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剥皮人 第368章-信

小说:阴阳剥皮人 作者:爱吃羊肉串0 更新时间:2025-11-17 00:34:59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故事在全城范围内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开始流传。

  不再是私密的、个体的记忆植入,而是一个公开的、英雄式的悲剧。

  主角名叫高远,一名战地记者。

  一周之内,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如同一场无形的瘟疫,通过电波与光纤,注入城市的每一个梦境与每一次网络浏览。

  故事的核心是一段在暗网若隐若现的视频。

  画面在爆炸的火光与浓烟中剧烈抖动,一个浑身是血、面目被尘土与伤痕模糊的男人,用尽最后力气举起摄像机,对着镜头,声音嘶哑而决绝:“我叫高远……我找到了他们掩盖了二十年的化学泄漏真相……他们想让我闭嘴,但他们错了……”视频的结尾,是镜头坠落,画面归于黑暗前,男人留下的一句话:“只要还有一个人相信,我就没真正死去。”

  这段视频的感染力是核弹级的。

  它具备了所有引爆公众情绪的要素:被埋没的真相、为正义牺牲的英雄、对抗强权的遗言。

  很快,各种“证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有人声称在邮箱的垃圾箱里发现了来自高远的“未发送邮件”,里面是部分调查资料的碎片;有人在自家门口发现了沾着干涸血迹的记者证复印件;更多的人则在梦里见到了那个叫高远的男人,他不说一句话,只是用那双燃烧着不甘的眼睛,沉默地注视着你。

  舆论彻底沸腾。

  “彻查高远案”的呼声席卷了所有社交平台。

  人们的愤怒与同情被完美地调动起来,汇聚成一股要求“真相”的洪流。

  然而,在地底深处,通过无名草根系感受着整座城市情绪波动的苏晚萤,却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

  太完美了。

  从视频的第一次泄露,到“物证”的出现,再到集体梦境的发酵,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地踩在了传播心理学的“信任曲线”上。

  先用一个极具冲击力的核心故事建立情感锚点,再用看似零散、实则环环相扣的“证据链”不断加固,最后利用集体无意识进行病毒式扩散。

  这不像是一个含冤而死的亡魂在不甘地嘶吼,更像是一位顶级的营销大师与心理学家联手,精心编排的一场完美风暴。

  苏晚萤的意识沉入那只老旧陶罐,无名草的银色脉络在黑暗中微微发光。

  她调动了一部分算力,将意识投射到老城区那间办公室的书架上,那里藏着她从沈默故居带出的、为数不多的遗物之一——一本笔记残卷,封面用炭笔写着《异常死亡观察录》。

  她翻开了书页,纸张因受潮而微微卷曲,上面是沈默那熟悉的、冷静到近乎刻板的字迹。

  她直接跳到“集体癔症案例分析”一章。

  其中一段被红笔圈出的批注,瞬间抓住了她的视线:“当情绪压倒证据,真相便成了装饰品。所有试图用证据去反驳情绪的努力,都只会激化对立,被视为‘冷血’的二次伤害。破局之法,不在反驳情绪,而在还原链条——找到第一个说这话的人,解构他说话的方式。”

  找到第一个说这话的“人”。

  苏晚萤的意识豁然开朗。

  她的敌人不是高远这个“鬼魂”,而是创造出这个“鬼魂”的叙事本身。

  无名草的银线开始以一种全新的频率震颤,它们不再仅仅是感知情绪,而是主动出击。

  银线与遍布城市的监控系统电力线路产生了微弱的谐波耦合,如同一个技术高超的黑客,悄无声息地接管了这座城市无处不在的“眼睛”。

  她没有去寻找视频本身,而是逆向追踪所有与“高远”相关的关键词在网络上第一次出现的IP地址、时间戳、和交叉引用路径。

  这是一项浩瀚如烟海的工程,但对于已经与城市脉搏融为一体的苏晚萤而言,七十二小时足以完成一次彻底的数字考古。

  最终,所有线索都指向了同一个地方——城郊一座早已废弃的电视台。

  确切地说,是电视台地下三层、被遗忘的旧服务器集群。

  苏晚萤的意识“潜入”其中,冰冷的数据流在她面前展开。

  那里根本不存在任何原始视频文件。

  所谓的“高远遗言”,是由数据库里超过三百段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灾难新闻素材拼接、剪辑、做旧而成。

