和昏睡之中后,

  王莽才在蜷缩在被窝里,捏紧了拳头,露出了一副忍耐痛苦的表情。

  只有在此时此刻,

  只有在这私密到绝不会有第二人出现的地方,

  王莽才敢流露出一点属于自己的神态。

  但这还不够!

  远远不够!

  他“孝廉”的名声还没有传扬出去,

  他还没办法凭借自己的名声和能力,闯荡出一片天地来。

  他仍旧需要依附在王氏的屋檐之下,做一只乞食的雏鸟!

  哪怕这一家的主人根本看不起他,

  哪怕这一家的主人在痛快的分食从最为高贵者手中哄骗、窃取而来的权力时,丝毫想不起他这个亲人……

  王莽知道,

  自己仍需忍耐。

  就像他那位伯父说的——

  他的确还很年少,

  他的确没什么力量。

  他的一切情绪,

  他的一切愤怒,

  他的一切悲伤,

  只能在这床榻之上,被褥之间,得到些许的倾泻。

  “这小子的确有些像你哦!”

  黑暗之中,

  无法被人察觉到的鬼神正偏过脑袋,对身边的死鬼说道。

  “你当年比他还要小一点,还会缩在被窝里偷偷哭呢!”

  旁边因为遇见了从东边迁移而来的脏东西,一怒之下从西海赶回来,表示自己也要看刘汉笑话的嬴政哼了一声,毫不客气的说道:

  “他要想同我相比,那得先将刘汉的江山覆灭掉才行!”

  只有皇帝才能跟皇帝作比较!

  何博听了,惊奇的看了他一眼。

  “咦!”

  “你在西秦吃多了子孙贡品,本事大了许多嘛!”

  竟然能悍跳预言家了!

  嬴政听不懂他的胡言乱语,却也能明白其中的阴阳怪气,便张口回道:

  “有空暗中观察这少年郎,还不如去做点正事!”

  “你的长江呢?”

  “新夏都跟中原连成一片了,西海那边呢?”

  何博当即也哼了回去,“这不是看着你们从西海奔波回来,特意走下高原迎接一下吗?”

  他这段时日可是决心,对一直推拒,不愿意接受自己的长江进行强抱的。

  但有朋自远方来,

  不说好好招待一顿,也得见一见嘛!

  当然,

  对西海的秦君们来说,

  当他们看到远道而来的刘老三他们时,可从没有过这样的想法。

  没仗着地利,将后者鞭数十,驱之别院,而是选择战术换家的秦君,已经很有良心和礼仪了!

  “咱们多好的朋友!”何博还在说。

  但向来嘴硬的嬴政是不会承认这一点的。

  他背着手,飘飘忽忽的离开了这里。

  何博见状,也只能散去,只留一阵清风穿过未能紧闭的窗户,吹在王莽脸上。

  这小子对刚刚的死鬼对话,一无所知。

  他还在心里想着:

  “明天要早点去向母亲问安,然后要去老师那边拜访,我好学好儒的名声还不够……”

  孔光虽说在先帝朝时,于仕途上略有起伏。

  但随着新帝刘骜登基,他的地位反而得到了稳固。

  原因说来也是好笑:

  因为心胸宽广的皇帝很少搭理孔光的劝谏,只一心沉迷在后宫的美人之中。

  比起勤政仁爱的先帝刘奭,

  刘骜要怠惰了许多,也放纵了许多。

  他连国家大权,都舍得交给自己的舅舅们,

  又岂会把碎嘴子的孔光放在眼里?

  对方总爱念叨的“民生疾苦”,就让他们疾苦去吧!

  只要不碍着自己这个皇帝取乐,品味生活的甘甜就好!

  而掌握权力的王凤,

  到底没办法做到像真正的皇帝那样,先随心所欲的树立起一个招牌,再扔掉推倒一个招牌。

  何况王氏的嚣张肆意,

  已经引起了许多贵人的不满,觉得食物大半被王氏子弟吃下,让他们忍饥挨饿了起来。

  所以,

  对王氏这个擅权外戚的批判,也日益增多。

  王凤也因此,需要“孔氏”作为遮掩,好弥补一下自家在名声上的损失。

  毕竟,

  在“独尊儒术”的今天,总不能辱骂孔门嫡传吧?

  孔光对这样的官司,并不是很了解。

  但他对朝廷风气的日益堕落,是有着鲜明感知的。

  他不明白,

  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着酒色财气,

  仿佛这大汉江山,已然永固无忧!

  二十多年前,

  年幼的他追随家人,从曲阜踏上征途,来到长安。

  当年的大汉声威,也正如日中天!

  大汉天兵、

  大汉天使官员,

  所到之处,民众和附属之国,无不皆诚欢迎!

  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短短二十来年后,

  大汉竟至于摇身一变,

  在崎岖嶙峋的下坡处,疯狂滚动,直落悬崖了吗?

  不管怎么讲!

  他一定要想办法阻止这样的趋势!

  他要拯救这个天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