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雪来得早,清晨推开长乐宫的窗,天地间已经裹了层薄白。凤染霜披着件绣着芦苇纹的素色披风,站在石磨旁,看着雪片落在磨盘的凹槽里,慢慢积成小小的雪粒。陶盆里泡着的晶米已经发了芽,芽尖顶着点嫩白,是昨天京郊张老伯送来的“雪芽米”——据说这种晶米在雪天泡发,用来做“冬酿”最是香甜。

  “娘,你看我堆的雪兔子!”风澈裹着件红色的小棉袄,举着个雪团跑过来,身后跟着源溪,手里拿着根芦苇杆,正给雪兔子插“耳朵”。火小炎跟在最后,手里的陶罐冒着热气,里面是刚煮好的晶米糊:“染霜姨,快尝尝!我加了共味维度的蜜饯碎,暖乎乎的,喝了不怕冷!”

  凤染霜接过陶罐,指尖碰着温热的陶壁,心里也暖了。刚喝了一口,就看见春桃急匆匆地从院外跑进来,披风上沾着雪,脸色有些急:“娘娘,京郊的李婶来了,说她们村的屋顶被雪压塌了好几间,还有几户人家储存的晶米受潮发了霉,想求娘娘想想办法。”

  风澈手里的雪团一下掉在地上,小眉头皱了起来:“雪怎么会压塌屋顶?我们长乐宫的屋顶就没塌呀!”

  “李婶她们住的是老土房,年成久了,经不起大雪。”凤染霜把陶罐递给春桃,转身回屋拿了件厚披风,“走,我们去看看。”

  慕容冷这时也从紫宸殿回来,手里拿着卷奏折,见她们要出门,立刻上前接过凤染霜的披风,帮她系好带子:“我已经让林峥带玄甲卫去准备木料了,我们一起去京郊。”

  一行人踏着雪往京郊走,雪越下越大,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快到李婶所在的村子时,远远就看见几个村民正拿着木杆,试图把屋顶的积雪扫下来,还有个老妇人坐在雪地里,看着塌了半边的屋顶,抹着眼泪。

  “李婶!”凤染霜快步走过去,扶起老妇人,“别着急,我们带了木料和人手,一定能把屋顶修好。”

  李婶抬起头,脸上满是泪痕,手里还攥着把受潮的晶米:“皇后娘娘,这雪下了三天了,屋顶塌了倒还好说,可这晶米一受潮,我们冬天就没粮吃了……”

  慕容冷蹲下身,拿起一把晶米,仔细看了看:“这晶米只是表面受潮,里面还没坏。我们可以把它晒干,再用共植维度的‘暖草’熏一下,就能保存住了。林峥,你让人把玄甲卫带来的暖草分发给百姓,再帮着搭临时的棚子,让大家先有地方住。”

  风澈拉着源溪的手,走到堆着受潮晶米的院子里:“源溪,我们帮李婶晒晶米吧!上次爷爷说,雪天晒东西要放在背风的地方,还要用芦苇帘挡雪。”

  源溪点点头,从随身的竹篮里拿出芦苇帘——这是她们昨天刚编好的,本想用来装饰长乐宫的,现在正好派上用场。火小炎也凑过来,晃了晃手里的陶罐:“我可以用火焰能量帮着烘干!我的火焰能调温度,不会把晶米烤焦的!”

  石小坚这时也赶来了,肩上扛着捆刚从共植维度运来的暖草,身后跟着几个农户:“染霜姨,我带了暖草,还叫了村里种晶米的能手,他们知道怎么保存受潮的晶米!”

  大家立刻忙开了。玄甲卫的士兵们扛着木料,帮着修屋顶;村民们把受潮的晶米摊在芦苇帘上,石小坚教他们怎么用暖草熏烤;风澈和源溪拿着小扫帚,把晶米里的杂质挑出来;火小炎则用温和的火焰,慢慢烘干晶米表面的潮气,空气中渐渐飘起晶米的清香。

  花汐贵妃这时也来了,身后跟着几个宫女,手里捧着棉衣和粮食。她走到凤染霜身边,把一件厚棉衣递给李婶,语气比以前温和了许多:“这些棉衣是宫里刚做的,你们先穿着。我还让御膳房煮了晶米粥,等会儿就送来,大家先垫垫肚子。”

  凤染霜有些意外,看着花汐:“贵妃娘娘怎么会来?”

  花汐拢了拢披风,眼神落在修屋顶的士兵身上:“昨天听周尚书说京郊百姓受灾,我就想着过来看看。以前是我不懂事,总想着身份规矩,忘了百姓的难处。现在才明白,大乾的安稳,不是靠世家的富贵撑起来的,是靠百姓能吃饱穿暖,才撑起来的。”

  她顿了顿,又说:“我已经让花家把京郊的几间空屋腾出来,让屋顶塌了的百姓先住进去。花家还准备了些晶米种子,等开春了,给大家补种。”

  李婶接过棉衣,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鞠躬:“谢谢皇后娘娘,谢谢贵妃娘娘!你们真是百姓的活菩萨啊!”

