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光未亮,贫民区还沉浸在黎明前最沉的黑暗中,只有几声零星的鸡鸣和倒夜香的木轮车轱辘声打破寂静。莹莹已轻手轻脚地起身,就着窗外透进的微光,熟练地生起小煤炉,将昨晚剩下的一个包子烤热,又熬了一小锅稀薄的米粥。
伺候母亲吃过早饭、服下药后,她仔细地将那幅已完成大半的“鸳鸯戏水”绣品用干净的布包好,揣在怀里,又对着那块模糊的裂镜整理了一下略显蓬乱的发鬓——手指在触及空无一物的鬓角时顿了顿,终究还是没有去打开那个小木箱。
“娘,我去了,晌午便回,药在灶台上温着,您记得喝。”她低声叮嘱完,系上一条半旧的、洗得发白的头巾,遮住了大半张脸,这才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融入了门外灰蒙蒙的晨雾与寒意之中。
通往绣庄的路,她已走了无数遍。需要穿过大半个贫民区,走过几条污水横流、堆满垃圾的窄巷,才能踏上相对整洁些的街道。清晨的冷风像刀子一样,穿透她单薄的衣衫,她不由得打了个寒噤,将头巾又往下拉了拉,加快了脚步。
“张氏绣庄”位于贫民区与主城区交界的一条还算体面的小街上,门脸不大,但在这片区域已算是难得的“正经”铺子。掌柜的张婶子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面容精明,带着市井商贾特有的算计,但对手艺好的绣娘还算公道。
莹莹赶到时,绣庄刚卸下门板,里面已经聚了七八个等着领活计的绣娘,大多是与她年纪相仿或稍长些的女子,一个个面有菜色,衣着寒酸,低声交谈着,气氛有些压抑。
“哟,莹莹来了。”张婶子抬眼看到她,不冷不热地招呼了一声,目光在她洗得发白的衣衫上扫过,“‘鸳鸯戏水’带来了?”
“带来了,张婶子。”莹莹从怀里取出布包,小心翼翼地展开。
素白的绢布上,一对鸳鸯栩栩如生,羽毛用色过渡自然,针脚细密均匀,尤其是鸳鸯的眼睛,用了特殊的针法,显得灵动有神,仿佛下一秒就要从水中跃起。周围的荷叶、水波也绣得一丝不苟,整幅作品透着一种与她年龄不符的老练与精致。
周围的绣娘们都凑过来看,发出低低的惊叹声。
“莹丫头这手艺,真是没得说!”
“瞧这水波纹,跟真的一样……”
张婶子拿着绣品,对着窗户的光仔细看了看,脸上总算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但嘴上却道:“嗯,还成。就是这速度慢了点,客人催得急。”她说着,从柜台里数出几张零散的角票,推到莹莹面前,“喏,说好的工钱。”
莹莹看着那几张单薄的纸币,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开口:“张婶子,您上次说……若是绣得好,能多给两角……”
张婶子闻言,眉毛一挑,声音拔高了些:“哎哟,我的莹姑娘诶,你这说的是什么时候的老黄历了?现在这世道,兵荒马乱的,生意难做得很!能有活计给你做,按时给钱就不错了!你看看她们,”她指着旁边那些眼巴巴等活的绣娘,“多少人想接这精细活还接不到呢!”
