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胸有成竹地一笑:“王爷,对付麴文泰这等反复无常的小人,一味动武,乃是下策。杀了他一个,还会有第二个。”
“依玄策之见,当恩威并施,以王道为主,霸道为辅。”
“玄策愿为使节,亲赴高昌,面见麴文泰。”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宣示王爷天威,令其迷途知返,主动归还商队,重开商路。此为‘恩’。”
“与此同时,王爷可命李将军,亲率夜枭军精锐,沿商路西进,预先勘探地形,绘制舆图,建立前进补给点。再命一员大将,整备三万精兵,以护商为名,进驻玉门关,若麴文泰执迷不悟,则我大军便可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捣其国都!此为威!”
“如此一来,若能兵不血刃,使其臣服,则为上上大吉。”
“即便不成,我军也已做足准备,占尽先机。”
“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李岩听完,抚掌大笑:“好!有你在,何愁西域不定!此事,就依你之言!”
他看向李铁柱和单雄信:“你二人,即刻去军中挑选三万精锐,粮草、火器、御寒之物,皆被双份!随时准备出征!”
“末将遵命!”二人轰然应诺。
随即,李岩的目光再次转向地图。
“这么大一块肥肉,我看见了,长安城里那位,想必也已经闻到腥味了吧。”
毕竟李世民现在可是缺钱缺的紧,而像盐糖这些物件这些用的东西还生产不出来。
就算是得到了江南的支持,这家伙也够呛。
……
长安,太极殿。
与数月前渭水之畔的惶恐压抑不同。
如今的朝堂,已经恢复了天朝上国应有的威严与秩序。
李世民高坐于龙椅之上,面容威严,不怒自威。
经过几个月的励精图治,他的皇权日益巩固,帝王气度愈发沉凝。
“陛下!”
鸿胪寺卿出列奏报,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怒意。
“西域高昌国王麴文泰,狼子野心,悍然背弃我大唐,转投西突厥,并下令封锁丝绸之路,劫掠过往商旅!”
“据报,已有十数支我大唐商队遇害,损失惨重!”
“此举,无异于对我大唐的公然挑衅!臣,恳请陛下降旨,出兵讨伐,以彰国威!”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
“岂有此理!区区高昌,蕞尔小邦,也敢捋我大唐虎须?”
“不错!必须严惩!否则西域诸国,皆以为我大唐软弱可欺,后患无穷!”
叫嚣着出兵的,多是尉迟恭,秦琼这批军中悍将。
然而,以魏征为首的文官集团,却纷纷出列,表示了反对。
“陛下,万万不可!”
魏征手持笏板,朗声道:“我大唐甫定,百废待兴,国库虽有充盈,但用度之处亦多。”
“百姓方得休养生息,不宜再起刀兵。”
“更何况,西域路途遥远,气候恶劣,隋炀帝远征高句丽之鉴不远,还请陛下三思啊!”
另一名户部官员也哭丧着脸附和:“是啊陛下,远征西域,光是粮草转运的耗费,就足以将我们这几个月积攒的家底,掏空大半了!此乃得不偿失之举啊!”
“得不偿失?”
一直沉默的兵部尚书李靖,缓缓出列。
“诸位大人,算的只是眼前的钱粮账,可有些东西,是钱粮算不来的。”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今日高昌敢反,明日焉耆敢叛,若不以雷霆手段惩之,则我大唐在西域的宗主地位,将荡然无存!”
“而且丝绸之路,自汉时起,便是我中原王朝联通西方的经济与文化命脉。”
“如今麴文泰将其掐断,等同于掐住了我大唐的一条手臂!”
“诸位可知,仅去年一年,我大唐通过丝路,从西域获得了多少战马、香料、宝石?这些财富,又养活了多少关中百姓?”
说完这些,李靖看向了高坐龙椅的李世民。
“而且那北方的镇北王李岩,与崔氏关系匪善,这条商路,亦是他的命脉,如今商路被断,诸位以为,他会善罢甘休吗?”
这句话,可以说真正的说到了点子上。
李世民也缓缓放下来扶着下颚的手掌。
“李卿,继续说下去。”
“是,陛下。”
李靖沉声道,“臣以为,李岩此人,雄才大略,绝非偏安一隅之辈,此刻定然也已将目光投向了西域。”
“我们若是因为畏惧路途遥远、耗费钱粮而选择隐忍,那么,西域这片广袤的土地,连同那条黄金商路,到时候都将落入李岩之手!”
“届时,他坐拥北地之兵,又得西域之马,财源滚滚,兵强马壮。”
“而我大唐,则被彻底困死在长城之内。此消彼长之下,未来……不堪设想!”
李靖的话让整个太极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之前所有反对出兵的理由,在不能让李岩抢先这个更大的战略威胁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李世民的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
北方,是李岩那头蓄势待发的猛虎。
南方,是自己正在全力整合的根基。
他与李岩,在这几个月的平静之后又找到了同一个目标。
“朕,知道了。”
良久,李世民的声音中听不出喜怒。
“高昌,是朕的藩属。”
“大唐的商队,是朕的子民,朕的子民在朕的藩属国被劫掠,若朕无动于衷,朕这个天子,还有何面目坐在这太极殿上?”
“传朕旨意!”
“命鸿胪寺,再遣使节,持朕国书,前往高昌,责问麴文泰!”
“命其即刻释放我大唐商队,并向朕上表请罪!”
“若他执迷不悟,朕,不吝发天兵以讨之!”
说到这里,李世民转头看向了李靖。
“命兵部尚书李靖,即刻制定西征方略!”
“命凉州都督府,清点兵马,整备粮草,枕戈待旦!”
