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都的秋天,干燥而萧瑟。官渡之战的创伤尚未完全平复,整座都城都笼罩在一股压抑的气氛中。然而,在这片肃杀的底色上,一股奢华的风潮,却如同燎原的星火,在最顶层的权贵圈子里,悄然蔓延开来。

  这股风潮的源头,是伏国丈府上送出的一份份神秘礼物。

  礼物不大,通常是一个巴掌大小的精致青瓷小罐,罐身上,用古朴的篆书,刻着“汉兴”二字。打开罐子,里面盛放的,是洁白如雪、细腻如沙的盐粒。

  第一个收到这份礼物的,是尚书令荀彧。

  当荀府的厨子,第一次用这种“雪盐”来烹制一道简单的肉羹时,荀彧只尝了一口,便停下了筷子。他一生钟鸣鼎食,何等山珍海味没有尝过?但这一刻,他却感觉自己过去几十年吃的菜肴,都失了真味。

  没有丝毫苦涩杂味,雪盐完美地激发了食材本身最纯粹的鲜美。那是一种清冽而醇厚的味道,如同昆山之玉,清泉之水,让人的味蕾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净化与享受。

  “此物,从何而来?”荀彧立刻问道。

  “回禀令君,是国丈伏完府上送来的,说是西域新得的贡品,特请令君品鉴。”

  “伏完?”荀彧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思。他把玩着那个刻有“汉兴”二字的瓷罐,陷入了沉思。伏完此人,他很了解,一个忠厚有余、智谋不足的老臣。他怎么会有渠道,得到如此神物?汉兴……汉室兴复?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却又坦荡得让人无从指摘。他是在提醒自己这些故汉之臣,不要忘了根本吗?

  紧接着,陈群、钟繇等颍川士族出身的朝中重臣,以及许都城内几家最大的世家门阀,都陆续收到了这份来自伏府的“薄礼”。

  一时间,“雪盐”成了许都上流社会最热门的话题。

  在安众侯府的一场秋日宴饮上,气氛更是被这小小的盐粒推向了顶峰。

  “诸位尝尝,这可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内兄那里讨来的一点‘雪盐’。”主人家安众侯得意洋洋地让侍女为每位宾客的羹汤里,都象征性地撒上几粒。

  一位没收到礼物的年轻将军尝了一口,顿时双目圆睁,拍案叫绝:“妙!实在是妙!我从未尝过如此纯粹的咸味!比之军中那些黑乎乎的盐块,简直是天上地下!”

  另一位世家子弟则慢条斯理地品味着,姿态优雅地摇着扇子:“此非金钱可得之物。此乃身份之象征。听闻,唯有国丈大人看得上眼的人物,方能得此赠品。我家中倒是得了一整罐,家父说,此物用一点少一点,平日都锁在库里,非贵客临门,绝不轻易示人。”

  一句话,彻底点燃了所有人的虚荣心和攀比欲。能拥有一罐“汉兴雪盐”,迅速成为了挤入许都最顶级圈层的身份认证。雪盐的价值,早已超越了调味品本身,变成了一种炙手可-热的社交货币。有门路的人开始四处托请,希望能从伏府求得一罐;没门路的人,则在黑市上开出天价,百金求一罐而不可得。

  伏府内,钱通正眉飞色舞地向伏完和崔申汇报着外面的盛况。

  “国丈大人,崔先生,你们是没看到啊!现在外面都传疯了,说这雪盐是神仙吃的盐。那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公子哥,为了半罐盐,差点在酒楼里打起来!我那几家米行,天天有人上门来问,掌柜的都快被烦死了!依我看,火候到了,可以开卖了!”

