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宝钗一早儿用过早饭,娴娴用过一盏茶,便与薛姨妈、曹氏言说,今日须得往那胶乳营生处去盘账。
薛姨妈佯作不知,曹氏笑而不语,都情知宝钗哪里是去盘劳什子的账?今日放榜,宝钗定是榜下看婿去了!
饶是以宝姐姐的心性,也被嫂子曹氏瞧了个好不自在。娴坐半晌,待莺儿入内知会车马齐备,这才别过妈妈、嫂子往二门外而来。
主仆两个乘了马车,又有四个小厮在旁听使唤,辘辘而行便往正阳门而来。
那榜下鱼龙混杂,宝姐姐这等未出阁的女儿家自然不好亲自去看,因是便在正阳门外寻了一处茶肆,寻了二楼临街靠窗的雅间,点了一壶碧螺春、四样点心,宝钗、莺儿主仆两个吃茶等候,自有小厮往内城去看皇榜。
依大顺之制,一甲直接授官,二甲或考庶吉士熬三年得官职,或者就得观政一年再授官职。至于三甲,就得等着吏部选官,且得等着了。运气好的等上三年补个知县,运气差的等上十几年都未必有缺。
凡此种种,天差地别,宝姐姐自是挂心得紧。她这会子满心遐思,暗忖以陈斯远的年纪,得中二甲便好,最好能选中庶吉士,如此六年后散馆,二十三岁的年纪依旧比许多新科进士还要年轻。
若不能得中庶吉士,便往六部观政一年,其后得个六部主事的官儿,熬上两任,最好谋个风宪官儿,如此一来放出去最起码也是个知州。往后慢慢熬资历,便是封疆大吏也未必不能期许。
她这边厢患得患失,难得七情上脸,倒让丫鬟莺儿瞧了个稀奇。因是便劝说道:“姑娘何必挂心?远大爷于那杏榜也算名列前头,此番殿试最起码也是二甲,好一好说不得便能点个探花、状元回来呢,到时候姑娘可就风光了!”
宝姐姐哂笑一声儿,道:“要风光也是二姐姐风光,与我何干?”
莺儿一噎,忙道:“有道是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炕。错非大爷出了事儿,又哪里有二姑娘什么事儿?真个儿论起来,她可样样儿都不如姑娘呢。”
宝姐姐娴静一笑,道:“二姐姐温良淑德,哪儿有你说的这般不堪?这话快别说了!”
话是这般说,宝姐姐心下却深以为然。论品貌、才情,宝姐姐自忖除去手帕交黛玉,园中姊妹无人再出其右;论家世、出身,荣国府虽是高门大户,迎春却是个庶出的,哪里比得上她这个薛家大房的嫡小姐?论彼此情意,宝姐姐与陈斯远更是一对儿欢喜鸳鸯!
二姑娘样样儿不如她,偏生临到最后摘了桃子……想起此事宝钗便有些忿忿。
正思量间,忽听得楼梯响动,便有个熟悉的声音嚷道:“好生稀奇,姐姐就该早些出来走动走动,来日过了门儿,哪里还有这般自在日子?”
旋即便有一女声呵斥道:“再浑说,你便自个儿先回去。”
先前的女声讪讪道:“姐姐莫恼,我方才是浑说的……咦,这边厢尚有雅座,怎地跑堂的非说没有了?”
便有小二道:“这位姑娘不知,本楼雅间昨儿个便订了出去。瞧见没,斜斜一看就是正阳门,过会子状元跨马游街正在下头路过。”
内中宝钗与莺儿对视一眼,莺儿便道:“听着好似邢姑娘与篆儿?”
宝钗略略沉吟,便对莺儿点了点头。莺儿心领神会,转过屏风来看,见果然是邢岫烟与篆儿,当下招手笑道:“邢姑娘,篆儿!”
篆儿素来没分寸,见了熟人,也不管身旁邢岫烟,果然上来笑着兜搭。言说一番,又有宝钗出来相请,邢岫烟不好推却,便领着篆儿一并进了雅间里。
当下姐姐、妹妹叫得亲热,实则邢岫烟与二姑娘更亲热些,因看破宝钗心思繁多,素日便与其往来无多。
二人热络契阔,旋即外间又是一阵喧嚷。仔细聆听,却是尤二姐、尤三姐、晴雯、香菱等一并到了隔壁雅间。
宝钗与邢岫烟对视一眼,俱都莞尔一笑,心道这下大伙倒是想到一处了。莺儿过去相请,诸女相见,自有一番热络。
那尤二姐待宝钗殷勤有加,盖因不曾熄了入门的心思;反倒尤三姐形容恬淡、无欲无求。当下干脆寻了伙计将屏风撤下,两处雅间并做一处,叽叽呱呱、语笑嫣嫣,又不时探窗观量,惹得往来行人不住地仰首打量。
晴雯是个喜热闹的,忽见对面楼上花枝招展,有不少女子手执花束,当下便提议也采买些来,到时若是瞧见了陈斯远,便将繁花投下,也是一桩雅事。
尤三姐本就有些疯,闻言合掌大赞,当即取了银钱吩咐冬梅采买,果然提了一筐花束来。
正嬉闹间,忽听得街上一声嚷:“放榜了!”
呼啦啦一声儿,便有众多好事者往正阳门内涌去。
当下晴雯、香菱、尤二姐、尤三姐等言笑如常,于她们而言,陈斯远过了杏榜便是中了进士,这般年岁,便是个同进士又如何?