“朕要让西域所有人都知道,更要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西域,是朕的西域!丝绸之路,也只能是朕的丝绸之路!”
“依玄策之见,当恩威并施,以王道为主,霸道为辅。”
“玄策愿为使节,亲赴高昌,面见麴文泰。”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宣示王爷天威,令其迷途知返,主动归还商队,重开商路。此为‘恩’。”
“与此同时,王爷可命李将军,亲率夜枭军精锐,沿商路西进,预先勘探地形,绘制舆图,建立前进补给点。再命一员大将,整备三万精兵,以护商为名,进驻玉门关,若麴文泰执迷不悟,则我大军便可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捣其国都!此为威!”
“如此一来,若能兵不血刃,使其臣服,则为上上大吉。”
“即便不成,我军也已做足准备,占尽先机。”
“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李岩听完,抚掌大笑:“好!有你在,何愁西域不定!此事,就依你之言!”
他看向李铁柱和单雄信:“你二人,即刻去军中挑选三万精锐,粮草、火器、御寒之物,皆被双份!随时准备出征!”
“末将遵命!”二人轰然应诺。
随即,李岩的目光再次转向地图。
“这么大一块肥肉,我看见了,长安城里那位,想必也已经闻到腥味了吧。”
毕竟李世民现在可是缺钱缺的紧,而像盐糖这些物件这些用的东西还生产不出来。
就算是得到了江南的支持,这家伙也够呛。
……
长安,太极殿。
与数月前渭水之畔的惶恐压抑不同。
如今的朝堂,已经恢复了天朝上国应有的威严与秩序。
李世民高坐于龙椅之上,面容威严,不怒自威。
经过几个月的励精图治,他的皇权日益巩固,帝王气度愈发沉凝。
“陛下!”
鸿胪寺卿出列奏报,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怒意。
“西域高昌国王麴文泰,狼子野心,悍然背弃我大唐,转投西突厥,并下令封锁丝绸之路,劫掠过往商旅!”
“据报,已有十数支我大唐商队遇害,损失惨重!”
“此举,无异于对我大唐的公然挑衅!臣,恳请陛下降旨,出兵讨伐,以彰国威!”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
“岂有此理!区区高昌,蕞尔小邦,也敢捋我大唐虎须?”
“不错!必须严惩!否则西域诸国,皆以为我大唐软弱可欺,后患无穷!”
叫嚣着出兵的,多是尉迟恭,秦琼这批军中悍将。
然而,以魏征为首的文官集团,却纷纷出列,表示了反对。
“陛下,万万不可!”
魏征手持笏板,朗声道:“我大唐甫定,百废待兴,国库虽有充盈,但用度之处亦多。”
“百姓方得休养生息,不宜再起刀兵。”
“更何况,西域路途遥远,气候恶劣,隋炀帝远征高句丽之鉴不远,还请陛下三思啊!”
另一名户部官员也哭丧着脸附和:“是啊陛下,远征西域,光是粮草转运的耗费,就足以将我们这几个月积攒的家底,掏空大半了!此乃得不偿失之举啊!”
“得不偿失?”
一直沉默的兵部尚书李靖,缓缓出列。
“诸位大人,算的只是眼前的钱粮账,可有些东西,是钱粮算不来的。”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今日高昌敢反,明日焉耆敢叛,若不以雷霆手段惩之,则我大唐在西域的宗主地位,将荡然无存!”
“而且丝绸之路,自汉时起,便是我中原王朝联通西方的经济与文化命脉。”
“如今麴文泰将其掐断,等同于掐住了我大唐的一条手臂!”
“诸位可知,仅去年一年,我大唐通过丝路,从西域获得了多少战马、香料、宝石?这些财富,又养活了多少关中百姓?”
说完这些,李靖看向了高坐龙椅的李世民。
“而且那北方的镇北王李岩,与崔氏关系匪善,这条商路,亦是他的命脉,如今商路被断,诸位以为,他会善罢甘休吗?”
这句话,可以说真正的说到了点子上。
李世民也缓缓放下来扶着下颚的手掌。
“李卿,继续说下去。”
“是,陛下。”
李靖沉声道,“臣以为,李岩此人,雄才大略,绝非偏安一隅之辈,此刻定然也已将目光投向了西域。”
“我们若是因为畏惧路途遥远、耗费钱粮而选择隐忍,那么,西域这片广袤的土地,连同那条黄金商路,到时候都将落入李岩之手!”
“届时,他坐拥北地之兵,又得西域之马,财源滚滚,兵强马壮。”
“而我大唐,则被彻底困死在长城之内。此消彼长之下,未来……不堪设想!”
李靖的话让整个太极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之前所有反对出兵的理由,在不能让李岩抢先这个更大的战略威胁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李世民的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
北方,是李岩那头蓄势待发的猛虎。
南方,是自己正在全力整合的根基。
他与李岩,在这几个月的平静之后又找到了同一个目标。
“朕,知道了。”
良久,李世民的声音中听不出喜怒。
“高昌,是朕的藩属。”
“大唐的商队,是朕的子民,朕的子民在朕的藩属国被劫掠,若朕无动于衷,朕这个天子,还有何面目坐在这太极殿上?”
“传朕旨意!”
“命鸿胪寺,再遣使节,持朕国书,前往高昌,责问麴文泰!”
“命其即刻释放我大唐商队,并向朕上表请罪!”
“若他执迷不悟,朕,不吝发天兵以讨之!”
说到这里,李世民转头看向了李靖。
“命兵部尚书李靖,即刻制定西征方略!”
“命凉州都督府,清点兵马,整备粮草,枕戈待旦!”
“朕要让西域所有人都知道,更要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西域,是朕的西域!丝绸之路,也只能是朕的丝绸之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最新章节,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最新章节,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