  那张令人心碎的脸,是数十张不同伤者面部的合成体。

  而那段催人泪下的声音,则来自一个先进的AI语音库,它抓取了网络上数百万段充满悲愤情绪的音频样本,合成出了最能引发人类共情的声音。

  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由冰冷代码精心炮制的骗局。

  苏晚萤没有直接公布真相。

  她知道,在情绪的洪流面前,苍白的“辟谣”只会被瞬间淹没。

  她需要一枚更锋利的“手术刀”,一把借来的、属于沈默的刀。

  她将自己的发现,连同沈默笔记里的那段话,通过一个加密通道,匿名发送给了一名年轻的实X法医。

  这个年轻人曾经是沈默最看好的学生,骨子里继承了沈默对证据的偏执。

  第二天,一篇长文在某个不起眼的法医学论坛上发布,随后被有心人转发到了各大社交平台。

  标题是:“我老师说过,尸体不会说谎,但人会替它编故事。现在,有人在替死人写遗书。”

  文章没有一句煽情的话,而是用纯粹的技术语言,对那段疯传的视频进行了逐帧分析:“第一,爆炸冲击波由左至右,但死者面部的喷溅状血迹却指向右上方,这违背了基本的创伤力学。第二,视频第7秒,背景的建筑火焰光影与死者面部的光照角度存在至少15度的偏差。第三,所谓‘化学泄漏’的工厂,根据市志记载,早在视频宣称的事故发生前十年就已彻底关停拆除。”

  文章的最后,附上了一张图片——那是沈默手绘的“信息污染扩散图”的简化版,清晰地标注出了“记者证”、“未发送邮件”等关键谎言在网络上的滋生节点和传播路径。

  起初,这篇文章被愤怒的网民骂得狗血淋头,斥责作者“冷血”、“为当权者洗地”。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流网友下场,开始用更专业的软件验证文中的分析,质疑的声浪开始分裂。

  完美的悲剧故事,第一次出现了裂痕。

  苏晚萤没有停下。她需要一记更沉重的、直击潜意识的重锤。

  无名草的根系沿着地下管网,悄然渗入城市的公共广播系统。

  第二天清晨,在每日新闻播报的间隙,一段时长仅有0.1秒的无声震动被插入其中。

  普通人对此毫无察觉,但那些曾参与过“静默冥想”、意识被短暂连接过的人,耳中却仿佛听到了一声极其短促的“咔”。

  如同老式胶片相机的快门声。

  这个声音,是苏晚萤从沈默的另一份笔记《法医摄影原理》中找到的灵感,它直接触发了人类大脑深处对于“真实影像”记录瞬间的条件反射。

  一名正在冲咖啡的白领突然停下了动作,他茫然地回忆着昨晚的梦:“我梦里的‘视频’……好像……从来没见过拍摄角度切换,它就是一个固定镜头,太干净了。”

  一个正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母亲,声音戛然而止:“不对,高远说的最后一句话,和前面的语气……好像完全不是一个人?”

  当一个谎言被当成事实来接受时,人们不会注意细节。

  可一旦怀疑的种子被种下,那些曾经被忽略的、不合逻辑的细节,便会像疯长的野草一样,撑破虚假叙事的温情外壳。

  子夜,城市最高的那栋烂尾楼顶层,一块早已碎裂、废弃多年的LED广告巨屏,突然在一片漆黑中亮起。

  无数破碎的光点闪烁、重组,最终在屏幕中央拼出了一行不断跳变的血红色文字:

  “你说我们是假的……可谁来定义真?”

  紧接着,文字消失,屏幕疯狂闪烁。

  无数光点再次组合,这一次,它们拼出的不再是文字,而是一张素描般的侧脸——那是从全城数千张监控截图中提取、重组而成的,沈默的脸。

  图像中的嘴唇微微动了一下,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深埋地下的苏晚萤,通过无名草的感知网络“凝视”着那张熟悉的脸,良久,用微不可闻的意识波动轻声道:“你学他的样子,却不懂他为什么闭嘴。”

  话音落下的瞬间,整栋烂尾楼的外立面钢筋结构网,都发出了极其轻微的、仿佛被无数细小刀片切割的震颤声,正在切断某种依附于其上的无形丝线。

  而在城市另一端,郊区殡仪馆的停尸房内,冰冷的空气凝滞如水。

  在最底层一格写着“无名氏,待销毁证物”的冷藏柜里,一枚本该早已报废、电量耗尽的黑色录音笔,其顶端的指示灯,在黑暗中无声无息地,悄然亮起了一点猩红的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阴阳剥皮人,阴阳剥皮人最新章节,阴阳剥皮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