邢岫烟还是先前那般娴静恬淡,盖因功名利禄非邢姐姐所求。
唯独宝姐姐又挂起心来,又因当着众人的面儿,便只好扮做寻常,与四下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
及至两盏茶光景,莺儿眼尖,指着楼下一飞奔而来的身影道:“姑娘,梁儿看榜回来了!”
一旁冬梅也嚷道:“姨娘,咱们家小厮看榜回来了!”
此时除去邢岫烟,余者纷纷合十祷诵,只盼着陈斯远名列前茅!
少一时,先是梁儿飞奔上来,到得雅间前上气不接下气的气喘如牛,莺儿急切,忙寻了一盏茶让其吃了,这才催问道:“到底怎么样了?”
那梁儿一擦额头汗珠子,咧嘴作揖大笑着道:“恭喜姑娘,姑爷得了皇上恩典,点中了本科探花!”
“啊呀!”莺儿欢喜得顿足连连,扭头去看自家姑娘。
便见宝姐姐杏眼圆睁、俏脸儿紧绷,把个帕子恨不得绞出水儿来!待莺儿欢喜着凑近扯了胳膊,宝姐姐如梦方醒,又肃容与那梁儿道:“可曾看仔细了?”
梁儿赌咒发誓道:“小的断不会瞧错,远大爷名列一甲第三名,可不就是探花郎?”
再看宝姐姐,霎时间激灵灵一下,一股暖流自丹田升起,转瞬又往四肢百骸游走,恰似久旱逢甘霖、酷暑得冰酪,通体寒毛舒张,说不出的舒坦!
探花,竟是探花!虽心下隐隐有期许,可宝钗断不会想到,良人只一科便高中探花郎!
少一时,宝钗眼看周遭人等雀跃不已,这才笃定不是做梦。于是乎情兴勃然,势不可遏,霎时面赤舌干,腰酸足软,反觉立脚不住。
只因须得维持端庄情状,这才强忍着心绪,浅浅露出一笑,赞叹两声儿便罢。实则越是这般,便愈发的遍身焦热,心痒难禁,只恨不得当即便扑在陈斯远怀中,任其轻薄缱绻了才好!
再看一旁,晴雯、香菱两个自不消说,扯了手儿蹦蹦跳跳,欢欣雀跃;尤二姐欢喜得面色酡红,尤三姐更是一脚踩了椅子,爽快一摆手道:“赏,都有赏!”
当即便有丫鬟冬梅接了个笸箩来,开了尤三姐带着的银匣子,那一枚四钱银子的银稞子装了满满一笸箩,真个儿是见者有份,便是茶楼的伙计都得了赏赐。
传胪唱名总要一个时辰,众女热闹过一场,尤三姐疯起来只觉不大尽兴,干脆叫了伙计来,赏了银钱,吩咐其不拘是桂花酿还是菊花白,好酒好菜只管送来,今日定要不醉不休才好!
宝姐姐这会子心绪方才略略平复,恍然才觉身下滑腻冰凉。闷头儿红了脸儿暗自啐了自个儿一口,可转念想及陈斯远,不禁又‘心中蔼蔼春浓、笑起杏眼含情’。
许久,伙计果然送来酒水、席面,两桌并做一桌,众女便在此间一边吃喝,一边等着陈斯远跨马游街。
待一个时辰后,便是素来最稳重的宝姐姐都有些熏熏然,此时呼听得楼下喧嚷,有人叫道:“状元游街啦!”
众女忙凭栏观望,便见打正阳门里出来一行人等。当先三名皂吏举着进士及第牌子,后有小吏鸣锣开道,又有两皂吏为状元牵马。
本科状元赵镇,年四十有奇,生得……也算是周正,奈何身量矮小;榜眼江琪源更是年逾五旬!
时人都知,状元、榜眼看的是才学、运道,唯探花郎定是个美貌俏郎君。
因是隔壁便有姑娘家嬉笑着道:“探花郎在何处?快瞧瞧今科探花郎是何等样貌!”
晴雯正巴巴儿观望着,闻言顿时蹙眉,朝着隔壁蹙眉骂道:“哪里来的骚蹄子!”
那隔壁也是闺阁中的女子,被骂了顿时无言以对,好半晌才有丫鬟叫骂两声儿。若只是晴雯还罢了,偏生这会子莺儿、篆儿都在,这二人可都是吵架好手儿,当下你一言、我一嘴便将隔壁骂了个偃旗息鼓。
此时宝姐姐出面道:“快收声,远……郎过来了!”
晴雯等忙住口观量,便见十几个顺天府皂吏护送着一甲三人,跨马游街过正阳门而来。
众女目光只管盯着后头的陈斯远,便见刻下陈斯远披红着绿,乌纱帽上簪了金花,腰悬鎏金银牌,上写‘恩荣宴’,手持笏板,端坐红鬃马,面上噙了浅笑,真个儿是粉面玉郎、意气风发!
甫一到得外城街面上,两侧人群便不住丢花束,待到得此间楼下,姑娘们更是忘了矜持一般,手中花束纷纷丢下,更有丢帕子、丢香囊、丢荷包的。
陈斯远丰神俊逸,自是倍得青睐,手中笏板左挡右支,忙乱不堪。俄尔忽有红布罩面,脂粉香透鼻,陈斯远揭下一瞧,顿时哭笑不得……却是不知哪个女儿家的贴身红肚兜!
