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荆州! 第一百零四章:胜利前夜

小说:荆州,荆州! 作者:巷野 更新时间:2025-11-19 11:12:00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一九四五年八月的太岳山,被一种奇异的躁动与寂静共同笼罩。躁动的是人心——关于国际局势的风声、关于日军在各个战场节节败退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像暗流一样在根据地军民间传递;寂静的,则是许久未曾听到大规模枪炮声的山野,连惯常的冷枪冷炮都稀疏了不少。

  谢文渊站在分区指挥部所在的窑洞外,手里捏着一份刚刚由交通员冒死送来的、字迹略显模糊的密电。电文内容简短,却如同惊雷在他心中炸响:苏联对日宣战,百万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山风拂过他略显清瘦却更显刚毅的面庞,带来远处山谷里知了不知疲倦的鸣叫。他抬头望向东北方向,目光仿佛要穿透层峦叠嶂,看到那片正在发生巨变的黑土地。多年的军事生涯和政治敏感性告诉他,局势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急转直下,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或许就在眼前。

  “要变天了。”他低声自语,攥紧了手中的电文。

  接下来的几天,各种真伪难辨的消息更是纷至沓来。有传言说日本天皇已经准备投降,也有消息称日军在华部队仍在负隅顽抗,试图做最后的挣扎。分区内部,干部和战士们也议论纷纷,兴奋、期待、怀疑、乃至一丝大战将息的茫然,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谢文渊保持了极大的冷静。他连续召开紧急会议,分析形势,统一思想,部署工作。他在会上强调:“无论日军最终是否立即投降,我们都不能有丝毫松懈!越是胜利在望,越要警惕敌人的垂死反扑和新的阴谋!各部队必须加强战备,提高警惕,严防日伪军狗急跳墙,袭击我根据地和群众。同时,要加强对边缘区和敌占区的政治攻势和军事压力,准备迎接可能出现的受降和接收任务。”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像定海神针,稳住了分区上下的情绪。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各部队进入临战状态,侦察员被大量派出,严密监视周边日伪军据点动向。武工队和政治工作队则更加活跃,将苏联出兵、日本可能投降的消息广泛传播,动摇敌伪军心,鼓舞群众士气。

  八月十五日,一个看似平常的黄昏。谢文渊正在与几位参谋研究下一步对某个孤立伪军据点的围困方案,窑洞外突然传来一阵由远及近的、异乎寻常的喧哗声,其中夹杂着欢呼、呐喊,甚至还有零星的枪声(对空鸣放)。

  “怎么回事?”谢文渊眉头一皱,快步走到门口。

  只见通讯员小王连滚带爬地冲进院子,脸上因为极度激动而涨得通红,手里挥舞着一张抄报纸,声音嘶哑地几乎破音:“参…参谋长!消息!广播!延安广播!日本…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了!鬼子投降了!我们胜利了!!”

  刹那间,整个指挥部院子仿佛凝固了一秒,随即,巨大的声浪猛地爆发出来!

  “胜利了!”

  “抗战胜利了!”

  “小鬼子投降了!”

  干部们、战士们从各自的窑洞、岗位上涌出来,相互拥抱,跳跃,很多人笑着,眼泪却止不住地流淌。有人把帽子抛向天空,有人激动地对着山谷呐喊。压抑了八年的苦难、牺牲和仇恨,在这一刻,化作了无法抑制的狂喜和宣泄。

  谢文渊站在原地,身体微微晃动了一下。他接过那张被汗水浸得有些发软的抄报纸,上面的字迹在他眼前有些模糊:“……日本政府已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一股巨大的、混杂着极度欣慰、沉重释然以及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如同潮水般冲击着他的胸膛。他感到喉咙发紧,眼眶发热。八年了……从卢沟桥的炮声到平型关的捷报,从武汉会战的烽烟到中条山的血战,从太岳山区的艰苦转战到无数个枕戈待旦的日夜……多少战友血洒疆场,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多少山河破碎……这一切,终于,在今天,看到了尽头!