旁边几个绣娘也附和着:
“就是,莹莹,有活干就不错了。”
“张婶子也是不容易……”
莹莹的脸颊瞬间涨红,手指紧紧攥着衣角。她知道张婶子是在压价,这幅“鸳鸯戏水”费了她多少心血和眼睛,她比谁都清楚。按照市价,绝不止这点工钱。可她也知道,在这里,她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若得罪了张婶子,以后可能连活计都接不到了。
她咬了咬下唇,最终还是伸手接过了那几张角票,低声道:“谢谢张婶子。”
张婶子见她服软,脸色稍霁,又从柜台下拿出一块布料和一张花样,是幅常见的“喜鹊登梅”,布料质地比之前的要差一些。“喏,接着绣这个吧,还是老价钱,五天后来交工。”
莹莹看着那块略显粗糙的布料和普通的花样,心里明白,这是张婶子见她好拿捏,开始给她派些工钱更低、更费时的普通活计了。但她没有选择,只能默默接过。
就在这时,绣庄门口光线一暗,一个穿着绸缎棉袍、头上抹着厚重头油、身材微胖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个拎着包的随从。
“张掌柜,忙着呢?”男人声音带着一股倨傲,目光在店内一扫,掠过那些低眉顺眼的绣娘,最后落在莹莹身上,或者说,落在她刚刚接过的那块布料和花样上,眉头皱了皱。
“哎哟!钱管事!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快请进快请进!”张婶子一见来人,立刻换上了一副热情洋溢的笑脸,忙不迭地从柜台后迎了出来,与刚才对待莹莹等人的态度判若两人。
这钱管事是沪上“锦华绸缎庄”的采买管事之一,偶尔会来张氏绣庄订些绣活,是张婶子极力巴结的大主顾。
钱管事没理会张婶子的殷勤,径直走到莹莹面前,指着她手里的布料和花样,对张婶子道:“张掌柜,我上次订的那批‘百子千孙’帐檐,可是指明要手艺最好的绣娘来做,工钱也给了足份的。你就拿这种料子和花样,随便找个人糊弄我?”
张婶子脸色一变,连忙赔笑:“钱管事您这说的哪里话!我哪敢糊弄您啊!这……这喜鹊登梅是别的客人订的,跟您那批货没关系!”她说着,暗暗给莹莹使眼色,让她赶紧走。
莹莹会意,低着头就想离开。
“等等。”钱管事却叫住了她,目光在她虽然低着头、却难掩清丽轮廓的侧脸上停留片刻,又转向张婶子,“这姑娘看着眼生,手艺怎么样?”
张婶子眼珠一转,心里飞快盘算。她不想让莹莹直接接触钱管事这样的大客户,怕以后绕过她接活,但此刻又不敢得罪钱管事,只得含糊道:“还……还行吧,刚学没多久。”
钱管事是何等精明的人,岂会看不出张婶子的那点心思。他哼了一声,不再理会张婶子,直接对莹莹道:“小姑娘,你手里有绣好的成品吗?拿给我看看。”
莹莹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看向张婶子。
张婶子脸色难看,却又不敢阻拦。
莹莹犹豫片刻,还是将怀里那块包着“鸳鸯戏水”的布包重新拿了出来,低声解释道:“这……这是刚交工的,是……是张婶子这里的活计。”她特意点明是张氏绣庄的活,以免引起张婶子更大的不满。
当那幅“鸳鸯戏水”再次展开在钱管事面前时,他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顿时亮了一下。他接过绣品,凑到眼前仔细端详,手指甚至轻轻抚过那细密的针脚和栩栩如生的鸳鸯羽毛。
“好!好手艺!”钱管事忍不住赞道,“这配色,这针法,尤其是这对眼睛,有灵性!比我们绸缎庄里养着的几个老绣娘都不差!”
他抬头,目光锐利地看向张婶子:“张掌柜,这就是你说的‘刚学没多久’?这么好的手艺,你就让她绣‘喜鹊登梅’?还按普通工钱算?”
张婶子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钱管事不再看她,转而和颜悦色地对莹莹道:“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愿不愿意接我们锦华绸缎庄的活计?工钱保证比这里高,料子也都是上好的苏杭绸缎,不伤手,不费眼。”
这话一出,不仅张婶子脸色大变,连旁边那些绣娘也都羡慕又嫉妒地看着莹莹。
莹莹的心猛地跳了一下。更高的工钱,更好的料子……这对她来说,诱惑太大了。这意味着她和母亲的生活能改善不少,或许还能给母亲抓些更好的药。
她下意识地捏紧了衣角,心脏在胸腔里怦怦直跳。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可能改变现状的机会。她抬起头,看向钱管事,张了张嘴,那个“愿意”几乎就要脱口而出。
然而,就在这一刻,她看到了张婶子那几乎要喷出火来的、带着警告和威胁的眼神。她猛地清醒过来。
张婶子虽然克扣工钱,但毕竟是她目前唯一的活计来源,也知晓她们母女的底细。若是此刻答应了钱管事,无疑是彻底得罪了张婶子。以张婶子在这片区域的势力和心眼,以后她们母女的日子,恐怕会更难熬。甚至可能……
她不敢再想下去。
“多……多谢钱管事抬爱。”莹莹低下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清晰地拒绝了,“我……我的手艺还粗浅,怕耽误了贵庄的生意。而且……我是张婶子这里的人,不好……不好接外面的活。”
这话说得委婉,却表明了立场。
钱管事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她会拒绝。他看了看莹莹,又看了看一脸得意和狠色的张婶子,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皱了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惋惜,但也没再强求,只是将那张“鸳鸯戏水”递还给莹莹,对张婶子冷冷道:“张掌柜,你好自为之吧。那批‘百子千孙’帐檐,若是再以次充好,以后我们锦华庄的生意,你就别想了!”