四下百姓哄堂大笑,有好事者便嚷:“探花郎可曾婚配了!”
陈斯远腼腆一笑,道:“劳烦劳烦,在下业已有家室……”
此言一出,顿时惹得唏嘘声一片。有那榜下捉婿的惋惜之余,只得将目光投向其后的二甲、三甲进士——依着规矩,这些进士须得将一甲三人送归居所,方才能散去。
此时尤二姐、尤三姐、晴雯、香菱等纷纷倚窗招袖,奈何四下人等太过喧嚷,因是几个姑娘家的声响并不曾落在陈斯远耳中。
宝钗撑栏观量,抿着嘴默默目视陈斯远骑马远去,又见四下楼宇彩袖翻飞,偶有绣球朝着陈斯远砸下,不禁嘤咛一声儿身形一颤。真真儿是:情儿浓,意儿痴,眼角斜痴心迷乱,源泉滚滚流不尽,心头火儿如线提,筋骨酥麻最难消!
且不说宝姐姐如何,单说陈斯远跨马游街,赵镇、江琪源二人眼见姑娘家纷纷掷花投物给陈斯远,不禁玩味大笑。
二人这般年纪,莫说家室,年纪大的江琪源连孙儿都有了,自不会艳羡陈斯远的艳福。可依旧禁不住打趣道:“久闻陈词传唱南北,当此大喜之日,枢良何不赋诗一首?”
陈斯远自谦道:“小弟才学不及二位年兄,哪里敢志得意满?当此之际,愿为赵兄赋诗一首。”略略沉吟,朗声道:“十年辛苦对青灯,豪气染成万丈虹。笔架山头腾彩凤,砚池波内起纹龙。马蹄踏碎长安月,玉管吹消紫陌风。十二朱楼帘尽卷,佳人争看状元红。”
两旁皂吏立时喝彩不迭,略略计较,十几名皂吏齐声喧嚷,便将陈斯远所作之诗传得人尽皆知。
如此一来愈发不妙,待听闻今科探花郎乃是陈词本人,待路过那朱楼之时,果有楼中姑娘红袖招展,齐声呼唤陈郎之名。
陈斯远大赧,忙作鹌鹑状,再不敢招摇。却不知此等情形落在二甲、三甲乃至落第人等眼中,又是何等的羡慕嫉妒恨。
其后行程,陈斯远韬养起来,送过状元送榜眼,送过榜眼又送他。尤氏姊妹待其路过茶肆,忙不迭领着晴雯、香菱、五儿等回转家宅;宝姐姐心满意足,又有些情形不堪,便别过邢岫烟急匆匆回转老宅。
这些暂且不表,单说荣国府。
这日放榜,也不用旁人挂念,早有邢夫人一早儿便打发了小厮去看榜,心心念念巴望着陈斯远高中,来日也好给四哥儿谋个前程。
一众姑娘家却是难得闲适,因李纨偶感风寒,这日课业便暂且停下。探春、惜春、湘云得了空,便先寻了黛玉,待二姑娘忙完又寻了二姑娘。此时初夏时节、天光正好,众姊妹便往栊翠庵左近耍顽。
这会子迎春、湘云两个手谈,黛玉正与探春品着惜春所作之画,便有鸳鸯匆匆而来。
黛玉搭眼一瞧,便知鸳鸯有话要说,因是笑道:“可有什么话儿?”
鸳鸯道:“回姑娘,大老爷散衙归来,说是近海一带海啸,又遭踏了几处生民。地方官题本奏闻,圣上便命老爷顺路查看赈济,如此算来,说不得冬月里老爷才能回来呢。”
惜春唏嘘,探春则道:“这倒是好事儿,老爷本是学差,如今得了钦命,说不得往后也能大用呢。”
迎春赞叹几声,黛玉也附和几句,心思却俱都挂在今日皇榜上。
恰此时,忽而听得外间一声响,好似帘屉子倒了一般,将一众姑娘家唬了一跳。紫鹃紧忙打方厦圆亭里出来观量,便见老大一只蝴蝶风筝,挂在了竹梢之上。
鸳鸯也出来观量,扫量一眼便道:“我认得,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她送过去罢。”
自有小丫鬟七手八脚寻了竹竿将风筝挑下,不待小丫鬟去拾,探春出来便说:“真有你们的,也不见拾了晦气回去!”
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丢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紫鹃听了,赶着命小丫头们将这风筝送出与园门上值日的婆子去,倘有人来找,好还他们去的。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一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的。
不一时寻了各式风筝来,果然漫天放将起来。谁知才放了一会子,忽而东南风乱卷,天上几样风筝便绞在了一处。
也不知是蝙蝠卷了美人,还是美人缠了凤凰,更有门板大的喜字飘飘摇摇兜转着一卷,竟将几个风筝尽数缠绕。
黛玉、迎春等俱都笑个不停,都道:“倒有趣,可不知那”喜“字是谁家的,忒促狭了些!”
探春心有所感,笑道:“喜字临门,好事将近,说不得过会子便有大喜事呢!”