  凤染霜笑着扶起李婶:“这是我们该做的。等屋顶修好了,我们再教大家做冻米糖和晶米冬酿,过年的时候,大家就能热热闹闹的了。”

  接下来的几天,京郊的村子里天天都很热闹。屋顶修好了,受潮的晶米也保存好了,大家开始准备年货。凤染霜教村民们做冻米糖——把晒干的晶米放进油里炸脆,再裹上熬好的桂花糖浆,切成小块,装在芦苇编的小篮子里,甜香飘得满村都是。

  花汐也跟着学做冻米糖,一开始总把糖浆熬糊,凤染霜耐心地教她:“熬糖浆要小火,还要不停搅拌,就像照顾刚发芽的晶米一样,得有耐心。”花汐慢慢学着,后来做的冻米糖,居然比宫女们做的还好吃,她把糖装在描金的盒子里,分给村里的孩子,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她的嘴角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守苗老爷爷从共植维度来了,手里扛着个旧酒坛,里面装着用霜冷居的晶米酿的冬酿。他走到凤染霜身边,打开酒坛,一股醇厚的酒香飘了出来:“这是霜冷居的晶米冬酿,雪天喝了暖身子,还能用来做年货。我还带了抗冻的晶米种子,明年春天种下去,就算再下雪,晶米也不会冻坏了。”

  风澈凑过来,闻了闻酒坛里的冬酿,眼睛亮了:“爷爷,这冬酿好喝吗?我能尝尝吗?”

  老爷爷笑着刮了刮他的鼻子:“你还小,不能喝酒。等你长大了,爷爷再教你酿冬酿。现在我们可以用冬酿做‘酒渍晶米’,放在年糕里,特别好吃。”

  大家又开始忙着重做年货。凤染霜和花汐一起,用冬酿泡晶米,准备做酒渍晶米年糕;守苗老爷爷教村民们用抗冻的晶米种子,在温室里培育幼苗,为开春播种做准备;风澈和小伙伴们则用芦苇编灯笼,里面放上用晶米纸做的灯芯,晚上点亮的时候,像一串串小月亮。

  时汐和紫汐拿着忆融屏,把这热闹的场景录下来,屏幕里满是百姓的笑脸:“染霜姨,我们要把这些画面贴在共忆维度的忆情架上,让维度里的伙伴们也看看大乾的新年有多热闹!”

  除夕前一天,京郊的村子里挂满了芦苇灯笼,家家户户的门口都堆着冻米糖和晶米年糕,空气中飘着冬酿的酒香和晶米的甜香。慕容冷和凤染霜带着风澈和伙伴们,挨家挨户地送年货,每到一户,百姓们都会端出刚煮好的晶米粥,热情地招待他们。

  走到张老伯家时,张老伯正带着孙子做晶米纸灯笼。看到他们来,立刻端出一碗热腾腾的晶米粥:“陛下,皇后娘娘,尝尝我做的粥!加了您教的蜜饯碎,可甜了!”

  张老伯的孙子拿着个刚做好的灯笼,递给风澈:“小殿下,这灯笼送给你!上面的晶米穗是我画的,好看吗?”

  风澈接过灯笼,高兴得跳起来:“好看!谢谢你!我也送你个东西!”他从怀里掏出个芦苇编的蚂蚱,递给小男孩,“这是我编的,翅膀还能动呢!”

  两个孩子立刻玩到了一起,院子里满是笑声。慕容冷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对凤染霜说:“这样的日子,才是大乾该有的样子。”

  凤染霜点点头,眼神里满是温柔:“是啊,百姓能安居乐业,孩子们能开心玩耍,这就是我们回来的意义。”

  除夕晚上,长乐宫的院子里挂满了芦苇灯笼,晶米纸做的灯芯发出温暖的光。慕容冷和凤染霜坐在石磨旁,身边围着风澈、伙伴们、守苗老爷爷,还有花汐和几个老臣。石桌上摆着冻米糖、晶米年糕、酒渍晶米,还有守苗老爷爷带来的冬酿。

  大家举杯,酒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火小炎用火焰能量点亮了院子中央的大灯笼,灯笼上用晶米纸写着“大乾安康”四个大字,在夜色里格外醒目。

  “祝大乾的百姓,年年有晶米吃,岁岁有新衣穿!”风澈举起手里的果汁碗,大声说道。

  大家都笑了起来,守苗老爷爷摸了摸风澈的头:“祝澈儿快快长大,以后和你爹娘一起,守护大乾的百姓。”

  花汐也举起酒杯,看向凤染霜:“皇后娘娘,以前是我不对,以后我会和你一起,为百姓做事。祝大乾越来越好,祝我们的百姓,永远幸福。”

  凤染霜笑着点头,举起酒杯:“谢谢大家。新的一年,我们会带着大家,种更多的晶米,建更多的房子,让每个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愿大乾的冬天,永远温暖,愿我们的日子,像晶米冬酿一样,醇厚香甜。”

  月光洒在院子里,雪地上泛着淡淡的光,芦苇灯笼的影子在地上摇晃,像跳动的音符。风澈靠在凤染霜怀里,手里拿着块冻米糖,慢慢嚼着,甜香在嘴里散开。他看着身边的人,看着满院的灯笼,心里满是幸福——他知道,不管是在霜冷居,还是在大乾,只要和爹娘、伙伴们、百姓们在一起,每一天都是温暖的好日子。

  守苗老爷爷拿出压纸器,压出一张新的晶米纸,上面印着雪地里的长乐宫,还有一群人的笑脸。他把纸递给风澈:“把这张纸放进纪念匣里,记住这个冬天,记住我们一起帮百姓度过难关的日子,记住大乾的温暖。”

  风澈接过纸,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用力点头:“我会记住的!以后每年冬天,我们都来帮百姓准备年货,都来做晶米冬酿!”

  夜深了,雪还在下,可长乐宫的院子里却暖烘烘的。大家围坐在一起,说着新一年的计划,聊着百姓的生活,笑声和酒香飘得很远,飘进了京郊的村子里,飘进了每个百姓的梦里。

  新的一年,大乾的故事还在继续。在晶米的甜香里,在芦苇灯笼的暖光里,在百姓的笑脸上,在慕容冷和凤染霜的初心坚守里,大乾会越来越安稳,越来越温暖,每一个冬天,都会像这个除夕一样,满是幸福和希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最新章节,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