说完,冷哼一声,带着随从拂袖而去。
绣庄内,一片寂静。
张婶子瞪着莹莹,胸口剧烈起伏,显然气得不轻。她没想到这丫头竟然敢拒绝钱管事,更没想到这丫头一句话,差点让她丢了锦华庄这个大主顾!
“好!好你个莫莹莹!”张婶子咬牙切齿,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翅膀硬了是吧?敢在外人面前下我的面子!”
“我没有,张婶子,我……”莹莹试图解释。
“闭嘴!”张婶子厉声打断她,一把抢过她手里那块“喜鹊登梅”的布料和花样,“这活计你不用做了!我们这小庙,容不下你这尊大佛!以后,你也别来我这儿接活了!”
如同晴天霹雳,莹莹瞬间呆立在原地,脸色煞白。
周围的绣娘们有的同情,有的幸灾乐祸,但无人敢出声。
张婶子将那块布料扔回柜台,指着门口:“还愣着干什么?滚出去!”
莹莹看着张婶子那绝情的面孔,又看了看手中那几张单薄的、刚刚被她攥得发热的角票,一股巨大的委屈和绝望涌上心头,眼圈瞬间红了。她死死咬着嘴唇,不让眼泪掉下来,对着张婶子微微躬了躬身,然后转身,一步一步地走出了绣庄。
门外,天色已经大亮,冬日的阳光苍白无力,照在冰冷的街道上。寒风卷过,吹得她单薄的身子晃了晃。
她失去了唯一的生计来源。
怀里的那几张角票,仿佛有千斤重,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回去该如何面对病中的母亲?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办?
她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口,看着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第一次感到了一种深入骨髓的无助与茫然。
伺候母亲吃过早饭、服下药后,她仔细地将那幅已完成大半的“鸳鸯戏水”绣品用干净的布包好,揣在怀里,又对着那块模糊的裂镜整理了一下略显蓬乱的发鬓——手指在触及空无一物的鬓角时顿了顿,终究还是没有去打开那个小木箱。
“娘,我去了,晌午便回,药在灶台上温着,您记得喝。”她低声叮嘱完,系上一条半旧的、洗得发白的头巾,遮住了大半张脸,这才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融入了门外灰蒙蒙的晨雾与寒意之中。
通往绣庄的路,她已走了无数遍。需要穿过大半个贫民区,走过几条污水横流、堆满垃圾的窄巷,才能踏上相对整洁些的街道。清晨的冷风像刀子一样,穿透她单薄的衣衫,她不由得打了个寒噤,将头巾又往下拉了拉,加快了脚步。
“张氏绣庄”位于贫民区与主城区交界的一条还算体面的小街上,门脸不大,但在这片区域已算是难得的“正经”铺子。掌柜的张婶子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面容精明,带着市井商贾特有的算计,但对手艺好的绣娘还算公道。
莹莹赶到时,绣庄刚卸下门板,里面已经聚了七八个等着领活计的绣娘,大多是与她年纪相仿或稍长些的女子,一个个面有菜色,衣着寒酸,低声交谈着,气氛有些压抑。
“哟,莹莹来了。”张婶子抬眼看到她,不冷不热地招呼了一声,目光在她洗得发白的衣衫上扫过,“‘鸳鸯戏水’带来了?”
“带来了,张婶子。”莹莹从怀里取出布包,小心翼翼地展开。
素白的绢布上,一对鸳鸯栩栩如生,羽毛用色过渡自然,针脚细密均匀,尤其是鸳鸯的眼睛,用了特殊的针法,显得灵动有神,仿佛下一秒就要从水中跃起。周围的荷叶、水波也绣得一丝不苟,整幅作品透着一种与她年龄不符的老练与精致。
周围的绣娘们都凑过来看,发出低低的惊叹声。
“莹丫头这手艺,真是没得说!”