此言一出,黛玉尚且形容如常,二姑娘却脸色红润得好似蒙了红布一般。
本要辩驳呵斥几句,谁知忽有婆子遥遥奔来,到得近前顾不得福身,不迭的道贺道:“给二姑娘、林姑娘道喜了,今日传胪,远大爷被圣上点了探花郎!看榜的小厮正往荣庆堂报喜呢!”
黛玉心下不禁咯噔一声儿,不由得想起了亡父林如海,心中愈发担忧;湘云艳羡不已,咬着下唇不言语;惜春合掌跳脚,叽叽呱呱吵嚷不休;探春噙笑道贺,心下隐隐泛酸。
再看二姑娘,一张鹅蛋脸早已红成了猪肝色,支支吾吾嗫嚅半晌,竟口不能言!
当日谋算之心一起,二姑娘迎春本就觉着是自个儿高攀了,因是头一回事败,虽心下戚戚然却不觉有异。待薛家遭逢横祸,二姑娘侥幸得了好姻缘,只觉人在家中坐、天上掉馅饼!
本以为这般好运道,盖因前十几年吃苦之故,如今也算是苦尽甘来。万万没承想,远兄弟一科高中不说,还点中了探花郎!
早先诸姊妹打趣之语犹在耳边,如今思来,哪里用得上七八年?怕是三年散了馆,自个儿便能立时得了诰命!
二姑娘心下于那功名利禄没那般热切,此番只觉喜从天降,过后又觉茫然不已,愈发觉着自个儿是高攀了陈斯远。
因为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儿来,还是红玉出面打趣几句解了围,又见迎春已木在当场,只得哭笑不得先行将其扶回了缀锦楼。
事涉己身,黛玉忧心忡忡,偏生丧气话不好宣之于口,于是只得闷闷回转潇湘馆。心下只盼着陈斯远不会重蹈其父林如海覆辙。
湘云、探春、惜春三个小的也一并散去,只临别之际小惜春合掌笑道:“三姐姐一语中的,果然是喜事登门。”高兴一会子,旋即又瘪嘴道:“就是可惜,往后远大哥再不好来园子里耍顽了。”
探春、湘云各自心思杂乱,只劝慰惜春几句,便各自散去。
却说前头。
邢夫人乍闻喜讯,顿时喜得得意忘形!因苗儿、条儿去了二姑娘处,是以邢夫人身边儿新补了两个丫鬟,一名红蕖,一名绿萼,俱都是十三、四年纪,原是东跨院的三等小丫鬟。
那邢夫人得意忘形,一边厢吩咐人往荣庆堂报喜,一边厢开了箱笼。她素来爱钱财,此番高兴之下,竟散出去几十两碎银。
过后略略心疼,懊悔之情一闪而过,旋即穿戴齐整了,领着红蕖、绿萼两个便直奔荣庆堂而来。
直到出了三层仪门,撞见大老爷贾赦,邢夫人得意之情方才稍稍收敛。二人一并而行,少一时到得荣庆堂。此时贾母、王夫人业已得了喜讯,王夫人强自笑着夸赞了几句,心下不禁泛酸。
想那陈斯远也不过比宝玉大了两岁,如今业已高中皇榜,名列一甲。再看宝玉,如今还在后宅里蹉跎,两相比照,真个儿是云泥之别!
也亏得贾政得了皇命,冬月里才能归,不然六月里回来定要寻了宝玉的晦气。
贾母却是真情实意地高兴起来,饶是邢夫人翘了尾巴显摆不已,老太太这会子也不曾挑其不是。
大顺开国至今,一甲不过百多人,除去那起子学究,哪个不是官声显赫?好一好,入阁拜相;差一差,好歹是一方督抚。
时过境迁,贾家再不是当日的贾半朝,对陈斯远这等新贵只有巴结、拉拢,断没有得罪的理儿!
待邢夫人张罗着摆宴庆贺,贾母便道:“远哥儿高中,自是喜事一桩。只是明日还有琼林宴,过后同科、同年相聚,熙熙攘攘只怕不得安宁。咱们要庆贺,好歹等过了这十几日再说。”
大老爷有些见识,便笑道:“母亲说的才是正理。”因陈斯远之故,贾赦这会子不好再呵斥邢夫人,便道:“你若心下挂念,只管得空去看远哥儿就是了。”
邢夫人眨眨眼,赶忙喜滋滋应下,道:“也不怪我挂心,远哥儿爹娘去的早,京师只我这么一个姨妈,我不管着,哪里还有人操心?再说来日还要亲上加亲……呵,我先去瞧瞧二姑娘去,老太太且忙着。”
贾母笑着应下,邢夫人得意往王夫人面上一瞟,哼哼一声儿带起一股香风而去。
妯娌两个本就不对付,此一遭可把王夫人气了个七窍生烟,偏生又拿其没法子。
那邢夫人如何与二姑娘分说且不提,却说凤姐儿院儿中,因凤姐儿身怀六甲,平儿也有了八个月的身子,是以主仆两个再不好往荣庆堂去伺候。
凤姐儿只得空才去一遭,平素都在房中安胎。
刻下主仆二人也得了喜讯,彼此对望,自是心思各异。平儿既怕丑事败露,又巴望着来日亲爹好歹能照拂照拂腹中的孩儿;凤姐儿本就不是个好脾气的,自打有孕在身,性子便愈发的偏激。
她如今也不管贾琏如何在外头胡天胡地,满心满眼都是拿捏了陈斯远才好。
主仆两个正相对无言之际,忽有丰儿跌跌撞撞而来,入内便嚷道:“奶奶,不好啦,张姨娘发动了!”