  他想起了武昌起义那年,牵着母亲的手在长江边逃难,身后是燃烧的家园;想起了母亲在破庙里咳血而亡,将半块徽墨留给他;想起了黄埔军校的操练,北伐战争的负伤;想起了在长沙战地医院与婉茹的初遇,那本烫金的《工铲当宣言》;想起了中条山上的铁血鏖战,延河畔的短暂相聚……个人的命运,家族的变迁,与整个民族的苦难和抗争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每一步都走得如此艰难,又如此坚定。

  “参谋长!我们赢了!我们真的赢了!”警卫员小张抓住他的胳膊,又哭又笑。

  谢文渊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激荡的心绪。他拍了拍小张的肩膀,目光扫过院子里激动万分的人群,声音虽然有些沙哑,却清晰地传遍每个角落:“同志们!是的,我们胜利了!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

  欢呼声再次响起,更加热烈。

  但谢文渊紧接着抬高了声音:“但是,同志们!胜利来之不易,保卫胜利果实同样重要!日本虽然宣布投降,但很多地方的日军还没有放下武器,伪军还在观望,国内外的反动势力可能不甘心失败!我们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要立刻行动起来!”

  他的话语让激动的场面稍微冷静了一些。谢文渊迅速下达了一系列指令:命令各部队立即向周边所有日伪军据点发出通牒,限期投降;派出得力干部和精干小队,前往交通要道和重要城镇,准备接收;加强根据地治安巡逻,防止散兵游勇和特务破坏;同时,将胜利消息和党的政策,迅速传达到每一个村庄……

  整个太岳分区,在经历了短暂的狂欢后,立刻像一部精密的机器,按照谢文渊的指挥,高效地运转起来。一队队八路军战士,怀着胜利的豪情和高度的警惕,开出山区,奔向平原,奔向那些曾经被日伪占据的城镇和据点。

  谢文渊没有留在指挥部,他亲自带领一支队伍,前往一个较大的、驻扎着日军一个小队和伪军一个连的镇子。路上,他看到许多村庄的百姓也自发地组织起来,敲锣打鼓,欢庆胜利,有些青壮年还拿着锄头、棍棒,跟随着部队,准备去接收。

  当他率部抵达镇外时,发现镇门紧闭,碉楼上的日伪军旗还在飘荡,但枪声已经停止。通过喊话,镇内的伪军首先动摇,经过谈判,那个伪军连长带着部下打开了镇门。而那个日军小队,虽然放下了武器,但依然保持着建制,在小队长的带领下,面无表情地列队站在操场一旁,眼神中充满了失败者的不甘与茫然。

  看着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如今垂头丧气的模样,看着镇内百姓涌上街头,含着热泪欢迎八路军队伍,谢文渊心中百感交集。这就是胜利的滋味,混合着自豪、辛酸与沉重的责任感。

  他站在镇公所的台阶上,对聚集过来的军民们发表简短的讲话,宣布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强调八路军是人民的队伍,将维护地方秩序,保护群众利益。他的话语引来阵阵欢呼和掌声。

  夜幕降临,镇子里点起了火把,举行了自发的庆祝活动。谢文渊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布置好警戒,处理完受降的后续事宜,回到临时指挥部——镇公所的一间办公室。

  窗外是喧闹的庆祝声浪,屋内,一盏马灯摇曳。谢文渊独自坐在桌前,摊开了那张林婉茹绘制的地图。他在代表这个分区的位置,又郑重地画上了一个标记。但与之前标记战斗胜利不同,这一次,他的笔尖带着一丝颤抖。

  胜利到来了,但前路并非一片坦途。他想起在延安时听到的关于国内局势的分析,想起国民党军队在后方的一些动向,一种新的、或许更加复杂的斗争阴云,似乎正在天际聚集。

  他拿起那半块一直带在身边的徽墨,在指尖摩挲着,冰凉的触感让他纷乱的思绪稍稍沉淀。母亲的身影,婉茹的笑容,战友们的面孔,在脑海中一一闪过。

  “胜利了……可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他望着跳跃的灯焰,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这胜利的前夜,充满了喜悦,也弥漫着对未知明天的审慎与忧虑。他知道,一个时代结束了,而另一个时代,正带着希望与挑战,悄然开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荆州,荆州!,荆州,荆州!最新章节,荆州,荆州!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