“瞧这水波纹,跟真的一样……”
张婶子拿着绣品,对着窗户的光仔细看了看,脸上总算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但嘴上却道:“嗯,还成。就是这速度慢了点,客人催得急。”她说着,从柜台里数出几张零散的角票,推到莹莹面前,“喏,说好的工钱。”
莹莹看着那几张单薄的纸币,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开口:“张婶子,您上次说……若是绣得好,能多给两角……”
张婶子闻言,眉毛一挑,声音拔高了些:“哎哟,我的莹姑娘诶,你这说的是什么时候的老黄历了?现在这世道,兵荒马乱的,生意难做得很!能有活计给你做,按时给钱就不错了!你看看她们,”她指着旁边那些眼巴巴等活的绣娘,“多少人想接这精细活还接不到呢!”
旁边几个绣娘也附和着:
“就是,莹莹,有活干就不错了。”
“张婶子也是不容易……”
莹莹的脸颊瞬间涨红,手指紧紧攥着衣角。她知道张婶子是在压价,这幅“鸳鸯戏水”费了她多少心血和眼睛,她比谁都清楚。按照市价,绝不止这点工钱。可她也知道,在这里,她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若得罪了张婶子,以后可能连活计都接不到了。
她咬了咬下唇,最终还是伸手接过了那几张角票,低声道:“谢谢张婶子。”
张婶子见她服软,脸色稍霁,又从柜台下拿出一块布料和一张花样,是幅常见的“喜鹊登梅”,布料质地比之前的要差一些。“喏,接着绣这个吧,还是老价钱,五天后来交工。”
莹莹看着那块略显粗糙的布料和普通的花样,心里明白,这是张婶子见她好拿捏,开始给她派些工钱更低、更费时的普通活计了。但她没有选择,只能默默接过。
就在这时,绣庄门口光线一暗,一个穿着绸缎棉袍、头上抹着厚重头油、身材微胖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个拎着包的随从。
“张掌柜,忙着呢?”男人声音带着一股倨傲,目光在店内一扫,掠过那些低眉顺眼的绣娘,最后落在莹莹身上,或者说,落在她刚刚接过的那块布料和花样上,眉头皱了皱。
“哎哟!钱管事!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快请进快请进!”张婶子一见来人,立刻换上了一副热情洋溢的笑脸,忙不迭地从柜台后迎了出来,与刚才对待莹莹等人的态度判若两人。
这钱管事是沪上“锦华绸缎庄”的采买管事之一,偶尔会来张氏绣庄订些绣活,是张婶子极力巴结的大主顾。
钱管事没理会张婶子的殷勤,径直走到莹莹面前,指着她手里的布料和花样,对张婶子道:“张掌柜,我上次订的那批‘百子千孙’帐檐,可是指明要手艺最好的绣娘来做,工钱也给了足份的。你就拿这种料子和花样,随便找个人糊弄我?”
张婶子脸色一变,连忙赔笑:“钱管事您这说的哪里话!我哪敢糊弄您啊!这……这喜鹊登梅是别的客人订的,跟您那批货没关系!”她说着,暗暗给莹莹使眼色,让她赶紧走。
莹莹会意,低着头就想离开。
“等等。”钱管事却叫住了她,目光在她虽然低着头、却难掩清丽轮廓的侧脸上停留片刻,又转向张婶子,“这姑娘看着眼生,手艺怎么样?”
张婶子眼珠一转,心里飞快盘算。她不想让莹莹直接接触钱管事这样的大客户,怕以后绕过她接活,但此刻又不敢得罪钱管事,只得含糊道:“还……还行吧,刚学没多久。”
钱管事是何等精明的人,岂会看不出张婶子的那点心思。他哼了一声,不再理会张婶子,直接对莹莹道:“小姑娘,你手里有绣好的成品吗?拿给我看看。”
莹莹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看向张婶子。
张婶子脸色难看,却又不敢阻拦。
莹莹犹豫片刻,还是将怀里那块包着“鸳鸯戏水”的布包重新拿了出来,低声解释道:“这……这是刚交工的,是……是张婶子这里的活计。”她特意点明是张氏绣庄的活,以免引起张婶子更大的不满。
当那幅“鸳鸯戏水”再次展开在钱管事面前时,他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顿时亮了一下。他接过绣品,凑到眼前仔细端详,手指甚至轻轻抚过那细密的针脚和栩栩如生的鸳鸯羽毛。
“好!好手艺!”钱管事忍不住赞道,“这配色,这针法,尤其是这对眼睛,有灵性!比我们绸缎庄里养着的几个老绣娘都不差!”