薛姨妈佯作不知,曹氏笑而不语,都情知宝钗哪里是去盘劳什子的账?今日放榜,宝钗定是榜下看婿去了!
饶是以宝姐姐的心性,也被嫂子曹氏瞧了个好不自在。娴坐半晌,待莺儿入内知会车马齐备,这才别过妈妈、嫂子往二门外而来。
主仆两个乘了马车,又有四个小厮在旁听使唤,辘辘而行便往正阳门而来。
那榜下鱼龙混杂,宝姐姐这等未出阁的女儿家自然不好亲自去看,因是便在正阳门外寻了一处茶肆,寻了二楼临街靠窗的雅间,点了一壶碧螺春、四样点心,宝钗、莺儿主仆两个吃茶等候,自有小厮往内城去看皇榜。
依大顺之制,一甲直接授官,二甲或考庶吉士熬三年得官职,或者就得观政一年再授官职。至于三甲,就得等着吏部选官,且得等着了。运气好的等上三年补个知县,运气差的等上十几年都未必有缺。
凡此种种,天差地别,宝姐姐自是挂心得紧。她这会子满心遐思,暗忖以陈斯远的年纪,得中二甲便好,最好能选中庶吉士,如此六年后散馆,二十三岁的年纪依旧比许多新科进士还要年轻。
若不能得中庶吉士,便往六部观政一年,其后得个六部主事的官儿,熬上两任,最好谋个风宪官儿,如此一来放出去最起码也是个知州。往后慢慢熬资历,便是封疆大吏也未必不能期许。
她这边厢患得患失,难得七情上脸,倒让丫鬟莺儿瞧了个稀奇。因是便劝说道:“姑娘何必挂心?远大爷于那杏榜也算名列前头,此番殿试最起码也是二甲,好一好说不得便能点个探花、状元回来呢,到时候姑娘可就风光了!”
宝姐姐哂笑一声儿,道:“要风光也是二姐姐风光,与我何干?”
莺儿一噎,忙道:“有道是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炕。错非大爷出了事儿,又哪里有二姑娘什么事儿?真个儿论起来,她可样样儿都不如姑娘呢。”
宝姐姐娴静一笑,道:“二姐姐温良淑德,哪儿有你说的这般不堪?这话快别说了!”
话是这般说,宝姐姐心下却深以为然。论品貌、才情,宝姐姐自忖除去手帕交黛玉,园中姊妹无人再出其右;论家世、出身,荣国府虽是高门大户,迎春却是个庶出的,哪里比得上她这个薛家大房的嫡小姐?论彼此情意,宝姐姐与陈斯远更是一对儿欢喜鸳鸯!
二姑娘样样儿不如她,偏生临到最后摘了桃子……想起此事宝钗便有些忿忿。
正思量间,忽听得楼梯响动,便有个熟悉的声音嚷道:“好生稀奇,姐姐就该早些出来走动走动,来日过了门儿,哪里还有这般自在日子?”
旋即便有一女声呵斥道:“再浑说,你便自个儿先回去。”
先前的女声讪讪道:“姐姐莫恼,我方才是浑说的……咦,这边厢尚有雅座,怎地跑堂的非说没有了?”
便有小二道:“这位姑娘不知,本楼雅间昨儿个便订了出去。瞧见没,斜斜一看就是正阳门,过会子状元跨马游街正在下头路过。”
内中宝钗与莺儿对视一眼,莺儿便道:“听着好似邢姑娘与篆儿?”
宝钗略略沉吟,便对莺儿点了点头。莺儿心领神会,转过屏风来看,见果然是邢岫烟与篆儿,当下招手笑道:“邢姑娘,篆儿!”
篆儿素来没分寸,见了熟人,也不管身旁邢岫烟,果然上来笑着兜搭。言说一番,又有宝钗出来相请,邢岫烟不好推却,便领着篆儿一并进了雅间里。
当下姐姐、妹妹叫得亲热,实则邢岫烟与二姑娘更亲热些,因看破宝钗心思繁多,素日便与其往来无多。
二人热络契阔,旋即外间又是一阵喧嚷。仔细聆听,却是尤二姐、尤三姐、晴雯、香菱等一并到了隔壁雅间。
宝钗与邢岫烟对视一眼,俱都莞尔一笑,心道这下大伙倒是想到一处了。莺儿过去相请,诸女相见,自有一番热络。
那尤二姐待宝钗殷勤有加,盖因不曾熄了入门的心思;反倒尤三姐形容恬淡、无欲无求。当下干脆寻了伙计将屏风撤下,两处雅间并做一处,叽叽呱呱、语笑嫣嫣,又不时探窗观量,惹得往来行人不住地仰首打量。
晴雯是个喜热闹的,忽见对面楼上花枝招展,有不少女子手执花束,当下便提议也采买些来,到时若是瞧见了陈斯远,便将繁花投下,也是一桩雅事。
尤三姐本就有些疯,闻言合掌大赞,当即取了银钱吩咐冬梅采买,果然提了一筐花束来。
正嬉闹间,忽听得街上一声嚷:“放榜了!”
呼啦啦一声儿,便有众多好事者往正阳门内涌去。
当下晴雯、香菱、尤二姐、尤三姐等言笑如常,于她们而言,陈斯远过了杏榜便是中了进士,这般年岁,便是个同进士又如何?