  崔申却捻须微笑,气定神闲地摇了摇头:“钱老板稍安勿躁。‘物以稀为贵’,如今这股风潮,才刚刚刮起。须得让那些人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几日,待他们心中那团火烧得最旺时,我们再开闸放水。如此,方能将这盐价,推至顶峰。”

  伏完看着眼前这一文一商,心中感慨万千。女儿的计划,经由这两个能力互补的干才之手,竟发挥出了如此惊人的威力。他点了点头,沉声道:“按崔先生说的办。再等三日,三日后,挂牌开售。”

  三日后,当市场被彻底引爆后,钱通才让“汉兴商社”旗下的几家米行和布庄,挂出了“代售雪盐”的牌子。价格,高得令人咋舌——一小罐雪盐,售价五十金!是同等重量黄金价值的数倍。

  即便如此,依旧供不应求。每日清晨,店铺门口都排起长龙,无数豪门贵胄的管家,挥舞着钱袋,只为抢购到一两罐珍贵的雪盐。

  大量的金钱,如潮水般涌入汉兴商社的账下,再通过伏完和钱通的运作,变成一块块新收购的田地,一个个新建立的庄园,以及一支支被秘密招募、训练的护卫家丁。

  伏寿的经济战争,首战告捷,战果辉煌。

  然而,她心中没有丝毫的松懈。因为她知道,这一切,都瞒不过那个天下最顶尖的聪明人。

  丞相府,书房。

  曹操正在沙盘上推演着北征乌桓的路线。郭嘉缓步走了进来,他的脸色带着一丝病态的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他的手上,同样拿着一个“汉兴”青瓷小罐。

  “奉孝,何事让你如此专注?莫非也迷上了那市井疯传的‘雪盐’?”曹操没有抬头,随口问道。

  “丞相,嘉的确是在为这雪盐着迷。”郭嘉将瓷罐放在曹操手边,声音里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此盐,味极鲜纯,非凡品可比。嘉派人查过,其根源在解池粗盐,制此盐之法,应为‘溶解、沉淀、过滤、重结’之术。此术看似简单,却需精确掌控火候与时机,非经反复试验不可得。”

  他顿了顿,继续道:“更奇的是,想出此法之人,不直接贩盐,而是先赠后卖,将一件商品,硬生生炒成了千金难求的‘奇货’。第一步,赠与荀令君、陈长文等士族领袖,是为‘品牌背书’;第二步,在权贵圈层中制造稀缺,是为‘口碑发酵’;第三步,待市场嗷嗷待哺,再高价发售,是为‘收割利润’。这份算计,这份心智,可称得上是‘鬼才’。”

  曹操终于抬起了头,他拿起那尊小小的瓷罐,摩挲着上面的“汉兴”二字,眼神变得幽深起来。

  “你是说,伏完那老匹夫,有这等鬼才?”

  “伏国丈若有此等手段,当年衣带诏事发时,便不会那般狼狈了。”郭嘉摇了摇头,他走到曹操身边,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丞相,您不觉得奇怪吗?这雪盐出现得太突然,‘汉兴’这个名字又太扎眼。这不像是商贾的手段,更像……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阳谋’。它就这么明晃晃地摆在您面前,告诉您它的意图,但您却抓不住它的任何把柄。因为它做的,只是生意。”

  曹操沉默了,手指在沙盘上轻轻敲击着。他想到了荆州的刘表,想到了江东的孙策,难道是他们在背后搞鬼,意图扰乱许都经济?

  郭嘉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摇头道:“刘景升守成有余,孙伯符锐意进取,但他们的手段,是刀剑,是兵马。此等润物无声、以柔克刚的布局,不似他们的风格。这手法……太细腻了。”

  郭-嘉拿起一撮雪盐,放在鼻尖轻轻一嗅,他狭长的眸子眯了起来,仿佛在分辨某种最细微的气息。

  许久,他抬起头,直视着曹操的眼睛,说出了一句让整个书房的空气都为之凝固的话。

  “丞相,这雪盐的味道,不对劲。”

  “它闻起来,没有铜臭味,也没有乡野的土味。”

  郭嘉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宫墙,落在了那座金碧辉煌的牢笼之上。

  “这是一种在极度压抑和隔绝的环境中,反复推演、算计到极致的味道。它带着一丝书卷气,一丝洞悉人心的冷漠,还有一丝……不属于这个尘世的疏离感。”

  他缓缓地,一字一顿地说道:

  “它闻起来,有一股宫里焚了数百年的,沉香屑的味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曹贼,还我大汉江山,曹贼,还我大汉江山最新章节,曹贼,还我大汉江山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