他抬头,目光锐利地看向张婶子:“张掌柜,这就是你说的‘刚学没多久’?这么好的手艺,你就让她绣‘喜鹊登梅’?还按普通工钱算?”
张婶子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钱管事不再看她,转而和颜悦色地对莹莹道:“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愿不愿意接我们锦华绸缎庄的活计?工钱保证比这里高,料子也都是上好的苏杭绸缎,不伤手,不费眼。”
这话一出,不仅张婶子脸色大变,连旁边那些绣娘也都羡慕又嫉妒地看着莹莹。
莹莹的心猛地跳了一下。更高的工钱,更好的料子……这对她来说,诱惑太大了。这意味着她和母亲的生活能改善不少,或许还能给母亲抓些更好的药。
她下意识地捏紧了衣角,心脏在胸腔里怦怦直跳。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可能改变现状的机会。她抬起头,看向钱管事,张了张嘴,那个“愿意”几乎就要脱口而出。
然而,就在这一刻,她看到了张婶子那几乎要喷出火来的、带着警告和威胁的眼神。她猛地清醒过来。
张婶子虽然克扣工钱,但毕竟是她目前唯一的活计来源,也知晓她们母女的底细。若是此刻答应了钱管事,无疑是彻底得罪了张婶子。以张婶子在这片区域的势力和心眼,以后她们母女的日子,恐怕会更难熬。甚至可能……
她不敢再想下去。
“多……多谢钱管事抬爱。”莹莹低下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清晰地拒绝了,“我……我的手艺还粗浅,怕耽误了贵庄的生意。而且……我是张婶子这里的人,不好……不好接外面的活。”
这话说得委婉,却表明了立场。
钱管事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她会拒绝。他看了看莹莹,又看了看一脸得意和狠色的张婶子,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皱了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惋惜,但也没再强求,只是将那张“鸳鸯戏水”递还给莹莹,对张婶子冷冷道:“张掌柜,你好自为之吧。那批‘百子千孙’帐檐,若是再以次充好,以后我们锦华庄的生意,你就别想了!”
说完,冷哼一声,带着随从拂袖而去。
绣庄内,一片寂静。
张婶子瞪着莹莹,胸口剧烈起伏,显然气得不轻。她没想到这丫头竟然敢拒绝钱管事,更没想到这丫头一句话,差点让她丢了锦华庄这个大主顾!
“好!好你个莫莹莹!”张婶子咬牙切齿,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翅膀硬了是吧?敢在外人面前下我的面子!”
“我没有,张婶子,我……”莹莹试图解释。
“闭嘴!”张婶子厉声打断她,一把抢过她手里那块“喜鹊登梅”的布料和花样,“这活计你不用做了!我们这小庙,容不下你这尊大佛!以后,你也别来我这儿接活了!”
如同晴天霹雳,莹莹瞬间呆立在原地,脸色煞白。
周围的绣娘们有的同情,有的幸灾乐祸,但无人敢出声。
张婶子将那块布料扔回柜台,指着门口:“还愣着干什么?滚出去!”
莹莹看着张婶子那绝情的面孔,又看了看手中那几张单薄的、刚刚被她攥得发热的角票,一股巨大的委屈和绝望涌上心头,眼圈瞬间红了。她死死咬着嘴唇,不让眼泪掉下来,对着张婶子微微躬了躬身,然后转身,一步一步地走出了绣庄。
门外,天色已经大亮,冬日的阳光苍白无力,照在冰冷的街道上。寒风卷过,吹得她单薄的身子晃了晃。
她失去了唯一的生计来源。
怀里的那几张角票,仿佛有千斤重,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回去该如何面对病中的母亲?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办?
她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口,看着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第一次感到了一种深入骨髓的无助与茫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最新章节,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最新章节,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