邢岫烟还是先前那般娴静恬淡,盖因功名利禄非邢姐姐所求。
唯独宝姐姐又挂起心来,又因当着众人的面儿,便只好扮做寻常,与四下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
及至两盏茶光景,莺儿眼尖,指着楼下一飞奔而来的身影道:“姑娘,梁儿看榜回来了!”
一旁冬梅也嚷道:“姨娘,咱们家小厮看榜回来了!”
此时除去邢岫烟,余者纷纷合十祷诵,只盼着陈斯远名列前茅!
少一时,先是梁儿飞奔上来,到得雅间前上气不接下气的气喘如牛,莺儿急切,忙寻了一盏茶让其吃了,这才催问道:“到底怎么样了?”
那梁儿一擦额头汗珠子,咧嘴作揖大笑着道:“恭喜姑娘,姑爷得了皇上恩典,点中了本科探花!”
“啊呀!”莺儿欢喜得顿足连连,扭头去看自家姑娘。
便见宝姐姐杏眼圆睁、俏脸儿紧绷,把个帕子恨不得绞出水儿来!待莺儿欢喜着凑近扯了胳膊,宝姐姐如梦方醒,又肃容与那梁儿道:“可曾看仔细了?”
梁儿赌咒发誓道:“小的断不会瞧错,远大爷名列一甲第三名,可不就是探花郎?”
再看宝姐姐,霎时间激灵灵一下,一股暖流自丹田升起,转瞬又往四肢百骸游走,恰似久旱逢甘霖、酷暑得冰酪,通体寒毛舒张,说不出的舒坦!
探花,竟是探花!虽心下隐隐有期许,可宝钗断不会想到,良人只一科便高中探花郎!
少一时,宝钗眼看周遭人等雀跃不已,这才笃定不是做梦。于是乎情兴勃然,势不可遏,霎时面赤舌干,腰酸足软,反觉立脚不住。
只因须得维持端庄情状,这才强忍着心绪,浅浅露出一笑,赞叹两声儿便罢。实则越是这般,便愈发的遍身焦热,心痒难禁,只恨不得当即便扑在陈斯远怀中,任其轻薄缱绻了才好!
再看一旁,晴雯、香菱两个自不消说,扯了手儿蹦蹦跳跳,欢欣雀跃;尤二姐欢喜得面色酡红,尤三姐更是一脚踩了椅子,爽快一摆手道:“赏,都有赏!”
当即便有丫鬟冬梅接了个笸箩来,开了尤三姐带着的银匣子,那一枚四钱银子的银稞子装了满满一笸箩,真个儿是见者有份,便是茶楼的伙计都得了赏赐。
传胪唱名总要一个时辰,众女热闹过一场,尤三姐疯起来只觉不大尽兴,干脆叫了伙计来,赏了银钱,吩咐其不拘是桂花酿还是菊花白,好酒好菜只管送来,今日定要不醉不休才好!
宝姐姐这会子心绪方才略略平复,恍然才觉身下滑腻冰凉。闷头儿红了脸儿暗自啐了自个儿一口,可转念想及陈斯远,不禁又‘心中蔼蔼春浓、笑起杏眼含情’。
许久,伙计果然送来酒水、席面,两桌并做一桌,众女便在此间一边吃喝,一边等着陈斯远跨马游街。
待一个时辰后,便是素来最稳重的宝姐姐都有些熏熏然,此时呼听得楼下喧嚷,有人叫道:“状元游街啦!”
众女忙凭栏观望,便见打正阳门里出来一行人等。当先三名皂吏举着进士及第牌子,后有小吏鸣锣开道,又有两皂吏为状元牵马。
本科状元赵镇,年四十有奇,生得……也算是周正,奈何身量矮小;榜眼江琪源更是年逾五旬!
时人都知,状元、榜眼看的是才学、运道,唯探花郎定是个美貌俏郎君。
因是隔壁便有姑娘家嬉笑着道:“探花郎在何处?快瞧瞧今科探花郎是何等样貌!”
晴雯正巴巴儿观望着,闻言顿时蹙眉,朝着隔壁蹙眉骂道:“哪里来的骚蹄子!”
那隔壁也是闺阁中的女子,被骂了顿时无言以对,好半晌才有丫鬟叫骂两声儿。若只是晴雯还罢了,偏生这会子莺儿、篆儿都在,这二人可都是吵架好手儿,当下你一言、我一嘴便将隔壁骂了个偃旗息鼓。
此时宝姐姐出面道:“快收声,远……郎过来了!”
晴雯等忙住口观量,便见十几个顺天府皂吏护送着一甲三人,跨马游街过正阳门而来。
众女目光只管盯着后头的陈斯远,便见刻下陈斯远披红着绿,乌纱帽上簪了金花,腰悬鎏金银牌,上写‘恩荣宴’,手持笏板,端坐红鬃马,面上噙了浅笑,真个儿是粉面玉郎、意气风发!
甫一到得外城街面上,两侧人群便不住丢花束,待到得此间楼下,姑娘们更是忘了矜持一般,手中花束纷纷丢下,更有丢帕子、丢香囊、丢荷包的。
陈斯远丰神俊逸,自是倍得青睐,手中笏板左挡右支,忙乱不堪。俄尔忽有红布罩面,脂粉香透鼻,陈斯远揭下一瞧,顿时哭笑不得……却是不知哪个女儿家的贴身红肚兜!
四下百姓哄堂大笑,有好事者便嚷:“探花郎可曾婚配了!”
陈斯远腼腆一笑,道:“劳烦劳烦,在下业已有家室……”
此言一出,顿时惹得唏嘘声一片。有那榜下捉婿的惋惜之余,只得将目光投向其后的二甲、三甲进士——依着规矩,这些进士须得将一甲三人送归居所,方才能散去。
此时尤二姐、尤三姐、晴雯、香菱等纷纷倚窗招袖,奈何四下人等太过喧嚷,因是几个姑娘家的声响并不曾落在陈斯远耳中。
宝钗撑栏观量,抿着嘴默默目视陈斯远骑马远去,又见四下楼宇彩袖翻飞,偶有绣球朝着陈斯远砸下,不禁嘤咛一声儿身形一颤。真真儿是:情儿浓,意儿痴,眼角斜痴心迷乱,源泉滚滚流不尽,心头火儿如线提,筋骨酥麻最难消!
且不说宝姐姐如何,单说陈斯远跨马游街,赵镇、江琪源二人眼见姑娘家纷纷掷花投物给陈斯远,不禁玩味大笑。
二人这般年纪,莫说家室,年纪大的江琪源连孙儿都有了,自不会艳羡陈斯远的艳福。可依旧禁不住打趣道:“久闻陈词传唱南北,当此大喜之日,枢良何不赋诗一首?”
陈斯远自谦道:“小弟才学不及二位年兄,哪里敢志得意满?当此之际,愿为赵兄赋诗一首。”略略沉吟,朗声道:“十年辛苦对青灯,豪气染成万丈虹。笔架山头腾彩凤,砚池波内起纹龙。马蹄踏碎长安月,玉管吹消紫陌风。十二朱楼帘尽卷,佳人争看状元红。”
两旁皂吏立时喝彩不迭,略略计较,十几名皂吏齐声喧嚷,便将陈斯远所作之诗传得人尽皆知。
如此一来愈发不妙,待听闻今科探花郎乃是陈词本人,待路过那朱楼之时,果有楼中姑娘红袖招展,齐声呼唤陈郎之名。
陈斯远大赧,忙作鹌鹑状,再不敢招摇。却不知此等情形落在二甲、三甲乃至落第人等眼中,又是何等的羡慕嫉妒恨。
其后行程,陈斯远韬养起来,送过状元送榜眼,送过榜眼又送他。尤氏姊妹待其路过茶肆,忙不迭领着晴雯、香菱、五儿等回转家宅;宝姐姐心满意足,又有些情形不堪,便别过邢岫烟急匆匆回转老宅。
这些暂且不表,单说荣国府。
这日放榜,也不用旁人挂念,早有邢夫人一早儿便打发了小厮去看榜,心心念念巴望着陈斯远高中,来日也好给四哥儿谋个前程。
一众姑娘家却是难得闲适,因李纨偶感风寒,这日课业便暂且停下。探春、惜春、湘云得了空,便先寻了黛玉,待二姑娘忙完又寻了二姑娘。此时初夏时节、天光正好,众姊妹便往栊翠庵左近耍顽。
这会子迎春、湘云两个手谈,黛玉正与探春品着惜春所作之画,便有鸳鸯匆匆而来。
黛玉搭眼一瞧,便知鸳鸯有话要说,因是笑道:“可有什么话儿?”
鸳鸯道:“回姑娘,大老爷散衙归来,说是近海一带海啸,又遭踏了几处生民。地方官题本奏闻,圣上便命老爷顺路查看赈济,如此算来,说不得冬月里老爷才能回来呢。”
惜春唏嘘,探春则道:“这倒是好事儿,老爷本是学差,如今得了钦命,说不得往后也能大用呢。”
迎春赞叹几声,黛玉也附和几句,心思却俱都挂在今日皇榜上。
恰此时,忽而听得外间一声响,好似帘屉子倒了一般,将一众姑娘家唬了一跳。紫鹃紧忙打方厦圆亭里出来观量,便见老大一只蝴蝶风筝,挂在了竹梢之上。
鸳鸯也出来观量,扫量一眼便道:“我认得,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她送过去罢。”
自有小丫鬟七手八脚寻了竹竿将风筝挑下,不待小丫鬟去拾,探春出来便说:“真有你们的,也不见拾了晦气回去!”
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丢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紫鹃听了,赶着命小丫头们将这风筝送出与园门上值日的婆子去,倘有人来找,好还他们去的。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一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的。
不一时寻了各式风筝来,果然漫天放将起来。谁知才放了一会子,忽而东南风乱卷,天上几样风筝便绞在了一处。
也不知是蝙蝠卷了美人,还是美人缠了凤凰,更有门板大的喜字飘飘摇摇兜转着一卷,竟将几个风筝尽数缠绕。
黛玉、迎春等俱都笑个不停,都道:“倒有趣,可不知那”喜“字是谁家的,忒促狭了些!”
探春心有所感,笑道:“喜字临门,好事将近,说不得过会子便有大喜事呢!”
此言一出,黛玉尚且形容如常,二姑娘却脸色红润得好似蒙了红布一般。
本要辩驳呵斥几句,谁知忽有婆子遥遥奔来,到得近前顾不得福身,不迭的道贺道:“给二姑娘、林姑娘道喜了,今日传胪,远大爷被圣上点了探花郎!看榜的小厮正往荣庆堂报喜呢!”
黛玉心下不禁咯噔一声儿,不由得想起了亡父林如海,心中愈发担忧;湘云艳羡不已,咬着下唇不言语;惜春合掌跳脚,叽叽呱呱吵嚷不休;探春噙笑道贺,心下隐隐泛酸。
再看二姑娘,一张鹅蛋脸早已红成了猪肝色,支支吾吾嗫嚅半晌,竟口不能言!
当日谋算之心一起,二姑娘迎春本就觉着是自个儿高攀了,因是头一回事败,虽心下戚戚然却不觉有异。待薛家遭逢横祸,二姑娘侥幸得了好姻缘,只觉人在家中坐、天上掉馅饼!
本以为这般好运道,盖因前十几年吃苦之故,如今也算是苦尽甘来。万万没承想,远兄弟一科高中不说,还点中了探花郎!
早先诸姊妹打趣之语犹在耳边,如今思来,哪里用得上七八年?怕是三年散了馆,自个儿便能立时得了诰命!
二姑娘心下于那功名利禄没那般热切,此番只觉喜从天降,过后又觉茫然不已,愈发觉着自个儿是高攀了陈斯远。
因为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儿来,还是红玉出面打趣几句解了围,又见迎春已木在当场,只得哭笑不得先行将其扶回了缀锦楼。
事涉己身,黛玉忧心忡忡,偏生丧气话不好宣之于口,于是只得闷闷回转潇湘馆。心下只盼着陈斯远不会重蹈其父林如海覆辙。
湘云、探春、惜春三个小的也一并散去,只临别之际小惜春合掌笑道:“三姐姐一语中的,果然是喜事登门。”高兴一会子,旋即又瘪嘴道:“就是可惜,往后远大哥再不好来园子里耍顽了。”
探春、湘云各自心思杂乱,只劝慰惜春几句,便各自散去。
却说前头。
邢夫人乍闻喜讯,顿时喜得得意忘形!因苗儿、条儿去了二姑娘处,是以邢夫人身边儿新补了两个丫鬟,一名红蕖,一名绿萼,俱都是十三、四年纪,原是东跨院的三等小丫鬟。
那邢夫人得意忘形,一边厢吩咐人往荣庆堂报喜,一边厢开了箱笼。她素来爱钱财,此番高兴之下,竟散出去几十两碎银。
过后略略心疼,懊悔之情一闪而过,旋即穿戴齐整了,领着红蕖、绿萼两个便直奔荣庆堂而来。
直到出了三层仪门,撞见大老爷贾赦,邢夫人得意之情方才稍稍收敛。二人一并而行,少一时到得荣庆堂。此时贾母、王夫人业已得了喜讯,王夫人强自笑着夸赞了几句,心下不禁泛酸。
想那陈斯远也不过比宝玉大了两岁,如今业已高中皇榜,名列一甲。再看宝玉,如今还在后宅里蹉跎,两相比照,真个儿是云泥之别!
也亏得贾政得了皇命,冬月里才能归,不然六月里回来定要寻了宝玉的晦气。
贾母却是真情实意地高兴起来,饶是邢夫人翘了尾巴显摆不已,老太太这会子也不曾挑其不是。
大顺开国至今,一甲不过百多人,除去那起子学究,哪个不是官声显赫?好一好,入阁拜相;差一差,好歹是一方督抚。
时过境迁,贾家再不是当日的贾半朝,对陈斯远这等新贵只有巴结、拉拢,断没有得罪的理儿!
待邢夫人张罗着摆宴庆贺,贾母便道:“远哥儿高中,自是喜事一桩。只是明日还有琼林宴,过后同科、同年相聚,熙熙攘攘只怕不得安宁。咱们要庆贺,好歹等过了这十几日再说。”
大老爷有些见识,便笑道:“母亲说的才是正理。”因陈斯远之故,贾赦这会子不好再呵斥邢夫人,便道:“你若心下挂念,只管得空去看远哥儿就是了。”
邢夫人眨眨眼,赶忙喜滋滋应下,道:“也不怪我挂心,远哥儿爹娘去的早,京师只我这么一个姨妈,我不管着,哪里还有人操心?再说来日还要亲上加亲……呵,我先去瞧瞧二姑娘去,老太太且忙着。”
贾母笑着应下,邢夫人得意往王夫人面上一瞟,哼哼一声儿带起一股香风而去。
妯娌两个本就不对付,此一遭可把王夫人气了个七窍生烟,偏生又拿其没法子。
那邢夫人如何与二姑娘分说且不提,却说凤姐儿院儿中,因凤姐儿身怀六甲,平儿也有了八个月的身子,是以主仆两个再不好往荣庆堂去伺候。
凤姐儿只得空才去一遭,平素都在房中安胎。
刻下主仆二人也得了喜讯,彼此对望,自是心思各异。平儿既怕丑事败露,又巴望着来日亲爹好歹能照拂照拂腹中的孩儿;凤姐儿本就不是个好脾气的,自打有孕在身,性子便愈发的偏激。
她如今也不管贾琏如何在外头胡天胡地,满心满眼都是拿捏了陈斯远才好。
主仆两个正相对无言之际,忽有丰儿跌跌撞撞而来,入内便嚷道:“奶奶,不好啦,张姨娘发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